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
  • 繁
  • En
  • 个人中心
搜索
  • 首页
  • 要闻动态
    • 党中央国务院信息
    • 省委省政府信息
    • 经合要闻
    • 市州动态
    • 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第二阶段会议上的讲话(全文) 2025-11-03
    •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扩大制度型开放工作部署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有关举措审议通过《森林草原防灭火条例(草案)》 2025-11-03
    •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党组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全会精神丁薛祥出席 2025-10-27
    •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京举行 2025-10-24
    • 京眉携手聚合力 央地同心启新程——投资眉山(北京)央国企对接会在京举行 2025-11-02
    • 省经济合作局集中学习预算绩效管理相关文件 2025-10-31
    • 2025世界显示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将于11月3日在成都开幕 2025-10-30
    • 省政府驻广州办事处组织企业赴苍溪开展托底性帮扶工作 2025-10-28
    • 蜀里园区第五站 | 探访内江高新区 2025-10-31
    • 【投资看市州】眉山:精准服务招商引资打造“强磁场” 2025-10-30
    • 招商引资进度条 | 四川掀起“秋季攻势” 2025-10-30
    • 【投资看市州】遂宁:“锂”想之城赢未来 2025-10-30
  • 政府信息公开
    • 职能职责
    • 领导信息
    • 内设机构

    政府信息公开

    政策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依申请公开办理

    • 机关简介
    • 规划信息
    • 统计信息
    • 预算⁄决算
    • 政府采购
    • 招考录用
    • 权责清单
    • 公示公告
    • 人大政协提案答复
    • 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 网站工作年报
  • 投资四川
    • 四川概况
    • 市州概况
    • 园区服务
    • 重点产业

    投资合作项目

    • 项目下载
    • 项目查询
    • 项目统计

    产业资讯 区域合作

    投资服务

    • 投资政策
    • 政策解读
    • 投资指南
    • 办事服务
    • 投诉服务
  • 博览会展
    • 会展动态
    • 西博会
    • 2025世界显示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将于11月3日在成都开幕 2025-10-30
    • 第二十届群星奖终评在四川启动 2025-09-24
    • 世界清洁能源装备大会将在德阳举办,探索全产业链创新方向 2025-09-11
    • 航空航天新赛道 智能制造新动能——四川馆亮相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 2025-09-11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局长信箱

    • 征集调查

    • 在线访谈

    • 政民互动
      常见问题知识库

  • 专题专栏
您的位置: 四川省经济合作局 > 投资四川 > 区域合作

四川代表团21件全团建议 10件涉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发布时间:2021-03-09


以代表团名义向大会提交的建议,凝聚着代表团全体代表的智慧,含金量高、分量足。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四川代表团,共向大会提交21件全团建议。其中,基础设施类3件,社会民生类5件,发展政策类8件,改革创新类5件。

在21件全团建议中,涉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多达10件,几乎占了一半。为什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热点?建议具体内容有哪些?记者进行了深入了解。

A

为什么如此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10件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全团建议,涵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现代产业发展、资源要素支撑、生态文明建设、合作载体共建等多个领域。其中《关于加强长江上游航运能力建设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的建议》,由重庆、四川两个代表团联合提出。记者了解到,重庆代表团提出的全团建议,同样包括建设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加强长江上游航运能力建设等内容。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党中央着眼“两个大局”、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的战略决策,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一项重大举措。一年来,川渝两省市紧扣中央顶层设计绘好“施工图”,重庆市委五届八次全会、九次全会,四川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八次全会,都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主题或主要内容。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川渝两地“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战略引领。而提交大会审查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也明确: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把建设成渝世界级机场群纳入交通强国建设工程,把建设川渝天然气生产基地纳入经济安全保障工程。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两省市争取国家层面的更大力度支持,既要全面发力,也要重点突破,确保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取得实打实的工作成效和可感知的发展变化。

B

建议涉及哪些重大事项?

四川代表团就唱好“双城记”、建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提出的具体建议包括:

加大交通基础设施支持力度——

成渝地区交通发展基础良好、潜力巨大、需求旺盛,但对标国内外主要城市群仍存在较大差距,通道运能和效率亟待进一步提升。

建议支持川渝合力打造成渝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形成多层级、一体化的综合交通枢纽体系。从具体项目来说,支持将成都天府站至朝阳湖铁路(川藏铁路引入成都枢纽线)、宜宾至西昌至攀枝花高铁、成都外环铁路、成渝铁路成都至隆昌段扩能改造、广元至巴中铁路扩能改造、达州至万州铁路扩能改造等铁路项目,广安机场项目,G76/G85成都至重庆扩容、G93遂宁至重庆扩容、新市至宜宾等高速公路项目和长江宜宾至重庆段、岷江龙溪口至宜宾段航道整治等项目纳入“十四五”规划。

在做强成渝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方面,支持万达开、泸宜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重庆-广安、遂宁-潼南、内江-大足等打造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完善枢纽场站集疏运体系,提升对外开放通道能力,推动川渝两地综合交通枢纽优势互补和协同联动。

支持建设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

成渝地区是中华农耕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建设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有利于更好发挥国家战略大后方的“压舱石”作用和农村改革的“试验田”作用。

建议将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建设重大事项纳入全国“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在重大项目、重大平台、重大政策、重大改革等方面进行安排部署,支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支持川渝毗邻地区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农业产业强镇;由部委牵头建立部省市联席会议制度,推进重大事项,确保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建设重大事项落地见效。

强化金融要素支撑——

成渝两地当前尚缺乏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法人金融机构,尤其是尚无全国性的商业银行,缺乏全国性金融交易市场。

建议国家层面支持成渝地区探索设立服务西部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商业银行、西部开发银行和全国股份制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具有区域特色产品的西部期货交易所等要素市场,构建门类齐全、功能完备、竞争力强的金融机构体系和具有区域辐射力的金融市场。同时,加大成渝地区金融创新支持力度,加强成渝地区自贸试验区建设,加强对成渝地区区域金融一体化创新政策支持。

给予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政策支持——

在国家层面加强承接产业转移统筹协调,支持企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建立东部发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合作机制。

同时,探索设立“核增”政策,即对承接符合绿色发展理念东部转移产业的西部地区,合理增加相应的工业用地、能源消耗、污染控制等指标。此外,还建议国家层面设立产业转移专项基金。

推动跨界河流联防联治——

成渝共处长江上游,两地山水相连,水系相互交织。深化跨界河流联防联治,是促进成渝两地生态环境协同保护、共同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途径。

建议将沱江、嘉陵江、涪江、渠江等跨界河流水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国家“十四五”相关规划,协同推进重点流域生态廊道建设与水环境治理。在国家层面建立健全成渝地区跨区域、多元化、长效生态补偿机制,推进横向生态补偿试点。

同时,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和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特别是,推进成渝地区水环境智能化现代化业务管控共享平台建设,建立跨行政区域、跨部门的生态环境数据采集、传输和共享机制,实现区域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信息共享。

布局建设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

成渝地区是全国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生态。成都市已开展智能网联汽车上路测试和示范应用,重庆是全国第3个启动自动驾驶道路测试工作的省份,随着川渝两省市共建世界级汽车摩托车产业集群,具备布局建设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的有利条件。

建议将重庆(两江新区)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范围扩大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将成都纳入共同创建城市范围,同时加大对成渝地区“5G+车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结合交通强国建设,在成渝地区布局一批先导应用示范项目,通过实际测试验证完善智能网联汽车、车联网标准体系建设。 (记者 王成栋 付真卿)


打印 关闭
    相关链接:
  • 省级部门网站
  • 市州经合系统
  • 驻外办事处
  • 省发展改革委 经济和信息化厅 教育厅 科技厅 省民族宗教委 公安厅 民政厅 司法厅 财政厅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自然资源厅 生态环境厅 住房城乡建设厅 交通运输厅 水利厅 农业农村厅 商务厅 文化和旅游厅 省卫生健康委 退役军人事务厅 应急管理厅 审计厅 省国资委 省市场监管局 省体育局 省统计局 省机关事务管理局 省信访局 省国动办 省林草局 省广电局 省医保局 省粮食和储备局 省监狱管理局 省戒毒管理局 省文物局 省中医药局 省药监局
  • 成都市 自贡市 攀枝花 泸州市 德阳市 绵阳市 广元市 遂宁市 内江市 乐山市 南充市 宜宾市 广安市 达州市 巴中市 雅安市 眉山市 资阳市 阿坝州 甘孜州 凉山州
  • 上海办事处 广州办事处 重庆办事处 沈阳办事处 厦门办事处
  • 网站地图
  • 使用帮助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主办:四川省经济合作局 地址:中国四川成都市永陵路25号 网站标识码:5100000105 蜀ICP备1901408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507号

中文 | English

  • 要闻动态

    党中央国务院信息 省委省政府信息 经合要闻 市州动态

  • 政府信息公开

    政策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依申请公开办理

  • 投资四川

    选择城市

    成都 自贡 攀枝花 泸州 德阳 绵阳 广元 遂宁 内江 乐山 南充 宜宾 广安 达州 巴中 雅安 眉山 资阳 阿坝 甘孜 凉山
    四川概况 市州概况 推出项目 项目下载 项目统计 区域合作 投资政策 政策解读 投资指南 办事服务 投诉服务
  • 博览会展

    会展动态 西博会

  • 互动交流

    局长信箱 征集调查 在线访谈 政民互动常见问题知识库

  • 专题专栏

    西博会 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 经合党建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乡村振兴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党史学习教育

投资四川共享机遇

四川代表团21件全团建议 10件涉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来源:四川日报 发布时间:2021-03-09


以代表团名义向大会提交的建议,凝聚着代表团全体代表的智慧,含金量高、分量足。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四川代表团,共向大会提交21件全团建议。其中,基础设施类3件,社会民生类5件,发展政策类8件,改革创新类5件。

在21件全团建议中,涉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多达10件,几乎占了一半。为什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热点?建议具体内容有哪些?记者进行了深入了解。

A

为什么如此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10件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全团建议,涵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现代产业发展、资源要素支撑、生态文明建设、合作载体共建等多个领域。其中《关于加强长江上游航运能力建设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的建议》,由重庆、四川两个代表团联合提出。记者了解到,重庆代表团提出的全团建议,同样包括建设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加强长江上游航运能力建设等内容。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党中央着眼“两个大局”、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的战略决策,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一项重大举措。一年来,川渝两省市紧扣中央顶层设计绘好“施工图”,重庆市委五届八次全会、九次全会,四川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八次全会,都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主题或主要内容。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川渝两地“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战略引领。而提交大会审查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也明确: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把建设成渝世界级机场群纳入交通强国建设工程,把建设川渝天然气生产基地纳入经济安全保障工程。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两省市争取国家层面的更大力度支持,既要全面发力,也要重点突破,确保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取得实打实的工作成效和可感知的发展变化。

B

建议涉及哪些重大事项?

四川代表团就唱好“双城记”、建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提出的具体建议包括:

加大交通基础设施支持力度——

成渝地区交通发展基础良好、潜力巨大、需求旺盛,但对标国内外主要城市群仍存在较大差距,通道运能和效率亟待进一步提升。

建议支持川渝合力打造成渝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形成多层级、一体化的综合交通枢纽体系。从具体项目来说,支持将成都天府站至朝阳湖铁路(川藏铁路引入成都枢纽线)、宜宾至西昌至攀枝花高铁、成都外环铁路、成渝铁路成都至隆昌段扩能改造、广元至巴中铁路扩能改造、达州至万州铁路扩能改造等铁路项目,广安机场项目,G76/G85成都至重庆扩容、G93遂宁至重庆扩容、新市至宜宾等高速公路项目和长江宜宾至重庆段、岷江龙溪口至宜宾段航道整治等项目纳入“十四五”规划。

在做强成渝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方面,支持万达开、泸宜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重庆-广安、遂宁-潼南、内江-大足等打造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完善枢纽场站集疏运体系,提升对外开放通道能力,推动川渝两地综合交通枢纽优势互补和协同联动。

支持建设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

成渝地区是中华农耕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建设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有利于更好发挥国家战略大后方的“压舱石”作用和农村改革的“试验田”作用。

建议将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建设重大事项纳入全国“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在重大项目、重大平台、重大政策、重大改革等方面进行安排部署,支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支持川渝毗邻地区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农业产业强镇;由部委牵头建立部省市联席会议制度,推进重大事项,确保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建设重大事项落地见效。

强化金融要素支撑——

成渝两地当前尚缺乏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法人金融机构,尤其是尚无全国性的商业银行,缺乏全国性金融交易市场。

建议国家层面支持成渝地区探索设立服务西部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商业银行、西部开发银行和全国股份制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具有区域特色产品的西部期货交易所等要素市场,构建门类齐全、功能完备、竞争力强的金融机构体系和具有区域辐射力的金融市场。同时,加大成渝地区金融创新支持力度,加强成渝地区自贸试验区建设,加强对成渝地区区域金融一体化创新政策支持。

给予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政策支持——

在国家层面加强承接产业转移统筹协调,支持企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建立东部发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合作机制。

同时,探索设立“核增”政策,即对承接符合绿色发展理念东部转移产业的西部地区,合理增加相应的工业用地、能源消耗、污染控制等指标。此外,还建议国家层面设立产业转移专项基金。

推动跨界河流联防联治——

成渝共处长江上游,两地山水相连,水系相互交织。深化跨界河流联防联治,是促进成渝两地生态环境协同保护、共同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途径。

建议将沱江、嘉陵江、涪江、渠江等跨界河流水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国家“十四五”相关规划,协同推进重点流域生态廊道建设与水环境治理。在国家层面建立健全成渝地区跨区域、多元化、长效生态补偿机制,推进横向生态补偿试点。

同时,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和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特别是,推进成渝地区水环境智能化现代化业务管控共享平台建设,建立跨行政区域、跨部门的生态环境数据采集、传输和共享机制,实现区域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信息共享。

布局建设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

成渝地区是全国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生态。成都市已开展智能网联汽车上路测试和示范应用,重庆是全国第3个启动自动驾驶道路测试工作的省份,随着川渝两省市共建世界级汽车摩托车产业集群,具备布局建设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的有利条件。

建议将重庆(两江新区)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范围扩大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将成都纳入共同创建城市范围,同时加大对成渝地区“5G+车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结合交通强国建设,在成渝地区布局一批先导应用示范项目,通过实际测试验证完善智能网联汽车、车联网标准体系建设。 (记者 王成栋 付真卿)


返回
主办:四川省经济合作局 地址:中国四川成都市永陵路25号 网站标识码:5100000105 蜀ICP备19014080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5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