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
  • 繁
  • En
  • 个人中心
搜索
  • 首页
  • 要闻动态
    • 党中央国务院信息
    • 省委省政府信息
    • 经合要闻
    • 市州动态
    • 财经聚焦|债券市场“科技板”启航,首批银行间科创债亮相 2025-05-10
    • 前4月我国外贸延续平稳增长态势 2025-05-10
    • 新华社经济随笔:“一张手机膜”畅销海内外的启示 2025-05-10
    •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部分省区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等 2025-05-10
    • 第二十届西博会报名通道开启! 2025-05-10
    • 巡视公告 2025-05-06
    • 省委第二巡视组巡视省经济合作局党组工作动员会议召开 2025-05-06
    • 省政府驻上海办事处到美姑县开展定点(托底性)帮扶工作 2025-05-06
    • 成都东部新区集中签约18个产业项目 2025-05-09
    • 【投资看市州】内江钒钛产业“变形记” 2025-05-07
    • 展示川渝魅力,推动经贸合作“东京川渝会客厅”亮相大阪世博会 2025-04-30
    • 开展专题调研、召开招商引资推介会……四川省驻外办事处、相关市(州)招商引资干劲满满 2025-04-30
  • 政府信息公开
    • 职能职责
    • 领导信息
    • 内设机构

    政府信息公开

    政策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依申请公开办理

    • 机关简介
    • 规划信息
    • 统计信息
    • 预算⁄决算
    • 政府采购
    • 重大项目
    • 招考录用
    • 权责清单
    • 公示公告
    • 人大政协提案答复
    • 网站工作年报
  • 投资四川
    • 四川概况
    • 市州概况
    • 园区服务
    • 重点产业

    投资合作项目

    • 项目下载
    • 项目查询
    • 项目统计

    产业资讯 区域合作

    投资服务

    • 投资政策
    • 政策解读
    • 投资指南
    • 办事服务
    • 投诉服务
  • 博览会展
    • 会展动态
    • 西博会
    • 来四川“五区共兴”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馆,一起解锁发展“新密码” 2025-05-08
    • 四川将再次举办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承接产业转移重点项目机会清单将发布 2025-04-30
    • 第137届广交会已有22万多名境外采购商到会 创同期历史新高 2025-04-28
    • 2025国际竹业品牌博览会在宜宾开幕项目签约总金额超32亿元 2025-04-27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局长信箱

    • 征集调查

    • 在线访谈

  • 专题专栏
您的位置: 首页 / 投资四川 / 投资服务 / 投资政策

关于促进四川省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发布时间:2023-01-20

川经信材料〔2023〕10号

各市(州)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展改革委、科技主管部门、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生态环境局: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稀土产业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部署,着力健全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科技创新引领,推进稀土全产业链布局、延链补链强链,促进四川省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总体思路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突出高质量发展主题。着力构建四川特色稀土产业体系,推动四川稀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并进,不断提升产业现代化水平。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进稀土上游企业实质性整合与绿色矿山建设,加快实施冶炼分离绿色化、智能化改造,大力发展深加工及应用产业,扩大稀土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能源、智能制造、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海洋工程、医疗器械等领域的应用,推动稀土产业整体迈向中高端,实现稀土资源高效利用、集约节约发展,把四川省建成全国重要的稀土产业基地和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稀土产业强省。

二、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到2027年,全省稀土产业实现创新发展,产业整体迈入中高端,建成全国重要的稀土产业基地和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稀土产业强省。稀土资源开发利用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新产品开发和新技术推广应用步伐加快,研发投入持续加大,产业总体保持平稳增长,部分重点细分领域加速成长,形成3家百亿级企业,新增2-3家国、省级科研创新平台,稀土产业总体规模突破1000亿元。

(二)控制目标。适应不断增长的实际需求,依规适时扩大全省稀土矿产品、冶炼分离产品、金属及合金产能,立足省内资源开发,大力发挥进口稀土资源和稀土废料回收综合利用资源优势,促进稀土产品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发展,推动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集约发展目标。在国家大集团框架下,充分发挥四川优势企业的作用,加快完成稀土矿山、冶炼分离企业整合,聚焦稀土深加工和高端应用产业发展,实现稀土资源合理开发、有序生产、高效利用、集约发展格局。

三、产业布局

(一)进一步规范稀土资源开发。强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对优化产业布局的指导作用。加强攀西地区稀土资源勘查力度,严格实施稀土开采总量指标管理,加快冕宁、德昌稀土矿山整合发展,推进符合条件的稀土矿山技改升级,增强资源保障能力。

(二)稀土冶炼分离及金属制造布局。推进乐山、凉山稀土冶炼分离产能集中布局,建设稀土冶炼分离智慧化工厂;推进稀土金属、合金及金属制品等深加工企业向水电资源丰富的地区集中,建设稀土金属及合金生产智能车间;建设进口稀土资源冶炼分离和稀土废料回收综合利用基地。

(三)稀土深加工及应用产业布局。鼓励成都、绵阳、乐山、凉山、眉山、雅安等地大力发展稀土深加工及应用产业,重点发展超高纯稀土金属及其化合物、功能晶体、高性能磁性材料、高性能发光材料、储能材料、抛光材料、催化材料、轻合金材料、稀土永磁电驱等产业。

四、重点任务

(一)大力发展稀土深加工及应用产业。充分发挥四川稀土领域创新平台作用,加强稀土钢及铝、镁合金等轻量化材料的应用研究,聚焦稀土晶体、磁性材料、催化材料、光学及发光材料、陶瓷材料、合金材料、助剂及颜料、环保功能材料等领域研发与产业化,着力培育一批重点优势企业。重点推进稀土磁性材料—永磁电机及电驱—汽车及航空航天装备零部件等应用产业加快发展。积极拓宽镧铈等高丰度元素在工业节能、机动车尾气净化、工业窑炉废气脱硝等环保领域的应用。

(二)加大国内外优势企业招引。发挥四川稀土资源和清洁能源优势,招引国内外稀土新材料优势企业、研发机构来川发展,大力发展稀土应用产业,提升我省稀土产业附加值。加快推进稀土永磁材料、永磁电机产业化,推广永磁电机在智能制造装备、节能电器、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等领域的产业化应用,积极探索稀土储氢材料发展,支持低温储氢电池的技术引进、自主研发及其产品生产,扩大储氢电池在通讯、新能源汽车、国防军工等领域的应用。积极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战略,统筹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建设海外矿加工示范基地,建成成渝双城经济圈稀土新材料产业基地,为我省重大装备、轨道交通、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医疗器械等优势产业提供更多的稀土材料,推进从资源到深加工及应用产业一体化发展,形成与终端应用需求相适应的稀土新材料产业集群。

(三)加强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统筹利用国际国内资源,重点发挥在川科研院所作用,支持创新平台建设,推动中国西南稀土材料研究院建设,建设集稀土采选技术、冶炼分离、功能材料、磁性材料、永磁电机总成、分析测试等为一体的创新中心,建设绵阳稀土创新中试基地,加强稀土人才培养,推进产学研用合作,开展稀土资源绿色选冶、先进材料研发、二次资源回收等关键技术攻关与装备研发,把稀土深加工和应用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加快实施稀土矿山、冶炼分离企业绿色化、智能化改造,实现企业技术装备和工艺优化升级,进一步提高生产、环保技术水平,建设稀土数字化矿山、冶炼分离智能工厂及金属合金智能车间。

(四)加强稀土园区建设。支持四川冕宁稀土经济开发区提档升级,支持凉山德昌县及乐山五通桥区、绵阳高新区等地发展以稀土产业特色园区,支持创建一批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特色基地、示范园区。相关园区应按照《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依法依规开展环境影响评价,从源头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促进园区可持续发展。省级财政资金和相关产业基金对符合条件的稀土园区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公共服务平台等项目给予支持。

(五)规范稀土生产经营秩序。贯彻国家稀土大集团发展战略,加强与中国稀土集团等大集团的合作,充分发挥四川企业的作用,加快稀土矿山、冶炼分离企业的整合,实现我省稀土产业集约集聚发展。严格稀土行业规范管理,推进矿山、冶炼分离企业全面达到《稀土行业规范条件》。发挥好稀土专用发票和稀土总量控制指标作用,鼓励使用国外稀土资源,严厉打击稀土违法开采,严肃查处冶炼分离环节违法违规行为,重点查处无计划、超计划生产,打击以综合利用之名变相加工非法矿产品的行为。建立稀土生产经营秩序整顿常态化工作机制,探索建立稀土企业“黑白”名单制度,倒逼违法违规企业和低效产能退出。

(六)加强稀土产业绿色化升级。建立稀土资源绿色化开发机制,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对建设项目环评严格审查,重点关注重金属、放射性等污染物对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环境风险评价及防控等内容。鼓励开展稀土资源绿色勘查,进一步摸清资源家底的同时增加资源储备,推广探矿采选新技术、新工艺,发挥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金作用,坚持“以新带老”,加强尾矿库处理处置与综合利用,加强对牦牛坪等矿区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和有效处置,落实稀土洗选及冶炼分离项目放射性污染防治工作,推动伴生放射性矿废渣的集中妥善处置。严格落实排污许可管理制度;推广冶炼分离污染防治新技术新工艺,促进行业清洁生产。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在省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下,建立经济和信息化厅牵头,省直相关部门、相关市(州)政府参加的省促进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厅级联席会议制度,统筹推进有关工作。负责拟定稀土行业发展战略、规划和相关政策措施,协调推进稀土行业兼并重组,研究解决稀土行业管理中出行的重大问题,持续加强稀土行业规范管理和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大力发展稀土深加工及应用产业。

(二)加强财税支持。加大省工业发展资金对企业进行清洁生产改造、共性关键技术攻关、高端应用研发及产业化、技术改造升级的支持力度。落实稀土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对在境内主板、创业板、科创板和境外主要资本市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的我省稀土企业,省级财政给予100万元一次性费用补贴。

(三)加强要素保障。用好四川清洁能源富集优势,着力发挥电力市场化交易作用,努力降低稀土企业电力成本。支持投资1亿元及以上的稀土产业项目纳入省重点项目名单管理,其他稀土项目由市(州)政府按照相关产业政策保障用地。积极争取国家同步增加我省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

(四)落实地方主体责任。有关市(州)人民政府对本地区稀土行业发展负总责,研究出台扶持稀土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对稀土产业的支持力度,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设立稀土产业专项资金,加强稀土资源管理,促进深加工及应用产业发展。

(五)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压实企业主体责任,立足源头预防,从行业规划、产业政策、法规标准、行政许可等方面指导企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督促企业健全完善安全风险防控机制,持续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制度、智能、系统化管理体系,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深入开展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淘汰落后高风险工艺技术和设备,实施重大危险源在线监控与预警技术应用,防范遏制重大事故发生。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四川省科学技术厅   四川省自然资源厅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
2023年1月18日

相关解读
  • 《关于促进四川省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政策解读
  • 打印 关闭
      相关链接:
    • 省级部门网站
    • 商务部驻成都特派员办事处
    • 市州经合系统
    • 驻外办事处
    • 省发展改革委 经济和信息化厅 教育厅 科技厅 省民族宗教委 公安厅 民政厅 司法厅 财政厅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自然资源厅 生态环境厅 住房城乡建设厅 交通运输厅 水利厅 农业农村厅 商务厅 文化和旅游厅 省卫生健康委 退役军人事务厅 应急管理厅 审计厅 省国资委 省市场监管局 省体育局 省统计局 省机关事务管理局 省信访局 省国动办 省林草局 省广电局 省医保局 省粮食和储备局 省监狱管理局 省戒毒管理局 省文物局 省中医药局 省药监局
    • 成都市 自贡市 攀枝花 泸州市 德阳市 绵阳市 广元市 遂宁市 内江市 乐山市 南充市 宜宾市 广安市 达州市 巴中市 雅安市 眉山市 资阳市 阿坝州 甘孜州 凉山州
    • 上海办事处 广州办事处 重庆办事处 沈阳办事处 厦门办事处
    • 网站地图
    • 使用帮助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主办:四川省经济合作局 地址:中国四川成都市永陵路25号 网站标识码:5100000105 蜀ICP备1901408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507号

    中文 | English

    • 要闻动态

      党中央国务院信息 省委省政府信息 经合要闻 市州动态

    • 政府信息公开

      政策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依申请公开办理

    • 投资四川

      选择城市

      成都 自贡 攀枝花 泸州 德阳 绵阳 广元 遂宁 内江 乐山 南充 宜宾 广安 达州 巴中 雅安 眉山 资阳 阿坝 甘孜 凉山
      四川概况 市州概况 推出项目 项目下载 项目统计 区域合作 投资政策 政策解读 投资指南 办事服务 投诉服务
    • 博览会展

      会展动态 西博会

    • 互动交流

      局长信箱 征集调查 在线访谈

    • 专题专栏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 西博会 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 经合党建 党史学习教育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乡村振兴

    投资四川共享机遇

    关于促进四川省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来源: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网站 发布时间:2023-01-20

    川经信材料〔2023〕10号

    各市(州)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展改革委、科技主管部门、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生态环境局: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稀土产业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部署,着力健全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科技创新引领,推进稀土全产业链布局、延链补链强链,促进四川省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总体思路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突出高质量发展主题。着力构建四川特色稀土产业体系,推动四川稀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并进,不断提升产业现代化水平。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进稀土上游企业实质性整合与绿色矿山建设,加快实施冶炼分离绿色化、智能化改造,大力发展深加工及应用产业,扩大稀土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能源、智能制造、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海洋工程、医疗器械等领域的应用,推动稀土产业整体迈向中高端,实现稀土资源高效利用、集约节约发展,把四川省建成全国重要的稀土产业基地和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稀土产业强省。

    二、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到2027年,全省稀土产业实现创新发展,产业整体迈入中高端,建成全国重要的稀土产业基地和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稀土产业强省。稀土资源开发利用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新产品开发和新技术推广应用步伐加快,研发投入持续加大,产业总体保持平稳增长,部分重点细分领域加速成长,形成3家百亿级企业,新增2-3家国、省级科研创新平台,稀土产业总体规模突破1000亿元。

    (二)控制目标。适应不断增长的实际需求,依规适时扩大全省稀土矿产品、冶炼分离产品、金属及合金产能,立足省内资源开发,大力发挥进口稀土资源和稀土废料回收综合利用资源优势,促进稀土产品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发展,推动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集约发展目标。在国家大集团框架下,充分发挥四川优势企业的作用,加快完成稀土矿山、冶炼分离企业整合,聚焦稀土深加工和高端应用产业发展,实现稀土资源合理开发、有序生产、高效利用、集约发展格局。

    三、产业布局

    (一)进一步规范稀土资源开发。强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对优化产业布局的指导作用。加强攀西地区稀土资源勘查力度,严格实施稀土开采总量指标管理,加快冕宁、德昌稀土矿山整合发展,推进符合条件的稀土矿山技改升级,增强资源保障能力。

    (二)稀土冶炼分离及金属制造布局。推进乐山、凉山稀土冶炼分离产能集中布局,建设稀土冶炼分离智慧化工厂;推进稀土金属、合金及金属制品等深加工企业向水电资源丰富的地区集中,建设稀土金属及合金生产智能车间;建设进口稀土资源冶炼分离和稀土废料回收综合利用基地。

    (三)稀土深加工及应用产业布局。鼓励成都、绵阳、乐山、凉山、眉山、雅安等地大力发展稀土深加工及应用产业,重点发展超高纯稀土金属及其化合物、功能晶体、高性能磁性材料、高性能发光材料、储能材料、抛光材料、催化材料、轻合金材料、稀土永磁电驱等产业。

    四、重点任务

    (一)大力发展稀土深加工及应用产业。充分发挥四川稀土领域创新平台作用,加强稀土钢及铝、镁合金等轻量化材料的应用研究,聚焦稀土晶体、磁性材料、催化材料、光学及发光材料、陶瓷材料、合金材料、助剂及颜料、环保功能材料等领域研发与产业化,着力培育一批重点优势企业。重点推进稀土磁性材料—永磁电机及电驱—汽车及航空航天装备零部件等应用产业加快发展。积极拓宽镧铈等高丰度元素在工业节能、机动车尾气净化、工业窑炉废气脱硝等环保领域的应用。

    (二)加大国内外优势企业招引。发挥四川稀土资源和清洁能源优势,招引国内外稀土新材料优势企业、研发机构来川发展,大力发展稀土应用产业,提升我省稀土产业附加值。加快推进稀土永磁材料、永磁电机产业化,推广永磁电机在智能制造装备、节能电器、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等领域的产业化应用,积极探索稀土储氢材料发展,支持低温储氢电池的技术引进、自主研发及其产品生产,扩大储氢电池在通讯、新能源汽车、国防军工等领域的应用。积极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战略,统筹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建设海外矿加工示范基地,建成成渝双城经济圈稀土新材料产业基地,为我省重大装备、轨道交通、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医疗器械等优势产业提供更多的稀土材料,推进从资源到深加工及应用产业一体化发展,形成与终端应用需求相适应的稀土新材料产业集群。

    (三)加强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统筹利用国际国内资源,重点发挥在川科研院所作用,支持创新平台建设,推动中国西南稀土材料研究院建设,建设集稀土采选技术、冶炼分离、功能材料、磁性材料、永磁电机总成、分析测试等为一体的创新中心,建设绵阳稀土创新中试基地,加强稀土人才培养,推进产学研用合作,开展稀土资源绿色选冶、先进材料研发、二次资源回收等关键技术攻关与装备研发,把稀土深加工和应用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加快实施稀土矿山、冶炼分离企业绿色化、智能化改造,实现企业技术装备和工艺优化升级,进一步提高生产、环保技术水平,建设稀土数字化矿山、冶炼分离智能工厂及金属合金智能车间。

    (四)加强稀土园区建设。支持四川冕宁稀土经济开发区提档升级,支持凉山德昌县及乐山五通桥区、绵阳高新区等地发展以稀土产业特色园区,支持创建一批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特色基地、示范园区。相关园区应按照《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依法依规开展环境影响评价,从源头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促进园区可持续发展。省级财政资金和相关产业基金对符合条件的稀土园区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公共服务平台等项目给予支持。

    (五)规范稀土生产经营秩序。贯彻国家稀土大集团发展战略,加强与中国稀土集团等大集团的合作,充分发挥四川企业的作用,加快稀土矿山、冶炼分离企业的整合,实现我省稀土产业集约集聚发展。严格稀土行业规范管理,推进矿山、冶炼分离企业全面达到《稀土行业规范条件》。发挥好稀土专用发票和稀土总量控制指标作用,鼓励使用国外稀土资源,严厉打击稀土违法开采,严肃查处冶炼分离环节违法违规行为,重点查处无计划、超计划生产,打击以综合利用之名变相加工非法矿产品的行为。建立稀土生产经营秩序整顿常态化工作机制,探索建立稀土企业“黑白”名单制度,倒逼违法违规企业和低效产能退出。

    (六)加强稀土产业绿色化升级。建立稀土资源绿色化开发机制,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对建设项目环评严格审查,重点关注重金属、放射性等污染物对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环境风险评价及防控等内容。鼓励开展稀土资源绿色勘查,进一步摸清资源家底的同时增加资源储备,推广探矿采选新技术、新工艺,发挥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金作用,坚持“以新带老”,加强尾矿库处理处置与综合利用,加强对牦牛坪等矿区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和有效处置,落实稀土洗选及冶炼分离项目放射性污染防治工作,推动伴生放射性矿废渣的集中妥善处置。严格落实排污许可管理制度;推广冶炼分离污染防治新技术新工艺,促进行业清洁生产。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在省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下,建立经济和信息化厅牵头,省直相关部门、相关市(州)政府参加的省促进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厅级联席会议制度,统筹推进有关工作。负责拟定稀土行业发展战略、规划和相关政策措施,协调推进稀土行业兼并重组,研究解决稀土行业管理中出行的重大问题,持续加强稀土行业规范管理和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大力发展稀土深加工及应用产业。

    (二)加强财税支持。加大省工业发展资金对企业进行清洁生产改造、共性关键技术攻关、高端应用研发及产业化、技术改造升级的支持力度。落实稀土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对在境内主板、创业板、科创板和境外主要资本市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的我省稀土企业,省级财政给予100万元一次性费用补贴。

    (三)加强要素保障。用好四川清洁能源富集优势,着力发挥电力市场化交易作用,努力降低稀土企业电力成本。支持投资1亿元及以上的稀土产业项目纳入省重点项目名单管理,其他稀土项目由市(州)政府按照相关产业政策保障用地。积极争取国家同步增加我省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

    (四)落实地方主体责任。有关市(州)人民政府对本地区稀土行业发展负总责,研究出台扶持稀土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对稀土产业的支持力度,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设立稀土产业专项资金,加强稀土资源管理,促进深加工及应用产业发展。

    (五)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压实企业主体责任,立足源头预防,从行业规划、产业政策、法规标准、行政许可等方面指导企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督促企业健全完善安全风险防控机制,持续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制度、智能、系统化管理体系,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深入开展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淘汰落后高风险工艺技术和设备,实施重大危险源在线监控与预警技术应用,防范遏制重大事故发生。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四川省科学技术厅   四川省自然资源厅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
    2023年1月18日

    相关解读
  • 《关于促进四川省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政策解读
  • 返回
    主办:四川省经济合作局 地址:中国四川成都市永陵路25号 网站标识码:5100000105 蜀ICP备19014080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5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