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第十一次会议举行成果发布会
《规划纲要》实施以来取得六个新的重大成就
8月26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第十一次会议在重庆市召开。当天下午,川渝两省市举行发布会通报本次会议取得的主要成果。
发布会指出,本次党政联席会议是在“十四五”收官、“十五五”谋划关键节点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也是川渝两省市优化完善工作机制后召开的第一次会议。会议审议了《关于支持保障成渝金融法院改革发展的方案》《川渝共建国际消费目的地行动计划(2025—2027年)》《重庆四川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工作机制》,系统总结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实施以来取得的成效,研究明确了“十五五”时期川渝深化合作的重要事项,聚焦10个方面重点任务梳理形成重大事项和重大项目清单,共同明确了“十五五”时期关于深化合作的任务书、路线图和时间表。
发布会通报了《规划纲要》实施以来川渝经济建设取得的重要成果。通报指出,《规划纲要》实施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关心和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国家有关部委和中央企业大力支持下,川渝两省市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一体化理念,携手推动双城经济圈建设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取得了许多可感可及的发展成效。双城经济圈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作用得到了积极发挥,服务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能力和贡献度全面增强。两省市总结了六个新取得的重大成就。
一是重要经济中心建设实现新跨越,有力支撑区域经济的布局优化。双城经济圈经济总量超过8.7万亿元,占全国比重提升0.2个百分点,两省市GDP今年有望迈上10万亿元新台阶。汽车产业、电子信息等四大万亿级产业集群逐步构建,成渝中线高铁全面进入桥梁架设、隧道贯通的攻坚期,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成渝国家枢纽节点统筹调度算力超过2万P。
二是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实现新进展,在全国跨区域协同创新版图中的地位更加彰显。西部(重庆)科学城、西部(成都)科学城实现联动联建,成渝中线科创走廊等共建的重大项目积极推进,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成为全国首个跨区域共建科创平台,共同实施重点研发项目257个,共享大型科研仪器设备1.4万台(套),共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基地超100家,合作举办两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
三是西部金融中心建设实现新发展,内陆金融开放合作体系全面构建。川渝集聚了各类金融机构超3000家,境内上市公司超250家,2024年两省市金融业增加值合计超6100亿元,两省市贷款余额达17.8万亿元,较“十四五”初增长了57%,2024年为川渝共建项目授信超过1万亿元。
四是改革开放新高地建设实现新作为,充分激发现代化建设活力动力。197项改革集中联动措施深入实施,市场一体化17项首创性差别化改革在全国复制推广,中欧班列(成渝)累计开行超3.6万列,位居全国第一,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建成综合保税区11个,两省市进出口总额超1.7万亿元。
五是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实现新突破,成为充分彰显区域特色的文旅消费新地标。川渝地区每年互访游客超1亿人次,2024年两省市接待游客超过15亿人次,联合开发旅游精品线路71条,成功打造“渝进蓉出、蓉进渝出”入境游平台,深化共享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共同拓展港澳、东南亚等入境旅游市场。
六是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建设实现新提升,西部地区共同富裕质量更高、成色更足。聚焦教育、养老、社保等重点领域,联合推出了355项“川渝通办”服务事项,日均办理和查询量超过2万件次。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持续筑牢。
发布会指出,这些重大成就的取得是“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的生动力证,深刻印证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决策英明正确,充分凝聚了川渝携手、央地协同、共建双城经济圈的共识合力。(记者 陈碧红 文露敏)
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第十一次会议举行成果发布会
《规划纲要》实施以来取得六个新的重大成就
8月26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第十一次会议在重庆市召开。当天下午,川渝两省市举行发布会通报本次会议取得的主要成果。
发布会指出,本次党政联席会议是在“十四五”收官、“十五五”谋划关键节点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也是川渝两省市优化完善工作机制后召开的第一次会议。会议审议了《关于支持保障成渝金融法院改革发展的方案》《川渝共建国际消费目的地行动计划(2025—2027年)》《重庆四川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工作机制》,系统总结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实施以来取得的成效,研究明确了“十五五”时期川渝深化合作的重要事项,聚焦10个方面重点任务梳理形成重大事项和重大项目清单,共同明确了“十五五”时期关于深化合作的任务书、路线图和时间表。
发布会通报了《规划纲要》实施以来川渝经济建设取得的重要成果。通报指出,《规划纲要》实施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关心和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国家有关部委和中央企业大力支持下,川渝两省市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一体化理念,携手推动双城经济圈建设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取得了许多可感可及的发展成效。双城经济圈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作用得到了积极发挥,服务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能力和贡献度全面增强。两省市总结了六个新取得的重大成就。
一是重要经济中心建设实现新跨越,有力支撑区域经济的布局优化。双城经济圈经济总量超过8.7万亿元,占全国比重提升0.2个百分点,两省市GDP今年有望迈上10万亿元新台阶。汽车产业、电子信息等四大万亿级产业集群逐步构建,成渝中线高铁全面进入桥梁架设、隧道贯通的攻坚期,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成渝国家枢纽节点统筹调度算力超过2万P。
二是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实现新进展,在全国跨区域协同创新版图中的地位更加彰显。西部(重庆)科学城、西部(成都)科学城实现联动联建,成渝中线科创走廊等共建的重大项目积极推进,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成为全国首个跨区域共建科创平台,共同实施重点研发项目257个,共享大型科研仪器设备1.4万台(套),共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基地超100家,合作举办两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
三是西部金融中心建设实现新发展,内陆金融开放合作体系全面构建。川渝集聚了各类金融机构超3000家,境内上市公司超250家,2024年两省市金融业增加值合计超6100亿元,两省市贷款余额达17.8万亿元,较“十四五”初增长了57%,2024年为川渝共建项目授信超过1万亿元。
四是改革开放新高地建设实现新作为,充分激发现代化建设活力动力。197项改革集中联动措施深入实施,市场一体化17项首创性差别化改革在全国复制推广,中欧班列(成渝)累计开行超3.6万列,位居全国第一,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建成综合保税区11个,两省市进出口总额超1.7万亿元。
五是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实现新突破,成为充分彰显区域特色的文旅消费新地标。川渝地区每年互访游客超1亿人次,2024年两省市接待游客超过15亿人次,联合开发旅游精品线路71条,成功打造“渝进蓉出、蓉进渝出”入境游平台,深化共享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共同拓展港澳、东南亚等入境旅游市场。
六是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建设实现新提升,西部地区共同富裕质量更高、成色更足。聚焦教育、养老、社保等重点领域,联合推出了355项“川渝通办”服务事项,日均办理和查询量超过2万件次。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持续筑牢。
发布会指出,这些重大成就的取得是“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的生动力证,深刻印证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决策英明正确,充分凝聚了川渝携手、央地协同、共建双城经济圈的共识合力。(记者 陈碧红 文露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