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
  • 繁
  • En
  • 个人中心
搜索
  • 首页
  • 要闻动态
    • 党中央国务院信息
    • 省委省政府信息
    • 经合要闻
    • 市州动态
    • 航空深海等产业先行先试 有力破除企业“入行”障碍更多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将出 2025-05-19
    • 城市更新“路线图”明确 完善城市更新顶层设计 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2025-05-19
    • 稳就业,抓好存量、增量、质量(评论员观察)——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① 2025-05-19
    • 山东夏津一家制衣公司“破冰”新市场——“多跑几个国家,多签几笔订单” 2025-05-18
    • 第二十届西博会普通观众注册流程 2025-05-17
    • 西博会那些事 | 南充在产业发展赛道上全力冲刺 2025-05-17
    • 省政府驻广州办事处赴深圳拜访中国500强企业邀请参加第二十届西博会 2025-05-16
    • 广元市能源化工产业招商引资推介会在上海举办 2025-05-16
    • 【投资看市州】内江携手国星宇航逐梦星辰大海 2025-05-16
    • 成都东部新区集中签约18个产业项目 2025-05-09
    • 【投资看市州】内江钒钛产业“变形记” 2025-05-07
    • 展示川渝魅力,推动经贸合作“东京川渝会客厅”亮相大阪世博会 2025-04-30
  • 政府信息公开
    • 职能职责
    • 领导信息
    • 内设机构

    政府信息公开

    政策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依申请公开办理

    • 机关简介
    • 规划信息
    • 统计信息
    • 预算⁄决算
    • 政府采购
    • 重大项目
    • 招考录用
    • 权责清单
    • 公示公告
    • 人大政协提案答复
    • 网站工作年报
  • 投资四川
    • 四川概况
    • 市州概况
    • 园区服务
    • 重点产业

    投资合作项目

    • 项目下载
    • 项目查询
    • 项目统计

    产业资讯 区域合作

    投资服务

    • 投资政策
    • 政策解读
    • 投资指南
    • 办事服务
    • 投诉服务
  • 博览会展
    • 会展动态
    • 西博会
    • 第二十届西博会5月25日开幕首次设置双主宾国、双主宾省 2025-05-14
    • 来四川“五区共兴”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馆,一起解锁发展“新密码” 2025-05-08
    • 四川将再次举办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承接产业转移重点项目机会清单将发布 2025-04-30
    • 第137届广交会已有22万多名境外采购商到会 创同期历史新高 2025-04-28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局长信箱

    • 征集调查

    • 在线访谈

    • 政民互动
      常见问题知识库

  • 专题专栏
您的位置: 四川省经济合作局 > 要闻动态 > 党中央国务院信息

城市更新“路线图”明确 完善城市更新顶层设计 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发布时间:2025-05-19

本报记者 张芗逸 韩昱

5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转变城市开发建设方式,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和政策法规,大力实施城市更新,促进城市结构优化、功能完善、文脉赓续、品质提升,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城市更新行动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升民生福祉的关键举措,也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打造经济新业态的重要环节。《意见》明确了城市更新行动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支撑保障举措,勾画出未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路线图”。

中指研究院研究总监吴建钦表示,随着我国城市更新的顶层设计进一步完善,在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和政策法规的引领下,城市更新在稳增长、扩内需、惠民生方面的重要作用将进一步显现。

多维度开展城市更新

自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城市更新”以来,我国城市更新行动持续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统计,2024年,全国共实施城市更新项目6万余个,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

《意见》为城市更新行动提出了新目标,明确到2030年,城市更新行动实施取得重要进展,城市更新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城市开发建设方式转型初见成效,安全发展基础更加牢固,服务效能不断提高,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经济业态更加丰富,文化遗产有效保护,风貌特色更加彰显,城市成为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空间。

为实现这一目标,《意见》提出了八项主要任务,包括加强既有建筑改造利用,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整治改造,开展完整社区建设,推进老旧街区、老旧厂区、城中村等更新改造等内容。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认为,《意见》提出的城市更新主要任务次序鲜明,由小到大分别包括了既有建筑、老旧小区、完整社区、城市功能、基础设施、生态系统等,脉络清晰。

值得注意的是,《意见》在推进老旧街区、老旧厂区、城中村等更新改造等方面,将“业态升级”“植入新业态新功能”等内容列为“关键词”。

事实上,目前已有城市通过城市更新为老旧城区注入新活力,在存量空间中创造增量价值。

在苏州市姑苏区的十全街,自2024年起通过步行改善、文化赋能的空间改造,打造以人为本的古城保护更新街区。更新改造后,街道流量、经营时长、商户收入显著提升,周末高峰时期人流量翻3倍以上,街道夜间活力延长2小时,店铺客流量和营业额提升30%、部分增长50%以上。

“推进老旧街区、老旧厂区、城中村等改造能够补齐生活消费短板,创新消费场景,有望推动城市文旅业发展,让人民群众生活更好、更便捷。”广东省城乡规划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城市更新在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将成为提振消费、做强国内大循环的抓手之一。

全方位进行支撑保障

在开展城市更新行动的过程中,构建城市更新制度框架、为城市更新提供各类要素支持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当前,各地正探索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机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数据显示,29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城市体检,全方位查找城市短板问题,确定城市更新重点任务。310多个城市编制城市更新专项规划,普遍形成“城市更新规划—单元(片区)策划—项目实施方案”的实施体系,部分城市强化精细化城市设计引导。

“近年来,城市更新在推进过程中仍存在诸多的难点、堵点,需要顶层设计推动各地创新政策机制。”吴建钦表示,《意见》提出建立健全城市更新实施机制、完善用地政策、建立房屋使用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制度等六项支撑保障措施,全方位开展系统性保障,将有利于打通城市更新开展过程中的堵点。

《意见》要求,建立健全城市更新实施机制。创新完善以需求为导向、以项目为牵引的城市更新体制机制。

在李宇嘉看来,城市更新“以需求为导向、以项目为牵引”,这首先要求各地“无体检,不更新”,根据体检发现问题,缺什么补什么。通过健全规划体系和更新机制,能够确保城市更新的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

《意见》还提出,完善用地政策。具体而言,包括“推动土地混合开发利用和用途依法合理转换”“盘活利用存量低效用地”“鼓励国有土地使用权人按程序自行或以转让、入股、联营等方式更新改造低效用地”等举措。

工业园区化身生态科技园、老旧厂房变身文旅酒店……这些“华丽转身”的背后,都涉及用地规划的调整。

以北京市怀柔区金隅兴发老厂房改造科研楼项目为例,其在改造过程中创新用地政策,项目地块由工业用地调整为研发设计用地,国有企业通过协议出让方式取得建设用地使用权并实施改造。

“城市更新中补短板、消除隐患、完整社区建设等,都需要增量空间,这就需要用地保障。”李宇嘉认为,这是支撑保障方面的重点。

健全多元化投融资方式

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资金保障是关键。

《意见》在加强支撑保障部分,明确提出“健全多元化投融资方式”,包括“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等支持力度,通过超长期特别国债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支持”“中央财政要支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地方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推进相关资金整合和统筹使用,在债务风险可控前提下,通过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对符合条件的城市更新项目予以支持,严禁违法违规举债融资”等具体举措。

目前,中央及地方财政已为城市更新提供了大力支持。

从中央财政支持角度看,今年4月初,财政部办公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2025年度中央财政支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通知》提出“中央财政继续支持部分城市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并明确了补助标准和支持范围。

从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角度看,专项债券中已有部分资金投向棚户区改造、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等。企业预警通数据显示,截至5月18日,项目资金用途包括“棚户区改造”的规模今年已达到18247.57亿元,接近2024年全年19163.70亿元。

除财政投入外,《意见》还提出,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积极参与城市更新,强化信贷支持。完善市场化投融资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市更新,推动符合条件的项目发行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资产证券化产品、公司信用类债券等。

李宇嘉认为,《意见》强调“调动人民群众参与城市更新积极性”“鼓励产权所有人自主更新,支持企业盘活闲置低效存量资产”。在物业产权归属明晰的情况下,调动产权人改造的积极性,按照产权人的需求推进改造,解决痛点,改造效果才能得到提升。

吴建钦表示,下阶段,各部门及各地有望进一步出台更多细化的支持性政策,合力推动我国城市更新进入多效益统筹、多模式创新、多机制支持、多要素保障、多主体参与的高质量发展期。

打印 关闭
    相关链接:
  • 省级部门网站
  • 商务部驻成都特派员办事处
  • 市州经合系统
  • 驻外办事处
  • 省发展改革委 经济和信息化厅 教育厅 科技厅 省民族宗教委 公安厅 民政厅 司法厅 财政厅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自然资源厅 生态环境厅 住房城乡建设厅 交通运输厅 水利厅 农业农村厅 商务厅 文化和旅游厅 省卫生健康委 退役军人事务厅 应急管理厅 审计厅 省国资委 省市场监管局 省体育局 省统计局 省机关事务管理局 省信访局 省国动办 省林草局 省广电局 省医保局 省粮食和储备局 省监狱管理局 省戒毒管理局 省文物局 省中医药局 省药监局
  • 成都市 自贡市 攀枝花 泸州市 德阳市 绵阳市 广元市 遂宁市 内江市 乐山市 南充市 宜宾市 广安市 达州市 巴中市 雅安市 眉山市 资阳市 阿坝州 甘孜州 凉山州
  • 上海办事处 广州办事处 重庆办事处 沈阳办事处 厦门办事处
  • 网站地图
  • 使用帮助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主办:四川省经济合作局 地址:中国四川成都市永陵路25号 网站标识码:5100000105 蜀ICP备1901408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507号

中文 | English

  • 要闻动态

    党中央国务院信息 省委省政府信息 经合要闻 市州动态

  • 政府信息公开

    政策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依申请公开办理

  • 投资四川

    选择城市

    成都 自贡 攀枝花 泸州 德阳 绵阳 广元 遂宁 内江 乐山 南充 宜宾 广安 达州 巴中 雅安 眉山 资阳 阿坝 甘孜 凉山
    四川概况 市州概况 推出项目 项目下载 项目统计 区域合作 投资政策 政策解读 投资指南 办事服务 投诉服务
  • 博览会展

    会展动态 西博会

  • 互动交流

    局长信箱 征集调查 在线访谈 政民互动常见问题知识库

  • 专题专栏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 西博会 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 经合党建 党史学习教育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乡村振兴

投资四川共享机遇

城市更新“路线图”明确 完善城市更新顶层设计 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来源:证券日报 发布时间:2025-05-19

本报记者 张芗逸 韩昱

5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转变城市开发建设方式,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和政策法规,大力实施城市更新,促进城市结构优化、功能完善、文脉赓续、品质提升,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城市更新行动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升民生福祉的关键举措,也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打造经济新业态的重要环节。《意见》明确了城市更新行动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支撑保障举措,勾画出未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路线图”。

中指研究院研究总监吴建钦表示,随着我国城市更新的顶层设计进一步完善,在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和政策法规的引领下,城市更新在稳增长、扩内需、惠民生方面的重要作用将进一步显现。

多维度开展城市更新

自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城市更新”以来,我国城市更新行动持续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统计,2024年,全国共实施城市更新项目6万余个,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

《意见》为城市更新行动提出了新目标,明确到2030年,城市更新行动实施取得重要进展,城市更新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城市开发建设方式转型初见成效,安全发展基础更加牢固,服务效能不断提高,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经济业态更加丰富,文化遗产有效保护,风貌特色更加彰显,城市成为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空间。

为实现这一目标,《意见》提出了八项主要任务,包括加强既有建筑改造利用,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整治改造,开展完整社区建设,推进老旧街区、老旧厂区、城中村等更新改造等内容。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认为,《意见》提出的城市更新主要任务次序鲜明,由小到大分别包括了既有建筑、老旧小区、完整社区、城市功能、基础设施、生态系统等,脉络清晰。

值得注意的是,《意见》在推进老旧街区、老旧厂区、城中村等更新改造等方面,将“业态升级”“植入新业态新功能”等内容列为“关键词”。

事实上,目前已有城市通过城市更新为老旧城区注入新活力,在存量空间中创造增量价值。

在苏州市姑苏区的十全街,自2024年起通过步行改善、文化赋能的空间改造,打造以人为本的古城保护更新街区。更新改造后,街道流量、经营时长、商户收入显著提升,周末高峰时期人流量翻3倍以上,街道夜间活力延长2小时,店铺客流量和营业额提升30%、部分增长50%以上。

“推进老旧街区、老旧厂区、城中村等改造能够补齐生活消费短板,创新消费场景,有望推动城市文旅业发展,让人民群众生活更好、更便捷。”广东省城乡规划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城市更新在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将成为提振消费、做强国内大循环的抓手之一。

全方位进行支撑保障

在开展城市更新行动的过程中,构建城市更新制度框架、为城市更新提供各类要素支持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当前,各地正探索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机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数据显示,29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城市体检,全方位查找城市短板问题,确定城市更新重点任务。310多个城市编制城市更新专项规划,普遍形成“城市更新规划—单元(片区)策划—项目实施方案”的实施体系,部分城市强化精细化城市设计引导。

“近年来,城市更新在推进过程中仍存在诸多的难点、堵点,需要顶层设计推动各地创新政策机制。”吴建钦表示,《意见》提出建立健全城市更新实施机制、完善用地政策、建立房屋使用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制度等六项支撑保障措施,全方位开展系统性保障,将有利于打通城市更新开展过程中的堵点。

《意见》要求,建立健全城市更新实施机制。创新完善以需求为导向、以项目为牵引的城市更新体制机制。

在李宇嘉看来,城市更新“以需求为导向、以项目为牵引”,这首先要求各地“无体检,不更新”,根据体检发现问题,缺什么补什么。通过健全规划体系和更新机制,能够确保城市更新的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

《意见》还提出,完善用地政策。具体而言,包括“推动土地混合开发利用和用途依法合理转换”“盘活利用存量低效用地”“鼓励国有土地使用权人按程序自行或以转让、入股、联营等方式更新改造低效用地”等举措。

工业园区化身生态科技园、老旧厂房变身文旅酒店……这些“华丽转身”的背后,都涉及用地规划的调整。

以北京市怀柔区金隅兴发老厂房改造科研楼项目为例,其在改造过程中创新用地政策,项目地块由工业用地调整为研发设计用地,国有企业通过协议出让方式取得建设用地使用权并实施改造。

“城市更新中补短板、消除隐患、完整社区建设等,都需要增量空间,这就需要用地保障。”李宇嘉认为,这是支撑保障方面的重点。

健全多元化投融资方式

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资金保障是关键。

《意见》在加强支撑保障部分,明确提出“健全多元化投融资方式”,包括“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等支持力度,通过超长期特别国债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支持”“中央财政要支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地方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推进相关资金整合和统筹使用,在债务风险可控前提下,通过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对符合条件的城市更新项目予以支持,严禁违法违规举债融资”等具体举措。

目前,中央及地方财政已为城市更新提供了大力支持。

从中央财政支持角度看,今年4月初,财政部办公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2025年度中央财政支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通知》提出“中央财政继续支持部分城市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并明确了补助标准和支持范围。

从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角度看,专项债券中已有部分资金投向棚户区改造、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等。企业预警通数据显示,截至5月18日,项目资金用途包括“棚户区改造”的规模今年已达到18247.57亿元,接近2024年全年19163.70亿元。

除财政投入外,《意见》还提出,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积极参与城市更新,强化信贷支持。完善市场化投融资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市更新,推动符合条件的项目发行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资产证券化产品、公司信用类债券等。

李宇嘉认为,《意见》强调“调动人民群众参与城市更新积极性”“鼓励产权所有人自主更新,支持企业盘活闲置低效存量资产”。在物业产权归属明晰的情况下,调动产权人改造的积极性,按照产权人的需求推进改造,解决痛点,改造效果才能得到提升。

吴建钦表示,下阶段,各部门及各地有望进一步出台更多细化的支持性政策,合力推动我国城市更新进入多效益统筹、多模式创新、多机制支持、多要素保障、多主体参与的高质量发展期。

返回
主办:四川省经济合作局 地址:中国四川成都市永陵路25号 网站标识码:5100000105 蜀ICP备19014080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5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