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
  • 繁
  • En
  • 个人中心
搜索
  • 首页
  • 要闻动态
    • 党中央国务院信息
    • 省委省政府信息
    • 经合要闻
    • 市州动态
    •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十四五”医保基金支出12.13万亿元 我国医保事业提质扩面 2025-07-25
    • 着力建设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述评之七 2025-07-25
    • “卷价格”转向“优价值”才是正道 2025-07-25
    • 经济日报金观平:着眼全局做强国内大循环 2025-07-25
    • 省政府驻沈阳办事处赴中铝数为(成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调研推动数字化平台项目落地 2025-07-25
    • 省政府驻沈阳办事处拜访北京首农食品集团、中国外资企业协会 2025-07-25
    • 川粤一家亲 就业帮扶行 2025-07-25
    • 跬步天府 飞扬梦想--2025年彝族学生“走出大山看世界”研学活动成功举行 2025-07-25
    • 签约招引项目、积极对接企业…四川相关市(州)着力提高招商引资质效 2025-07-22
    • 投资四川·南充(粤港澳大湾区)投资推介暨产业政策发布会在深圳举行 2025-07-17
    • 举行签约仪式、举办投资推介会…四川相关市(州)全力推动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 2025-07-16
    • 【投资看市州】绵阳:机器人产业从“新赛道”奔向“主赛道” 2025-07-15
  • 政府信息公开
    • 职能职责
    • 领导信息
    • 内设机构

    政府信息公开

    政策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依申请公开办理

    • 机关简介
    • 规划信息
    • 统计信息
    • 预算⁄决算
    • 政府采购
    • 招考录用
    • 权责清单
    • 公示公告
    • 人大政协提案答复
    • 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 网站工作年报
  • 投资四川
    • 四川概况
    • 市州概况
    • 园区服务
    • 重点产业

    投资合作项目

    • 项目下载
    • 项目查询
    • 项目统计

    产业资讯 区域合作

    投资服务

    • 投资政策
    • 政策解读
    • 投资指南
    • 办事服务
    • 投诉服务
  • 博览会展
    • 会展动态
    • 西博会
    • 找朋友、找伙伴、找应用场景、找解决方案——链博会上 四川寻找产业发展“合伙人” 2025-07-17
    • 四川馆亮相第三十一届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 2025-07-08
    • 四川150余项科技创新成果亮相第三十四届哈洽会 2025-05-21
    • 第二十届西博会5月25日开幕首次设置双主宾国、双主宾省 2025-05-14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局长信箱

    • 征集调查

    • 在线访谈

    • 政民互动
      常见问题知识库

  • 专题专栏
您的位置: 四川省经济合作局 > 要闻动态 > 党中央国务院信息

着力建设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市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述评之七

发布时间:2025-07-25

城市要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需要形成安全高效的发展模式。日前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部署城市工作七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其中之一是“着力建设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市”。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持续推进,在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和城市风险复杂化叠加的背景下,必须统筹城市发展和安全,这是推动城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必然要求。

科学规划提升城市全域安全

水光粼粼,绿草如茵,入夏的深圳湾水域,一派生机勃勃。

得益于海绵城市建设,深圳将治水与治城紧密结合,实现了“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的目标。

统筹城市发展和安全,建设韧性城市是重要抓手,要把韧性城市的标准和要求融入城市规划、建设之中。

依托城市公园环、郊野公园环、环首都森林湿地公园环和生命线环廊,构建三条韧性支撑环;综合区域性战略资源供给通道、国家综合立体交通主骨架,构建八条韧性保障通廊;构建由全国及区域交通枢纽、重大能源设施、综合应急救援基地等关键设施组成的韧性保障支点……作为全国首个将韧性城市建设纳入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城市,北京正依托“三环八廊多支点”的市域韧性城市支撑体系,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统筹规划提升城市安全韧性,是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合肥构建供电、供水、交通、物资避难场所等功能完备的韧性空间分区;九江持续推进城市防洪、内涝治理、给水排水工作;重庆明确自然灾害风险重点防控区域,划定洪涝、地震等风险控制线……

“韧性城市建设是一项涉及多领域、多主体的系统工程,需以顶层设计为基石,通过政策协同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实现治理能力的系统性跃升。”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李智超说。

数字技术强化城市安全支撑

超大城市往往面临人口密集、城市资源难以有效配置的挑战,如何破解?

构建数字底座场景,实现城市建筑、道路、管网等要素动态更新;集成2.5万余个小区、园区、楼宇、厂库房等建筑数据构建“消防透明化战场”,助力火警控制用时缩短近1分钟……上海徐汇区借助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探索出了一条城市数字技术治理路径。

以数字化、智能化手段为基底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正在重塑城市安全防护体系,推动城市治理整体思路由“被动应急”向“主动防控”跃迁。

2024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对外公布。意见提出了包括实施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等11项重点任务。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工程规划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罗翔认为,通过运用前沿技术促进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持续深化韧性城市智慧化建设,全国地市级以上城市已基本建成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200多个千兆城市中超过一半开展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配套加装了物联智能感知设备;不少城市在“智慧大脑”基础上建立的应急系统赋予机器设备更强的学习和计算能力,可对城市风险进行动态识别和关联分析。

“持续推进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提升整个城市的韧性和承载力,最大程度降低灾难带来的损失。”住房城乡建设部科技委智慧城市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梁峰说。

多元共治凝聚城市治理合力

局地阵风达13级,超过2300棵树木倒伏——4月11日至13日,北京迎来凶猛“陆地台风”。极端天气下,这座城市运行依然平稳有序。

“根据《北京市大风天气应急预案》,针对极端天气,城市内哪些部门需要参与、各自如何负责,都有明确规定。”北京市应急管理局预案处副处长王新华说。

统筹城市安全与发展,要整合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力量和资源,提高集成化防范准备和一体化联合作战能力。同时,要清晰划分部门与岗位职责,促进各项城市安全管控朝着实、深、细、快、久方向推进。

全面推进韧性安全城市建设,要构建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体,逐步形成人人自觉践行韧性城市理念、积极参与韧性城市建设的良好氛围。

中国红十字会探索打造“韧性社区”,助力社区拥有提前应对、快速处置、有效解决突发事件和迅速恢复的能力;广州等地积极推进应急安全科普宣传工作,加强公众安全教育……建设韧性城市,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和社会力量的积极作用,形成多方参与、协同融合的良好格局。

韧性城市建设,凝聚着对“无惧风雨”的向往。着力建设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市,既要深扎系统部署、科学谋划的精密根系,也要培育全民防灾的文化枝叶,方能培植出高水平文明城市建设的大树,不断开拓现代化城市发展新局面。

打印 关闭
    相关链接:
  • 省级部门网站
  • 商务部驻成都特派员办事处
  • 市州经合系统
  • 驻外办事处
  • 省发展改革委 经济和信息化厅 教育厅 科技厅 省民族宗教委 公安厅 民政厅 司法厅 财政厅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自然资源厅 生态环境厅 住房城乡建设厅 交通运输厅 水利厅 农业农村厅 商务厅 文化和旅游厅 省卫生健康委 退役军人事务厅 应急管理厅 审计厅 省国资委 省市场监管局 省体育局 省统计局 省机关事务管理局 省信访局 省国动办 省林草局 省广电局 省医保局 省粮食和储备局 省监狱管理局 省戒毒管理局 省文物局 省中医药局 省药监局
  • 成都市 自贡市 攀枝花 泸州市 德阳市 绵阳市 广元市 遂宁市 内江市 乐山市 南充市 宜宾市 广安市 达州市 巴中市 雅安市 眉山市 资阳市 阿坝州 甘孜州 凉山州
  • 上海办事处 广州办事处 重庆办事处 沈阳办事处 厦门办事处
  • 网站地图
  • 使用帮助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主办:四川省经济合作局 地址:中国四川成都市永陵路25号 网站标识码:5100000105 蜀ICP备1901408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507号

中文 | English

  • 要闻动态

    党中央国务院信息 省委省政府信息 经合要闻 市州动态

  • 政府信息公开

    政策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依申请公开办理

  • 投资四川

    选择城市

    成都 自贡 攀枝花 泸州 德阳 绵阳 广元 遂宁 内江 乐山 南充 宜宾 广安 达州 巴中 雅安 眉山 资阳 阿坝 甘孜 凉山
    四川概况 市州概况 推出项目 项目下载 项目统计 区域合作 投资政策 政策解读 投资指南 办事服务 投诉服务
  • 博览会展

    会展动态 西博会

  • 互动交流

    局长信箱 征集调查 在线访谈 政民互动常见问题知识库

  • 专题专栏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 西博会 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 经合党建 党史学习教育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乡村振兴

投资四川共享机遇

着力建设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市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述评之七

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25-07-25

城市要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需要形成安全高效的发展模式。日前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部署城市工作七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其中之一是“着力建设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市”。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持续推进,在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和城市风险复杂化叠加的背景下,必须统筹城市发展和安全,这是推动城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必然要求。

科学规划提升城市全域安全

水光粼粼,绿草如茵,入夏的深圳湾水域,一派生机勃勃。

得益于海绵城市建设,深圳将治水与治城紧密结合,实现了“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的目标。

统筹城市发展和安全,建设韧性城市是重要抓手,要把韧性城市的标准和要求融入城市规划、建设之中。

依托城市公园环、郊野公园环、环首都森林湿地公园环和生命线环廊,构建三条韧性支撑环;综合区域性战略资源供给通道、国家综合立体交通主骨架,构建八条韧性保障通廊;构建由全国及区域交通枢纽、重大能源设施、综合应急救援基地等关键设施组成的韧性保障支点……作为全国首个将韧性城市建设纳入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城市,北京正依托“三环八廊多支点”的市域韧性城市支撑体系,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统筹规划提升城市安全韧性,是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合肥构建供电、供水、交通、物资避难场所等功能完备的韧性空间分区;九江持续推进城市防洪、内涝治理、给水排水工作;重庆明确自然灾害风险重点防控区域,划定洪涝、地震等风险控制线……

“韧性城市建设是一项涉及多领域、多主体的系统工程,需以顶层设计为基石,通过政策协同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实现治理能力的系统性跃升。”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李智超说。

数字技术强化城市安全支撑

超大城市往往面临人口密集、城市资源难以有效配置的挑战,如何破解?

构建数字底座场景,实现城市建筑、道路、管网等要素动态更新;集成2.5万余个小区、园区、楼宇、厂库房等建筑数据构建“消防透明化战场”,助力火警控制用时缩短近1分钟……上海徐汇区借助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探索出了一条城市数字技术治理路径。

以数字化、智能化手段为基底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正在重塑城市安全防护体系,推动城市治理整体思路由“被动应急”向“主动防控”跃迁。

2024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对外公布。意见提出了包括实施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等11项重点任务。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工程规划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罗翔认为,通过运用前沿技术促进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持续深化韧性城市智慧化建设,全国地市级以上城市已基本建成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200多个千兆城市中超过一半开展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配套加装了物联智能感知设备;不少城市在“智慧大脑”基础上建立的应急系统赋予机器设备更强的学习和计算能力,可对城市风险进行动态识别和关联分析。

“持续推进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提升整个城市的韧性和承载力,最大程度降低灾难带来的损失。”住房城乡建设部科技委智慧城市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梁峰说。

多元共治凝聚城市治理合力

局地阵风达13级,超过2300棵树木倒伏——4月11日至13日,北京迎来凶猛“陆地台风”。极端天气下,这座城市运行依然平稳有序。

“根据《北京市大风天气应急预案》,针对极端天气,城市内哪些部门需要参与、各自如何负责,都有明确规定。”北京市应急管理局预案处副处长王新华说。

统筹城市安全与发展,要整合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力量和资源,提高集成化防范准备和一体化联合作战能力。同时,要清晰划分部门与岗位职责,促进各项城市安全管控朝着实、深、细、快、久方向推进。

全面推进韧性安全城市建设,要构建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体,逐步形成人人自觉践行韧性城市理念、积极参与韧性城市建设的良好氛围。

中国红十字会探索打造“韧性社区”,助力社区拥有提前应对、快速处置、有效解决突发事件和迅速恢复的能力;广州等地积极推进应急安全科普宣传工作,加强公众安全教育……建设韧性城市,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和社会力量的积极作用,形成多方参与、协同融合的良好格局。

韧性城市建设,凝聚着对“无惧风雨”的向往。着力建设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市,既要深扎系统部署、科学谋划的精密根系,也要培育全民防灾的文化枝叶,方能培植出高水平文明城市建设的大树,不断开拓现代化城市发展新局面。

返回
主办:四川省经济合作局 地址:中国四川成都市永陵路25号 网站标识码:5100000105 蜀ICP备19014080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5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