举办重点活动、开展战略合作…四川省驻外办事处、相关市(州)招商引资工作稳步推进
近期,四川省驻外办事处、相关市(州)举办重点活动、开展战略合作、发布城市机遇清单……进一步聚焦重点产业,稳步推进招商引资工作。
省政府驻上海办事处举办长三角知名外资企业四川行活动
近日,由省政府驻上海办事处联合上海浦东外商投资协会主办的长三角知名外资企业四川行活动在宜宾市和泸州市相继举行。此次活动旨在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的要求,旨在搭建东西部产业协作的坚实桥梁,推动长三角优质资本与川南片区战略高地的深度融合,吸引艾默生、通用电气、罗克韦尔、斯凯孚等18家企业21余名代表参加。活动历时三天,通过实地考察、座谈交流、产业推介、互动答疑等形式,共话发展愿景、深化开放合作,取得积极成效和热烈反响。
在宜宾市,考察团一行先后到三江新区大学城、东部产业园、高铁南片区新经济产业园、叙州区储能产业园、高新区光伏产业园、五粮液工业产业园等考察调研,对宜宾战略地位、产业集群、交通优势、人才资源、营商环境等进行全方位了解。在泸州市,考察团一行前往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泸州临港经开区、豪能传动,充分了解泸州产业优势及营商环境等方面。
活动期间,考察团分别与宜宾市、泸州市进行座谈交流。企业家们高度赞赏和肯定四川优质的营商环境,并表示通过此次考察,对宜泸两地的战略优势、投资机遇以及开放合作的鲜明态度有了更深的了解,将充分发挥企业和协会自身优势,期待未来在产业、技术等方面深化合作。
省政府驻上海办将继续发挥其作为长三角前沿阵地的窗口与枢纽作用,依托上海国际资本与信息汇聚优势,积极搭建高端合作渠道,精准引荐优质项目信息,推动更多优质企业和项目落地四川。
省政府驻厦门办事处深化校地合作赋能 推动产业科技创新推动中南大学与四川开展战略合作
近日,为助力四川“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进一步推动中南大学与四川开展战略合作,省政府驻厦门办事处、中南大学在长沙联合举办中南大学—四川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交流座谈。四川科技厅等有关部门、攀枝花市钒钛产业园及有关企业、湖南省川渝商会,中南大学有关专家教授以及三一集团、比亚迪等中南大学校友企业等60余人参加。
省政府驻厦门办事处主要负责人在致辞中表示,中南大学有着深厚的学术沉淀、雄厚的科研实力和“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的办学精神。希望双方能够在多方面深化合作,一是构建战略引领、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定期组织精准的技术需求发布与成果对接、专家企业行、项目路演等活动,让四川产业一线的“真难题”成为中南大学科研攻关的“新课题”,供需对接精准匹配;二是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以市场机制为纽带,以项目为载体,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等多个领域深化合作、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谱写校地合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三是深化人才协同育用,夯实创新发展人才支撑,以产业需求为牵引,推动省校在人才培养与使用上深度联动,形成“校地共育、人才共用”的良性循环;四是共建高能级创新平台,构建“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产业孵化”全链条体系,通过政产学研用协同实现技术突破与产业升级。
中南大学相关负责人在致辞中表示,此次座谈会,是双方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促进地方产业、企业需求与学校科技成果对接的有力举措,希望双方继续发挥各自优势,合力打造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典范,有组织地推进学校更多科技成果在四川落地转化。
四川省科技厅、中南大学科技园介绍双方科技创新情况。攀枝花市钒钛产业园对钒钛产业基本情况、合作机遇、政策优势作宣传推介。湖南省川渝商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湖南省川渝商会将全力发挥“乡情+人才+产业”纽带作用,深度参与四川—中南大学合作。与会各方就四川省与中南大学在科技成果转化,发挥科技、教育、人才优势,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应用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
活动期间,省政府驻厦门办事处一行拜访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唐人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湖南“三类”500强企业,拜访宏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中南大学校友企业,调研株洲市川渝商会,促进企业赴川投资兴业、返乡发展,邀请企业参加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活动。
巴中统筹各级平台活动对外推介显成效
今年以来,巴中市坚持市县一体,统筹发挥平台活动资源集聚和展示功能,扩大对外合作,有效推进重点产业融圈建链。
依托省平台吸聚力强、对外影响广优势,组织参加第二十届西博会、投资四川产业合作推介会、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四川)等省级平台活动4次,签约项目11个。
发挥市级平台协调联动作用,高质量举办巴中市对外开放发展大会、首届全国青少年视听大会投资推介会、投资四川·巴中(杭州)投资合作推介会等市级平台活动16场,推出AI数字卡通IP—“投小巴”,联动“开放巴中”,线上线下同步运行,智能发布城市机遇清单,集中推介展示产业特色、优质资源和营商环境,新签约投资亿元以上项目137个。
突出县域活动区域化和特色化,举行重点产业新品发布会、异地乡友恳谈会等“小而专”活动18场,涵养意向投资和产品订单等400余个。
雅安构建“三维驱动”模式切实提升招商引资实效
雅安市锚定“工业强市”目标,创新构建“链长领航、区域聚势、服务革新”三维驱动模式,加速集聚大数据、先进材料等主导产业,全力服务川藏经济协作试验区和世界大熊猫文化旅游重要目的地建设。
链长领航强集群。建立“链长+副链长+牵头部门+主要承载地+协同发展地”重点产业链协同推进机制,聚焦人工智能、新能源等13条重点产业链绘制全景图谱,实施“一链一策”精准招商。今年以来,新签约亿元及以上项目54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1个。以10亿元工业母基金撬动社会资本攻坚链主项目,今年上半年招引5亿元以上项目2个。建成全省最大锌铜有色金属基地,加速构建“龙头引领—全链融合—梯队成长”产业新生态。
区域聚势筑平台。聚力建设川藏经济协作工业园区,创新共建甘雅产业园区,力争在雅打造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和川藏物流(商贸)产业园。打造品牌标杆,雅安经开区跻身国家新型工业化典型案例,汉源工业园区升级国家级绿色园区,探索形成跨区域产业协作平台体系。
服务革新优生态。创新要素精准配置,推行用地、能耗指标市级统筹调剂;深化审批效能革命,雅安经开区率先实施“政务管家”全程代办,压缩时限40%以上,实现项目“签约—建设—投产”全周期加速;构建企业成长梯队,建立“链主企业+专精特新”培育体系,2025年一季度全市新增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17户;打造暖心服务平台,通过“企业之家”“银企茶憩”及时解决企业融资、用工等诉求,着力塑造“有需必应、无事不扰”营商环境金名片。
举办重点活动、开展战略合作…四川省驻外办事处、相关市(州)招商引资工作稳步推进
近期,四川省驻外办事处、相关市(州)举办重点活动、开展战略合作、发布城市机遇清单……进一步聚焦重点产业,稳步推进招商引资工作。
省政府驻上海办事处举办长三角知名外资企业四川行活动
近日,由省政府驻上海办事处联合上海浦东外商投资协会主办的长三角知名外资企业四川行活动在宜宾市和泸州市相继举行。此次活动旨在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的要求,旨在搭建东西部产业协作的坚实桥梁,推动长三角优质资本与川南片区战略高地的深度融合,吸引艾默生、通用电气、罗克韦尔、斯凯孚等18家企业21余名代表参加。活动历时三天,通过实地考察、座谈交流、产业推介、互动答疑等形式,共话发展愿景、深化开放合作,取得积极成效和热烈反响。
在宜宾市,考察团一行先后到三江新区大学城、东部产业园、高铁南片区新经济产业园、叙州区储能产业园、高新区光伏产业园、五粮液工业产业园等考察调研,对宜宾战略地位、产业集群、交通优势、人才资源、营商环境等进行全方位了解。在泸州市,考察团一行前往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泸州临港经开区、豪能传动,充分了解泸州产业优势及营商环境等方面。
活动期间,考察团分别与宜宾市、泸州市进行座谈交流。企业家们高度赞赏和肯定四川优质的营商环境,并表示通过此次考察,对宜泸两地的战略优势、投资机遇以及开放合作的鲜明态度有了更深的了解,将充分发挥企业和协会自身优势,期待未来在产业、技术等方面深化合作。
省政府驻上海办将继续发挥其作为长三角前沿阵地的窗口与枢纽作用,依托上海国际资本与信息汇聚优势,积极搭建高端合作渠道,精准引荐优质项目信息,推动更多优质企业和项目落地四川。
省政府驻厦门办事处深化校地合作赋能 推动产业科技创新推动中南大学与四川开展战略合作
近日,为助力四川“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进一步推动中南大学与四川开展战略合作,省政府驻厦门办事处、中南大学在长沙联合举办中南大学—四川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交流座谈。四川科技厅等有关部门、攀枝花市钒钛产业园及有关企业、湖南省川渝商会,中南大学有关专家教授以及三一集团、比亚迪等中南大学校友企业等60余人参加。
省政府驻厦门办事处主要负责人在致辞中表示,中南大学有着深厚的学术沉淀、雄厚的科研实力和“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的办学精神。希望双方能够在多方面深化合作,一是构建战略引领、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定期组织精准的技术需求发布与成果对接、专家企业行、项目路演等活动,让四川产业一线的“真难题”成为中南大学科研攻关的“新课题”,供需对接精准匹配;二是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以市场机制为纽带,以项目为载体,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等多个领域深化合作、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谱写校地合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三是深化人才协同育用,夯实创新发展人才支撑,以产业需求为牵引,推动省校在人才培养与使用上深度联动,形成“校地共育、人才共用”的良性循环;四是共建高能级创新平台,构建“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产业孵化”全链条体系,通过政产学研用协同实现技术突破与产业升级。
中南大学相关负责人在致辞中表示,此次座谈会,是双方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促进地方产业、企业需求与学校科技成果对接的有力举措,希望双方继续发挥各自优势,合力打造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典范,有组织地推进学校更多科技成果在四川落地转化。
四川省科技厅、中南大学科技园介绍双方科技创新情况。攀枝花市钒钛产业园对钒钛产业基本情况、合作机遇、政策优势作宣传推介。湖南省川渝商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湖南省川渝商会将全力发挥“乡情+人才+产业”纽带作用,深度参与四川—中南大学合作。与会各方就四川省与中南大学在科技成果转化,发挥科技、教育、人才优势,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应用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
活动期间,省政府驻厦门办事处一行拜访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唐人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湖南“三类”500强企业,拜访宏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中南大学校友企业,调研株洲市川渝商会,促进企业赴川投资兴业、返乡发展,邀请企业参加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活动。
巴中统筹各级平台活动对外推介显成效
今年以来,巴中市坚持市县一体,统筹发挥平台活动资源集聚和展示功能,扩大对外合作,有效推进重点产业融圈建链。
依托省平台吸聚力强、对外影响广优势,组织参加第二十届西博会、投资四川产业合作推介会、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四川)等省级平台活动4次,签约项目11个。
发挥市级平台协调联动作用,高质量举办巴中市对外开放发展大会、首届全国青少年视听大会投资推介会、投资四川·巴中(杭州)投资合作推介会等市级平台活动16场,推出AI数字卡通IP—“投小巴”,联动“开放巴中”,线上线下同步运行,智能发布城市机遇清单,集中推介展示产业特色、优质资源和营商环境,新签约投资亿元以上项目137个。
突出县域活动区域化和特色化,举行重点产业新品发布会、异地乡友恳谈会等“小而专”活动18场,涵养意向投资和产品订单等400余个。
雅安构建“三维驱动”模式切实提升招商引资实效
雅安市锚定“工业强市”目标,创新构建“链长领航、区域聚势、服务革新”三维驱动模式,加速集聚大数据、先进材料等主导产业,全力服务川藏经济协作试验区和世界大熊猫文化旅游重要目的地建设。
链长领航强集群。建立“链长+副链长+牵头部门+主要承载地+协同发展地”重点产业链协同推进机制,聚焦人工智能、新能源等13条重点产业链绘制全景图谱,实施“一链一策”精准招商。今年以来,新签约亿元及以上项目54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1个。以10亿元工业母基金撬动社会资本攻坚链主项目,今年上半年招引5亿元以上项目2个。建成全省最大锌铜有色金属基地,加速构建“龙头引领—全链融合—梯队成长”产业新生态。
区域聚势筑平台。聚力建设川藏经济协作工业园区,创新共建甘雅产业园区,力争在雅打造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和川藏物流(商贸)产业园。打造品牌标杆,雅安经开区跻身国家新型工业化典型案例,汉源工业园区升级国家级绿色园区,探索形成跨区域产业协作平台体系。
服务革新优生态。创新要素精准配置,推行用地、能耗指标市级统筹调剂;深化审批效能革命,雅安经开区率先实施“政务管家”全程代办,压缩时限40%以上,实现项目“签约—建设—投产”全周期加速;构建企业成长梯队,建立“链主企业+专精特新”培育体系,2025年一季度全市新增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17户;打造暖心服务平台,通过“企业之家”“银企茶憩”及时解决企业融资、用工等诉求,着力塑造“有需必应、无事不扰”营商环境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