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
  • 繁
  • En
  • 个人中心
搜索
  • 首页
  • 要闻动态
    • 党中央国务院信息
    • 省委省政府信息
    • 经合要闻
    • 市州动态
    • 财经聚焦|债券市场“科技板”启航,首批银行间科创债亮相 2025-05-10
    • 前4月我国外贸延续平稳增长态势 2025-05-10
    • 新华社经济随笔:“一张手机膜”畅销海内外的启示 2025-05-10
    •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部分省区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等 2025-05-10
    • 第二十届西博会报名通道开启! 2025-05-10
    • 巡视公告 2025-05-06
    • 省委第二巡视组巡视省经济合作局党组工作动员会议召开 2025-05-06
    • 省政府驻上海办事处到美姑县开展定点(托底性)帮扶工作 2025-05-06
    • 成都东部新区集中签约18个产业项目 2025-05-09
    • 【投资看市州】内江钒钛产业“变形记” 2025-05-07
    • 展示川渝魅力,推动经贸合作“东京川渝会客厅”亮相大阪世博会 2025-04-30
    • 开展专题调研、召开招商引资推介会……四川省驻外办事处、相关市(州)招商引资干劲满满 2025-04-30
  • 政府信息公开
    • 职能职责
    • 领导信息
    • 内设机构

    政府信息公开

    政策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依申请公开办理

    • 机关简介
    • 规划信息
    • 统计信息
    • 预算⁄决算
    • 政府采购
    • 重大项目
    • 招考录用
    • 权责清单
    • 公示公告
    • 人大政协提案答复
    • 网站工作年报
  • 投资四川
    • 四川概况
    • 市州概况
    • 园区服务
    • 重点产业

    投资合作项目

    • 项目下载
    • 项目查询
    • 项目统计

    产业资讯 区域合作

    投资服务

    • 投资政策
    • 政策解读
    • 投资指南
    • 办事服务
    • 投诉服务
  • 博览会展
    • 会展动态
    • 西博会
    • 来四川“五区共兴”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馆,一起解锁发展“新密码” 2025-05-08
    • 四川将再次举办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承接产业转移重点项目机会清单将发布 2025-04-30
    • 第137届广交会已有22万多名境外采购商到会 创同期历史新高 2025-04-28
    • 2025国际竹业品牌博览会在宜宾开幕项目签约总金额超32亿元 2025-04-27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局长信箱

    • 征集调查

    • 在线访谈

  • 专题专栏
您的位置: 四川省经济合作局 > 投资四川 > 投资服务 > 政策解读

我省支持川中丘陵地区四市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
靶向发力 加快成渝地区中部崛起

发布时间:2023-05-23

发展定位

建设先进制造业新兴集聚区建设现代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带建设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现代商贸物流优势承载区

发展目标

到2027年,产业发展新高地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自贡、遂宁、内江、资阳四市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工业化水平稳步提高,农业基础更加巩固,服务业规模迈上新台阶,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初步成型,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发展质量效益大幅提升,区域人口聚集能力增强,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到2035年,基本建成产业发展新高地,成为成渝地区现代化建设活跃的新兴增长极

一头连成都,一头接重庆,川中丘陵地区处于成渝两大极核之间。如何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做大做强中部支撑?

日前,省委、省政府下发《关于支持川中丘陵地区四市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加快成渝地区中部崛起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到2027年,产业发展新高地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到2035年,基本建成产业发展新高地,成为成渝地区现代化建设活跃的新兴增长极的发展目标。

川中丘陵地区四市包括自贡、遂宁、内江、资阳。产业发展新高地怎么打造,成渝地区中部崛起如何实现?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看背景:补短板强弱项,量身定制发展策略

川中丘陵地区四市面积约20835平方公里,约占全省面积4.28%,占全省GDP比重达10%左右;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常住人口约1075.2万,占全省12.85%,对于四川乃至川渝地区发展十分重要。

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存在“两头大、中间小”的“哑铃式”经济现象,重庆主城和成都市的经济总量占到成渝地区的50%以上,如果把四市放在双城经济圈审视,经济总量占比偏低,与所处区位不符。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要求推动重庆、成都都市圈相向发展,并作出相应部署,这为四市加快发展创造了机遇。比如,在基础设施方面,提出加快成渝、渝遂等国家高速公路繁忙路段扩能改造,规划建设成渝中线等铁路项目。

在《意见》起草过程中,有关方面多次深入实地调研并召开专题会讨论论证,发现掣肘四市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产业发展不足,其传统产业层次较低、竞争力不强,新兴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且资源优势、区位交通优势、特色农业和文旅资源优势在转化为发展优势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因此,《意见》把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着力重点进行部署,支持四市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以此培育新兴增长极。

看举措:产业空间再布局,建设成渝中线科创走廊

针对川中丘陵地区四市的发展定位,《意见》这样进行归纳,即建设先进制造业新兴集聚区、建设现代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带、建设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现代商贸物流优势承载区。

可以看出,发展的重点聚焦在先进制造、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物流商贸等产业方向,同时大力提升产业发展支撑能力。《意见》结合四市产业实际,提出推动清洁能源、食品饮料、绿色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先进材料等产业向千亿级集群加快迈进。

记者注意到,“建设成渝中线科创走廊”写入《意见》,并有了具体措施指引,包括支持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深化创新型城市建设,打造产城融合创新发展带,建设区域职业教育中心等内容。

在省委党校(四川行政学院)区域经济教研部主任胡雯看来,《意见》对川中丘陵地区四市产业空间进行了再布局,引导成渝极核城市产业向中部转移,把成渝中间地带充实起来,而科创走廊的建设助推未来产业落地空间和科创空间叠加融合,将产生更大的创新驱动力,推动中部崛起。

值得一提的是,在推动先进制造业集聚发展的同时,《意见》对农业、文旅等产业提出一系列目标举措。“既要发展制造业,也强调粮食保供、生态屏障保护等支撑作用,科学发展的导向鲜明。”胡雯说。

看支撑:打牢产业基础,增强改革动能

《意见》提出,从加快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增强县域经济能力、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等方面提升产业发展支撑能力。

在基础设施方面,为补足区域间互联互通的短板,将规划研究内昆铁路内江至宜宾段扩能改造工程,研究论证重庆至自贡至雅安铁路,进一步完善路网;在县域经济建设方面,提出将培育全国百强县(市)、区,实施县城补短板强弱项工程;在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方面,提出将开展美丽四川建设试点,探索跨行政区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除了产业支撑,《意见》还发出政策“大礼包”,在财税政策支持方面给出“真金白银”支持举措,包括支持四市3年内新增政府债券总额度不低于600亿元,省统筹、市参与建立成渝地区中部崛起产业基金等。而在要素保障方面,也在土地、金融、审批、能源、人才等方面提出细化举措。

受访专家表示,支撑措施中明确提出增强改革发展动能,相比传统的政策倾斜,改革可能会带来更深远的影响。《意见》明确,推进县域集成改革试点,推动四市国家级园区纳入省级管理权限集成授权范围,深化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综合改革试点。胡雯认为,从区域协同的实践来看,打破现有的行政壁垒对地方仍然是个考验,要推动政策落地实施,需要赋予地方创新突破的自主权力,通过“政府+市场”双向发力,将发展要素更多更快向成渝中部地区聚集。

相关政策
  • 中共四川省委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川中丘陵地区四市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加快成渝地区中部崛起的意见
  • 打印 关闭
      相关链接:
    • 省级部门网站
    • 商务部驻成都特派员办事处
    • 市州经合系统
    • 驻外办事处
    • 省发展改革委 经济和信息化厅 教育厅 科技厅 省民族宗教委 公安厅 民政厅 司法厅 财政厅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自然资源厅 生态环境厅 住房城乡建设厅 交通运输厅 水利厅 农业农村厅 商务厅 文化和旅游厅 省卫生健康委 退役军人事务厅 应急管理厅 审计厅 省国资委 省市场监管局 省体育局 省统计局 省机关事务管理局 省信访局 省国动办 省林草局 省广电局 省医保局 省粮食和储备局 省监狱管理局 省戒毒管理局 省文物局 省中医药局 省药监局
    • 成都市 自贡市 攀枝花 泸州市 德阳市 绵阳市 广元市 遂宁市 内江市 乐山市 南充市 宜宾市 广安市 达州市 巴中市 雅安市 眉山市 资阳市 阿坝州 甘孜州 凉山州
    • 上海办事处 广州办事处 重庆办事处 沈阳办事处 厦门办事处
    • 网站地图
    • 使用帮助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主办:四川省经济合作局 地址:中国四川成都市永陵路25号 网站标识码:5100000105 蜀ICP备1901408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507号

    中文 | English

    • 要闻动态

      党中央国务院信息 省委省政府信息 经合要闻 市州动态

    • 政府信息公开

      政策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依申请公开办理

    • 投资四川

      选择城市

      成都 自贡 攀枝花 泸州 德阳 绵阳 广元 遂宁 内江 乐山 南充 宜宾 广安 达州 巴中 雅安 眉山 资阳 阿坝 甘孜 凉山
      四川概况 市州概况 推出项目 项目下载 项目统计 区域合作 投资政策 政策解读 投资指南 办事服务 投诉服务
    • 博览会展

      会展动态 西博会

    • 互动交流

      局长信箱 征集调查 在线访谈

    • 专题专栏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 西博会 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 经合党建 党史学习教育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乡村振兴

    投资四川共享机遇

    我省支持川中丘陵地区四市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
    靶向发力 加快成渝地区中部崛起

    来源:四川日报 发布时间:2023-05-23

    发展定位

    建设先进制造业新兴集聚区建设现代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带建设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现代商贸物流优势承载区

    发展目标

    到2027年,产业发展新高地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自贡、遂宁、内江、资阳四市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工业化水平稳步提高,农业基础更加巩固,服务业规模迈上新台阶,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初步成型,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发展质量效益大幅提升,区域人口聚集能力增强,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到2035年,基本建成产业发展新高地,成为成渝地区现代化建设活跃的新兴增长极

    一头连成都,一头接重庆,川中丘陵地区处于成渝两大极核之间。如何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做大做强中部支撑?

    日前,省委、省政府下发《关于支持川中丘陵地区四市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加快成渝地区中部崛起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到2027年,产业发展新高地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到2035年,基本建成产业发展新高地,成为成渝地区现代化建设活跃的新兴增长极的发展目标。

    川中丘陵地区四市包括自贡、遂宁、内江、资阳。产业发展新高地怎么打造,成渝地区中部崛起如何实现?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看背景:补短板强弱项,量身定制发展策略

    川中丘陵地区四市面积约20835平方公里,约占全省面积4.28%,占全省GDP比重达10%左右;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常住人口约1075.2万,占全省12.85%,对于四川乃至川渝地区发展十分重要。

    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存在“两头大、中间小”的“哑铃式”经济现象,重庆主城和成都市的经济总量占到成渝地区的50%以上,如果把四市放在双城经济圈审视,经济总量占比偏低,与所处区位不符。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要求推动重庆、成都都市圈相向发展,并作出相应部署,这为四市加快发展创造了机遇。比如,在基础设施方面,提出加快成渝、渝遂等国家高速公路繁忙路段扩能改造,规划建设成渝中线等铁路项目。

    在《意见》起草过程中,有关方面多次深入实地调研并召开专题会讨论论证,发现掣肘四市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产业发展不足,其传统产业层次较低、竞争力不强,新兴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且资源优势、区位交通优势、特色农业和文旅资源优势在转化为发展优势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因此,《意见》把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着力重点进行部署,支持四市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以此培育新兴增长极。

    看举措:产业空间再布局,建设成渝中线科创走廊

    针对川中丘陵地区四市的发展定位,《意见》这样进行归纳,即建设先进制造业新兴集聚区、建设现代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带、建设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现代商贸物流优势承载区。

    可以看出,发展的重点聚焦在先进制造、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物流商贸等产业方向,同时大力提升产业发展支撑能力。《意见》结合四市产业实际,提出推动清洁能源、食品饮料、绿色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先进材料等产业向千亿级集群加快迈进。

    记者注意到,“建设成渝中线科创走廊”写入《意见》,并有了具体措施指引,包括支持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深化创新型城市建设,打造产城融合创新发展带,建设区域职业教育中心等内容。

    在省委党校(四川行政学院)区域经济教研部主任胡雯看来,《意见》对川中丘陵地区四市产业空间进行了再布局,引导成渝极核城市产业向中部转移,把成渝中间地带充实起来,而科创走廊的建设助推未来产业落地空间和科创空间叠加融合,将产生更大的创新驱动力,推动中部崛起。

    值得一提的是,在推动先进制造业集聚发展的同时,《意见》对农业、文旅等产业提出一系列目标举措。“既要发展制造业,也强调粮食保供、生态屏障保护等支撑作用,科学发展的导向鲜明。”胡雯说。

    看支撑:打牢产业基础,增强改革动能

    《意见》提出,从加快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增强县域经济能力、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等方面提升产业发展支撑能力。

    在基础设施方面,为补足区域间互联互通的短板,将规划研究内昆铁路内江至宜宾段扩能改造工程,研究论证重庆至自贡至雅安铁路,进一步完善路网;在县域经济建设方面,提出将培育全国百强县(市)、区,实施县城补短板强弱项工程;在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方面,提出将开展美丽四川建设试点,探索跨行政区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除了产业支撑,《意见》还发出政策“大礼包”,在财税政策支持方面给出“真金白银”支持举措,包括支持四市3年内新增政府债券总额度不低于600亿元,省统筹、市参与建立成渝地区中部崛起产业基金等。而在要素保障方面,也在土地、金融、审批、能源、人才等方面提出细化举措。

    受访专家表示,支撑措施中明确提出增强改革发展动能,相比传统的政策倾斜,改革可能会带来更深远的影响。《意见》明确,推进县域集成改革试点,推动四市国家级园区纳入省级管理权限集成授权范围,深化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综合改革试点。胡雯认为,从区域协同的实践来看,打破现有的行政壁垒对地方仍然是个考验,要推动政策落地实施,需要赋予地方创新突破的自主权力,通过“政府+市场”双向发力,将发展要素更多更快向成渝中部地区聚集。

    相关政策
  • 中共四川省委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川中丘陵地区四市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加快成渝地区中部崛起的意见
  • 返回
    主办:四川省经济合作局 地址:中国四川成都市永陵路25号 网站标识码:5100000105 蜀ICP备19014080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5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