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
  • 繁
  • En
  • 个人中心
搜索
  • 首页
  • 要闻动态
    • 党中央国务院信息
    • 省委省政府信息
    • 经合要闻
    • 市州动态
    • 贷款贴息政策惠企利民 多家银行快速响应 2025-08-05
    • 关于下半年经济工作 国务院多部门发声 2025-08-05
    • 多地创新业态和场景夜间经济,让灯火更亮 2025-08-05
    • 保持战略定力 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各地区各部门奋力打好“十四五”规划收官战 2025-08-05
    • 斯伦贝谢公司北亚区董事总经理柯宁一行来省经济合作局拜访交流 2025-08-05
    • 省委第二巡视组巡视省经济合作局党组情况反馈会议召开 2025-08-01
    • 四川驻渝机构召开2025年半年工作座谈会 2025-08-01
    • 省政府驻沈阳办事处赴京深化项目合作 2025-08-01
    • 签约重大项目、动态更新招商图谱…四川相关市(州)招商引资多维发力 2025-07-28
    • 签约招引项目、积极对接企业…四川相关市(州)着力提高招商引资质效 2025-07-22
    • 投资四川·南充(粤港澳大湾区)投资推介暨产业政策发布会在深圳举行 2025-07-17
    • 举行签约仪式、举办投资推介会…四川相关市(州)全力推动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 2025-07-16
  • 政府信息公开
    • 职能职责
    • 领导信息
    • 内设机构

    政府信息公开

    政策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依申请公开办理

    • 机关简介
    • 规划信息
    • 统计信息
    • 预算⁄决算
    • 政府采购
    • 招考录用
    • 权责清单
    • 公示公告
    • 人大政协提案答复
    • 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 网站工作年报
  • 投资四川
    • 四川概况
    • 市州概况
    • 园区服务
    • 重点产业

    投资合作项目

    • 项目下载
    • 项目查询
    • 项目统计

    产业资讯 区域合作

    投资服务

    • 投资政策
    • 政策解读
    • 投资指南
    • 办事服务
    • 投诉服务
  • 博览会展
    • 会展动态
    • 西博会
    • 找朋友、找伙伴、找应用场景、找解决方案——链博会上 四川寻找产业发展“合伙人” 2025-07-17
    • 四川馆亮相第三十一届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 2025-07-08
    • 四川150余项科技创新成果亮相第三十四届哈洽会 2025-05-21
    • 第二十届西博会5月25日开幕首次设置双主宾国、双主宾省 2025-05-14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局长信箱

    • 征集调查

    • 在线访谈

    • 政民互动
      常见问题知识库

  • 专题专栏
您的位置: 四川省经济合作局 > 要闻动态 > 党中央国务院信息

关于下半年经济工作 国务院多部门发声

发布时间:2025-08-05

7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锚定全年发展目标任务,加力提升宏观政策效能,持续攻坚破解难题,下更大力气抓好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

近期,国务院多部门对下半年工作进行部署。一起来看——

国家发展改革委

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进一步做强内循环、优化外循环、搞好双循环,努力完成全年预期目标和“十四五”规划各项任务,为“十五五”良好开局打好基础。

以稳就业扩内需为重点做好政策预研储备,强化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

加大力度稳投资促消费,着力激发民间投资活力。高质量推动“两重”建设,提质增效实施“两新”政策,激发市场活力提振消费。

因地制宜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走深走实,推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

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破除“内卷式”竞争,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统筹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以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全面推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深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强化综合统筹和综合平衡,更大力度稳定就业,扎实维护粮食、能源、产业链供应链等重点领域安全,做好迎峰度夏、迎峰度冬能源电力保供工作。

加强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强化重点行业领域风险隐患治理,深入落实助企帮扶政策,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完善“一老一小”等服务,加大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工作力度。

工业和信息化部

重点抓好落实扩大内需战略、加力推进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更大力度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深化数字技术赋能应用、坚持绿色发展、促进信息通信业高质量发展、健全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等八方面工作。

实施新一轮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行动。

制定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助力扩大消费行动方案,加快人工智能终端、超高清视频、智能穿戴、无人机等技术开发和应用推广。

加快加力推进清理拖欠企业账款行动,建立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推动惠企纾困政策落地落细。

加大力度补短板、锻长板、强保障,全力推进重点产业链自主可控,加强战略性矿产资源保障。

启动促进工业新兴产业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行动,完善人形机器人、物联网、高端仪器仪表等产业发展政策。

制定数据要素赋能新型工业化、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实施意见。

抓好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百城试点。

推动“人工智能+制造”行动走深走实,加强底座攻关和重点场景应用。

加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电动自行车锂离子电池回收利用管理。

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全面完成危化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

全面推广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电子证照。

制订构建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机制政策文件,修订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探索建立优质企业主动发现机制,推动建立优惠政策免申即享机制。

巩固新能源汽车行业“内卷式”竞争综合整治成效,加强光伏等重点行业治理,以标准提升倒逼落后产能退出。

财政部

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以促消费为重点支持扩大内需,加强民生保障,不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财政逆周期调节力度

加快发行和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尽早形成实物工作量。

落实好助企帮扶各项财税政策,有效改善经济微观循环。

统筹运用专项资金、税收优惠、政府采购和政府投资基金等政策工具,支持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和未来产业前瞻布局。

指导督促地方做好隐性债务置换工作,积极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以促消费为重点支持扩大内需,进一步释放国内市场潜力

不断完善支持养老、育幼、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的政策体系。

完善免税店政策,推动免税商品零售业务健康有序发展。

强化财政与金融政策协同联动,出台实施重点领域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财政贴息政策,更好满足消费需求。

持续推进“两重”项目建设。

支持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加强民生保障,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加大稳就业政策实施力度,有力实施稳岗返还、税费减免、就业补贴等政策,强化重点群体就业保障。

抓紧实施育儿补贴制度,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发放失能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在“一老一小”方面的服务需求。

不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更好释放财政治理效能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从就业、社会保障、人才、劳动关系和工资收入分配、便民服务等五方面部署工作。

就业

抓好重点领域岗位挖潜扩容方案实施,会同相关部门培育壮大数字经济、绿色经济、银发经济、夜间经济等就业增长点。

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推进以科技为支撑的青年创业、以乡情为纽带的农民工返乡创业。

落实落细就业补贴、税费优惠、担保贷款等政策,推广一键申领、直补快办。

针对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农民工特别是脱贫人口、失业人员不同特点,扎实推进专项行动,加大帮扶力度。

扎实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工作。

社会保障

稳步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等改革。

协同相关部门推进落实个人养老金政策措施。

做好养老金调整工作。及时足额发放社保待遇。

人才

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修订职称评审管理规定。研究出台养老服务师、修订社会工作者等职业资格制度文件。深入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开展专业技术人才人工智能通识继续教育。

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大力推动“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落实落地,推进企业自主评价提质扩面。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修订一批国家职业标准。

劳动关系和工资收入分配

持续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

研究完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

便民服务

落实好“高效办成一件事”2025年度第二批重点清单,扎实做好员工录用、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帮扶等事项。

中国人民银行

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力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等,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和高水平对外开放,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

继续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引导金融机构保持信贷合理增长。抓好各项货币政策措施的执行,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提升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盘活存量,用好增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突出服务实体经济重点方向

用好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较快增长,加大“两重”“两新”等重点领域的融资支持力度。支持化解重点产业结构性矛盾,促进产业提质升级。合理保障外贸企业融资需求。

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

持续做好金融支持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化债工作。有序推进重点地区和机构风险处置。

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推进金融市场改革开放

推进债券市场“科技板”建设和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使用,扩大科技创新债券发行规模。完善金融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制度框架,加快推进票据法、公司债券管理条例等制定修订工作。深化贸易外汇业务管理改革,积极推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

中国证监会

全力巩固市场回稳向好态势,深化改革激发多层次市场活力,从资产端、资金端进一步固本培元,持续提升监管执法效能,精准防控资本市场重点领域风险,稳步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

全力巩固市场回稳向好态势

进一步健全稳市机制,增强市场监测监管和风险应对的有效性、前瞻性,加强预期引导。

深化改革激发多层次市场活力

推动科创板改革举措落地,推出深化创业板改革的一揽子举措,持续推进债券、期货产品和服务创新。

从资产端、资金端进一步固本培元

大力推动上市公司提升投资价值,抓好“并购六条”和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落实落地。更大力度培育壮大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

持续提升监管执法效能

突出打大、打恶、打重点,坚决惩治资本市场违法违规行为。坚持突出重点、精准施策,防止一刀切、简单化。

精准防控资本市场重点领域风险

统筹化解处置房企债券违约风险和支持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稳步推动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和市场化转型。

稳步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

打印 关闭
    相关链接:
  • 省级部门网站
  • 商务部驻成都特派员办事处
  • 市州经合系统
  • 驻外办事处
  • 省发展改革委 经济和信息化厅 教育厅 科技厅 省民族宗教委 公安厅 民政厅 司法厅 财政厅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自然资源厅 生态环境厅 住房城乡建设厅 交通运输厅 水利厅 农业农村厅 商务厅 文化和旅游厅 省卫生健康委 退役军人事务厅 应急管理厅 审计厅 省国资委 省市场监管局 省体育局 省统计局 省机关事务管理局 省信访局 省国动办 省林草局 省广电局 省医保局 省粮食和储备局 省监狱管理局 省戒毒管理局 省文物局 省中医药局 省药监局
  • 成都市 自贡市 攀枝花 泸州市 德阳市 绵阳市 广元市 遂宁市 内江市 乐山市 南充市 宜宾市 广安市 达州市 巴中市 雅安市 眉山市 资阳市 阿坝州 甘孜州 凉山州
  • 上海办事处 广州办事处 重庆办事处 沈阳办事处 厦门办事处
  • 网站地图
  • 使用帮助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主办:四川省经济合作局 地址:中国四川成都市永陵路25号 网站标识码:5100000105 蜀ICP备1901408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507号

中文 | English

  • 要闻动态

    党中央国务院信息 省委省政府信息 经合要闻 市州动态

  • 政府信息公开

    政策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依申请公开办理

  • 投资四川

    选择城市

    成都 自贡 攀枝花 泸州 德阳 绵阳 广元 遂宁 内江 乐山 南充 宜宾 广安 达州 巴中 雅安 眉山 资阳 阿坝 甘孜 凉山
    四川概况 市州概况 推出项目 项目下载 项目统计 区域合作 投资政策 政策解读 投资指南 办事服务 投诉服务
  • 博览会展

    会展动态 西博会

  • 互动交流

    局长信箱 征集调查 在线访谈 政民互动常见问题知识库

  • 专题专栏

    西博会 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 经合党建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乡村振兴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党史学习教育

投资四川共享机遇

关于下半年经济工作 国务院多部门发声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发布时间:2025-08-05

7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锚定全年发展目标任务,加力提升宏观政策效能,持续攻坚破解难题,下更大力气抓好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

近期,国务院多部门对下半年工作进行部署。一起来看——

国家发展改革委

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进一步做强内循环、优化外循环、搞好双循环,努力完成全年预期目标和“十四五”规划各项任务,为“十五五”良好开局打好基础。

以稳就业扩内需为重点做好政策预研储备,强化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

加大力度稳投资促消费,着力激发民间投资活力。高质量推动“两重”建设,提质增效实施“两新”政策,激发市场活力提振消费。

因地制宜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走深走实,推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

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破除“内卷式”竞争,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统筹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以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全面推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深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强化综合统筹和综合平衡,更大力度稳定就业,扎实维护粮食、能源、产业链供应链等重点领域安全,做好迎峰度夏、迎峰度冬能源电力保供工作。

加强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强化重点行业领域风险隐患治理,深入落实助企帮扶政策,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完善“一老一小”等服务,加大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工作力度。

工业和信息化部

重点抓好落实扩大内需战略、加力推进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更大力度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深化数字技术赋能应用、坚持绿色发展、促进信息通信业高质量发展、健全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等八方面工作。

实施新一轮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行动。

制定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助力扩大消费行动方案,加快人工智能终端、超高清视频、智能穿戴、无人机等技术开发和应用推广。

加快加力推进清理拖欠企业账款行动,建立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推动惠企纾困政策落地落细。

加大力度补短板、锻长板、强保障,全力推进重点产业链自主可控,加强战略性矿产资源保障。

启动促进工业新兴产业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行动,完善人形机器人、物联网、高端仪器仪表等产业发展政策。

制定数据要素赋能新型工业化、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实施意见。

抓好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百城试点。

推动“人工智能+制造”行动走深走实,加强底座攻关和重点场景应用。

加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电动自行车锂离子电池回收利用管理。

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全面完成危化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

全面推广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电子证照。

制订构建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机制政策文件,修订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探索建立优质企业主动发现机制,推动建立优惠政策免申即享机制。

巩固新能源汽车行业“内卷式”竞争综合整治成效,加强光伏等重点行业治理,以标准提升倒逼落后产能退出。

财政部

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以促消费为重点支持扩大内需,加强民生保障,不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财政逆周期调节力度

加快发行和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尽早形成实物工作量。

落实好助企帮扶各项财税政策,有效改善经济微观循环。

统筹运用专项资金、税收优惠、政府采购和政府投资基金等政策工具,支持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和未来产业前瞻布局。

指导督促地方做好隐性债务置换工作,积极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以促消费为重点支持扩大内需,进一步释放国内市场潜力

不断完善支持养老、育幼、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的政策体系。

完善免税店政策,推动免税商品零售业务健康有序发展。

强化财政与金融政策协同联动,出台实施重点领域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财政贴息政策,更好满足消费需求。

持续推进“两重”项目建设。

支持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加强民生保障,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加大稳就业政策实施力度,有力实施稳岗返还、税费减免、就业补贴等政策,强化重点群体就业保障。

抓紧实施育儿补贴制度,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发放失能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在“一老一小”方面的服务需求。

不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更好释放财政治理效能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从就业、社会保障、人才、劳动关系和工资收入分配、便民服务等五方面部署工作。

就业

抓好重点领域岗位挖潜扩容方案实施,会同相关部门培育壮大数字经济、绿色经济、银发经济、夜间经济等就业增长点。

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推进以科技为支撑的青年创业、以乡情为纽带的农民工返乡创业。

落实落细就业补贴、税费优惠、担保贷款等政策,推广一键申领、直补快办。

针对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农民工特别是脱贫人口、失业人员不同特点,扎实推进专项行动,加大帮扶力度。

扎实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工作。

社会保障

稳步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等改革。

协同相关部门推进落实个人养老金政策措施。

做好养老金调整工作。及时足额发放社保待遇。

人才

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修订职称评审管理规定。研究出台养老服务师、修订社会工作者等职业资格制度文件。深入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开展专业技术人才人工智能通识继续教育。

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大力推动“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落实落地,推进企业自主评价提质扩面。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修订一批国家职业标准。

劳动关系和工资收入分配

持续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

研究完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

便民服务

落实好“高效办成一件事”2025年度第二批重点清单,扎实做好员工录用、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帮扶等事项。

中国人民银行

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力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等,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和高水平对外开放,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

继续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引导金融机构保持信贷合理增长。抓好各项货币政策措施的执行,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提升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盘活存量,用好增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突出服务实体经济重点方向

用好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较快增长,加大“两重”“两新”等重点领域的融资支持力度。支持化解重点产业结构性矛盾,促进产业提质升级。合理保障外贸企业融资需求。

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

持续做好金融支持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化债工作。有序推进重点地区和机构风险处置。

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推进金融市场改革开放

推进债券市场“科技板”建设和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使用,扩大科技创新债券发行规模。完善金融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制度框架,加快推进票据法、公司债券管理条例等制定修订工作。深化贸易外汇业务管理改革,积极推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

中国证监会

全力巩固市场回稳向好态势,深化改革激发多层次市场活力,从资产端、资金端进一步固本培元,持续提升监管执法效能,精准防控资本市场重点领域风险,稳步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

全力巩固市场回稳向好态势

进一步健全稳市机制,增强市场监测监管和风险应对的有效性、前瞻性,加强预期引导。

深化改革激发多层次市场活力

推动科创板改革举措落地,推出深化创业板改革的一揽子举措,持续推进债券、期货产品和服务创新。

从资产端、资金端进一步固本培元

大力推动上市公司提升投资价值,抓好“并购六条”和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落实落地。更大力度培育壮大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

持续提升监管执法效能

突出打大、打恶、打重点,坚决惩治资本市场违法违规行为。坚持突出重点、精准施策,防止一刀切、简单化。

精准防控资本市场重点领域风险

统筹化解处置房企债券违约风险和支持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稳步推动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和市场化转型。

稳步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

返回
主办:四川省经济合作局 地址:中国四川成都市永陵路25号 网站标识码:5100000105 蜀ICP备19014080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5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