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
  • 繁
  • En
  • 个人中心
搜索
  • 首页
  • 要闻动态
    • 党中央国务院信息
    • 省委省政府信息
    • 经合要闻
    • 市州动态
    •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纪实:“咬定青山不放松,坚定有序向前推进” 2025-07-11
    • 商务部:创新优化商旅文体健深度融合 促进夏日消费持续升温 2025-07-11
    • 从四组最新数据感知经济活力潜力 2025-07-11
    • 多地出台政策举措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2025-07-11
    • 2025中国移动产业投资生态合作大会在成都举行 2025-07-10
    • 四川馆亮相第三十一届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 2025-07-08
    • 省政府驻上海办事处参加徐州市四川商会第三次会员大会暨换届大会 2025-07-08
    • 省政府驻厦门办事处组织召开2025闽赣湘黔川商投资发展恳谈会 2025-07-08
    • 投资看市州】瞄准低空经济赛道,自贡如何十年成链、奋翼高飞? 2025-07-10
    • 举行签约活动、绘制产业地图……四川相关市(州)招商引资多维发力 2025-07-08
    • 【投资看市州】达州:传统焕新与新质生产力双突破,工业的转型“密码” 2025-07-04
    • 举办投资对接会、签署合作协议……四川相关市(州)持续提升招商引资质效 2025-07-04
  • 政府信息公开
    • 职能职责
    • 领导信息
    • 内设机构

    政府信息公开

    政策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依申请公开办理

    • 机关简介
    • 规划信息
    • 统计信息
    • 预算⁄决算
    • 政府采购
    • 招考录用
    • 权责清单
    • 公示公告
    • 人大政协提案答复
    • 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 网站工作年报
  • 投资四川
    • 四川概况
    • 市州概况
    • 园区服务
    • 重点产业

    投资合作项目

    • 项目下载
    • 项目查询
    • 项目统计

    产业资讯 区域合作

    投资服务

    • 投资政策
    • 政策解读
    • 投资指南
    • 办事服务
    • 投诉服务
  • 博览会展
    • 会展动态
    • 西博会
    • 四川馆亮相第三十一届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 2025-07-08
    • 四川150余项科技创新成果亮相第三十四届哈洽会 2025-05-21
    • 第二十届西博会5月25日开幕首次设置双主宾国、双主宾省 2025-05-14
    • 来四川“五区共兴”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馆,一起解锁发展“新密码” 2025-05-08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局长信箱

    • 征集调查

    • 在线访谈

    • 政民互动
      常见问题知识库

  • 专题专栏
您的位置: 四川省经济合作局 > 要闻动态 > 党中央国务院信息

距离“十四五”规划收官还有不到180天,多项指标进展超过预期
这些成就的取得,都与你我有关

发布时间:2025-07-10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哪些成就?

“‘十四五’规划纲要各项主要指标中,经济增长、全员劳动生产率、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等指标进展符合预期;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人均预期寿命,粮食、能源综合生产能力等8项指标进展超过预期。”在7月9日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介绍。

4组关键词聚焦“十四五”时期取得的成就。成就源自共同奋斗,成果终由你我共享。

强

  实力更强

  5年经济增量预计超35万亿元

过去5年,我们的实力更强了吗,强在哪?

“十四五”时期,我们实现了量的合理增长。

增速得以保持,前4年经济平均增速为5.5%;5年经济增量预计超35万亿元,相当于再造一个长三角;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我们国家这么大的体量,在经受各种风险挑战的冲击下,还能保持这样的增速,在经济发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郑栅洁说。

规模持续扩大,“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总量连续跨越110万亿元、120万亿元、130万亿元,今年预计约为140万亿元,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实力增强,强在经济根基越筑越牢。

“十四五”以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每年均超过30万亿元,连续15年稳坐全球制造业“头把交椅”,200多种主要工业品产量世界第一,拥有全球规模最大、门类最齐全、体系最完整的制造体系。

第一艘国产电磁弹射航母福建舰下水,第一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建成运营,全球第一座第四代核电站石岛湾基地投入商业运行,国产大飞机C919实现商业飞行……中国不能造的越来越少,能造的越来越好。

实力增强,强在基础设施越来越全。

拥有全球最大的高速公路网、高铁网、港口网、城市轨道交通网、输配电网、宽带网,全球数量最多的风电装机、光伏装机、充电桩、快递网点等,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托起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的便利生活。

截至目前,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6轴7廊8通道”建成率超90%,覆盖超80%的县,服务90%左右的经济和人口;已建成44条特高压输电通道,高速公路充电桩覆盖了98.4%的高速公路服务区。

实力增强,强在两个“饭碗”牢牢端住。

粮食方面,“十四五”时期,我国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4.6亿亩,截至目前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10亿亩。粮食生产实现“21连丰”,去年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谷物、肉类、花生、蔬菜、茶叶、水果等产量居世界首位。

能源方面,我国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力基础设施体系,发电装机容量占全球1/3,能源自给率保持在80%以上。2024年,油气总产量首次超过4亿吨油当量,发电量达10万亿千瓦时,煤、油、气、核、可再生能源等多轮驱动的能源供应体系,有力保障14亿多人的用能需求。

“回过头来看‘十四五’,中国的综合国力应该可以用‘突飞猛进’来形容。”郑栅洁说。

高

  质量更高

  研发投入强度提高至2.68%

我们发展的后劲如何,能持续吗?

“十四五”时期,我们不仅追求量的合理增长,更追求质的有效提升。

创新驱动更强劲。

有了自主研发的高性能芯片和操作系统,集齐船舶工业皇冠上的“三颗明珠”,全面建成运营第一座中国空间站“天宫”……“十四五”时期,我们把创新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创新实力持续提升,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硬核”产品层出不穷。

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规模比“十三五”末增长近50%,增量达到1.2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提高到2.68%,接近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平均水平。我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研发人员队伍,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达26个、占比全球第一,高新技术企业超过46万家,科技感越来越强。

区域发展更协调。

2024年,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经济体量占全国的40%以上;东北地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的25.3%,原油产量占全国的21%……各地区找准定位、各展所长。

“西电东送”输电能力超过3亿千瓦,“东数西算”八大枢纽节点算力规模约占全国的70%,中部地区依托交通区位优势,培育形成18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1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各地区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绿色底色更鲜明。

发展可持续,2024年,我国单位GDP能耗比“十三五”末下降11.6%,是全球能耗强度下降最快的国家之一;主要资源产出率比“十三五”末提高约12%。当前,主要高耗能行业能效标杆产能比“十三五”末提高6个百分点。

环境更美丽,“十四五”时期,我国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5%以上,新增森林面积相当于陕西省的面积,贡献了全球新增绿化面积的1/4,增绿全球最多;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稳定在87%左右,比“十三五”时期提高了3个百分点,长江、黄河两条母亲河干流全线达到Ⅱ类水质标准,治污成效显著。

用能更清洁,2024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140万辆,比“十三五”末的492万辆增长5倍多。“十四五”时期,我国建成了全球最大清洁发电体系,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历史性超过煤电,截至今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20.9亿千瓦,比“十三五”末的9.34亿千瓦翻了一番多。

“我们每用3度电就有1度是绿电。”郑栅洁说,“蓝天更多了,风景更美了,生活更环保了。”

实

  成果更实

  建成并巩固世界规模最大的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体系

这些成果与我有什么关系,我能获得什么?

坚持民生导向,增进人民福祉,是编制实施五年规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了7项民生指标,在20项主要指标中占比超1/3,是历次五年规划中最高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周海兵说,我国接续推出一批民生政策,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这是城乡差距逐步缩小的5年。“十四五”以来,每年城镇新增就业稳定在1200万人以上,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乡收入相对差距进一步缩小。

这是民生保障更加完善的5年。我国建成并持续巩固世界规模最大的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体系,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保持在95%以上;过去4年,累计开工建设筹集各类保障性住房约780万套,有效解决2000多万人的住房问题。

这是急难愁盼得以加力解决的5年。聚焦“一老”,全国护理型养老床位占比提高到64.6%;聚焦“一小”,在300多个地级市和人口大县建设了托育综合服务中心;聚焦看病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加快扩容下沉,新增布局114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聚焦看病贵,402种药品新增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更加便捷、惠及4亿多人次。

“民生无小事,我们紧盯百姓身边事,一件一件办实办细办好。”郑栅洁说。

新

  机制更新

  民企数量比“十三五”末增长超40%

如何破除障碍,放开手脚谋发展?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畅通经济循环。发布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迭代发布5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清单事项从151项减到106项;集中清理4218件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我国已基本建立起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四梁八柱”。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企业活力。组建民营经济发展局,推动出台实施民营经济促进法,完善与民营企业的常态化沟通交流和问题解决机制,民营企业增加到5800多万户,比“十三五”末增长超过40%。

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提升发展效率。构建数据基础制度,组建国家数据局,让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初步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2024年全国市场化交易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达63%。

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释放磁吸效应。2021年、2024年两次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全面“清零”,在医疗、增值电信等领域开展试点开放工作;多次修订《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现行版本总条目已达1474条……以改革促开放,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2021年至今年5月,外商累计对华直接投资4.7万亿元,超过“十三五”时期总额。外资企业贡献了中国1/3的进出口、1/4的工业增加值、1/7的税收,创造了3000多万个就业岗位。

“‘十四五’时期我国综合国力全面提升,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的制度优势更加巩固、创新活力更加强劲、物质基础更加雄厚、发展基础更加坚实。”郑栅洁说,展望未来,充满信心,“十五五”发展前景将更加光明。

记者手记

  每个人都是发展的亲历者、建设者、受益者

这是一份令人振奋的成绩单。

振奋,源于成绩的来之不易。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稳经济、促发展,化危机、应变局……发展充满挑战,困难超乎预计。但我们穿越风雨、砥砺前行,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

振奋,更源于制度自信的进一步坚定。大国发展,规划先行。制定经济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并非中国独有,但像我国这样能够朝着既定目标持续制定实施五年规划并取得巨大成功,则极为罕见。

这其中,贯穿着“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战略定力。从“一五”计划到“十四五”规划,一茬接着一茬干,积小胜为大胜。正是这份定力,确保国家航船在惊涛骇浪中始终沿着正确航向破浪前行,推动国家面貌和人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其中,凝聚着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让我们围绕长期战略目标,谋划五年规划,出台宏观政策,安排重大工程项目,确保如期高质量完成目标任务。

我们每个人都是发展的亲历者、建设者。前进道路上,任何时候都会有困难挑战。即便遇到的困难比预计多,但我们万众一心、攻坚克难,取得了符合甚至超过预期的成果。

我们每个人,也将是发展的受益者。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凝聚奋斗点滴,创造美好生活,一项项改革举措,一个个发展成果,将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打印 关闭
    相关链接:
  • 省级部门网站
  • 商务部驻成都特派员办事处
  • 市州经合系统
  • 驻外办事处
  • 省发展改革委 经济和信息化厅 教育厅 科技厅 省民族宗教委 公安厅 民政厅 司法厅 财政厅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自然资源厅 生态环境厅 住房城乡建设厅 交通运输厅 水利厅 农业农村厅 商务厅 文化和旅游厅 省卫生健康委 退役军人事务厅 应急管理厅 审计厅 省国资委 省市场监管局 省体育局 省统计局 省机关事务管理局 省信访局 省国动办 省林草局 省广电局 省医保局 省粮食和储备局 省监狱管理局 省戒毒管理局 省文物局 省中医药局 省药监局
  • 成都市 自贡市 攀枝花 泸州市 德阳市 绵阳市 广元市 遂宁市 内江市 乐山市 南充市 宜宾市 广安市 达州市 巴中市 雅安市 眉山市 资阳市 阿坝州 甘孜州 凉山州
  • 上海办事处 广州办事处 重庆办事处 沈阳办事处 厦门办事处
  • 网站地图
  • 使用帮助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主办:四川省经济合作局 地址:中国四川成都市永陵路25号 网站标识码:5100000105 蜀ICP备1901408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507号

中文 | English

  • 要闻动态

    党中央国务院信息 省委省政府信息 经合要闻 市州动态

  • 政府信息公开

    政策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依申请公开办理

  • 投资四川

    选择城市

    成都 自贡 攀枝花 泸州 德阳 绵阳 广元 遂宁 内江 乐山 南充 宜宾 广安 达州 巴中 雅安 眉山 资阳 阿坝 甘孜 凉山
    四川概况 市州概况 推出项目 项目下载 项目统计 区域合作 投资政策 政策解读 投资指南 办事服务 投诉服务
  • 博览会展

    会展动态 西博会

  • 互动交流

    局长信箱 征集调查 在线访谈 政民互动常见问题知识库

  • 专题专栏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 西博会 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 经合党建 党史学习教育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乡村振兴

投资四川共享机遇

距离“十四五”规划收官还有不到180天,多项指标进展超过预期
这些成就的取得,都与你我有关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25-07-10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哪些成就?

“‘十四五’规划纲要各项主要指标中,经济增长、全员劳动生产率、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等指标进展符合预期;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人均预期寿命,粮食、能源综合生产能力等8项指标进展超过预期。”在7月9日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介绍。

4组关键词聚焦“十四五”时期取得的成就。成就源自共同奋斗,成果终由你我共享。

强

  实力更强

  5年经济增量预计超35万亿元

过去5年,我们的实力更强了吗,强在哪?

“十四五”时期,我们实现了量的合理增长。

增速得以保持,前4年经济平均增速为5.5%;5年经济增量预计超35万亿元,相当于再造一个长三角;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我们国家这么大的体量,在经受各种风险挑战的冲击下,还能保持这样的增速,在经济发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郑栅洁说。

规模持续扩大,“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总量连续跨越110万亿元、120万亿元、130万亿元,今年预计约为140万亿元,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实力增强,强在经济根基越筑越牢。

“十四五”以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每年均超过30万亿元,连续15年稳坐全球制造业“头把交椅”,200多种主要工业品产量世界第一,拥有全球规模最大、门类最齐全、体系最完整的制造体系。

第一艘国产电磁弹射航母福建舰下水,第一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建成运营,全球第一座第四代核电站石岛湾基地投入商业运行,国产大飞机C919实现商业飞行……中国不能造的越来越少,能造的越来越好。

实力增强,强在基础设施越来越全。

拥有全球最大的高速公路网、高铁网、港口网、城市轨道交通网、输配电网、宽带网,全球数量最多的风电装机、光伏装机、充电桩、快递网点等,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托起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的便利生活。

截至目前,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6轴7廊8通道”建成率超90%,覆盖超80%的县,服务90%左右的经济和人口;已建成44条特高压输电通道,高速公路充电桩覆盖了98.4%的高速公路服务区。

实力增强,强在两个“饭碗”牢牢端住。

粮食方面,“十四五”时期,我国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4.6亿亩,截至目前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10亿亩。粮食生产实现“21连丰”,去年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谷物、肉类、花生、蔬菜、茶叶、水果等产量居世界首位。

能源方面,我国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力基础设施体系,发电装机容量占全球1/3,能源自给率保持在80%以上。2024年,油气总产量首次超过4亿吨油当量,发电量达10万亿千瓦时,煤、油、气、核、可再生能源等多轮驱动的能源供应体系,有力保障14亿多人的用能需求。

“回过头来看‘十四五’,中国的综合国力应该可以用‘突飞猛进’来形容。”郑栅洁说。

高

  质量更高

  研发投入强度提高至2.68%

我们发展的后劲如何,能持续吗?

“十四五”时期,我们不仅追求量的合理增长,更追求质的有效提升。

创新驱动更强劲。

有了自主研发的高性能芯片和操作系统,集齐船舶工业皇冠上的“三颗明珠”,全面建成运营第一座中国空间站“天宫”……“十四五”时期,我们把创新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创新实力持续提升,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硬核”产品层出不穷。

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规模比“十三五”末增长近50%,增量达到1.2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提高到2.68%,接近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平均水平。我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研发人员队伍,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达26个、占比全球第一,高新技术企业超过46万家,科技感越来越强。

区域发展更协调。

2024年,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经济体量占全国的40%以上;东北地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的25.3%,原油产量占全国的21%……各地区找准定位、各展所长。

“西电东送”输电能力超过3亿千瓦,“东数西算”八大枢纽节点算力规模约占全国的70%,中部地区依托交通区位优势,培育形成18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1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各地区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绿色底色更鲜明。

发展可持续,2024年,我国单位GDP能耗比“十三五”末下降11.6%,是全球能耗强度下降最快的国家之一;主要资源产出率比“十三五”末提高约12%。当前,主要高耗能行业能效标杆产能比“十三五”末提高6个百分点。

环境更美丽,“十四五”时期,我国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5%以上,新增森林面积相当于陕西省的面积,贡献了全球新增绿化面积的1/4,增绿全球最多;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稳定在87%左右,比“十三五”时期提高了3个百分点,长江、黄河两条母亲河干流全线达到Ⅱ类水质标准,治污成效显著。

用能更清洁,2024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140万辆,比“十三五”末的492万辆增长5倍多。“十四五”时期,我国建成了全球最大清洁发电体系,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历史性超过煤电,截至今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20.9亿千瓦,比“十三五”末的9.34亿千瓦翻了一番多。

“我们每用3度电就有1度是绿电。”郑栅洁说,“蓝天更多了,风景更美了,生活更环保了。”

实

  成果更实

  建成并巩固世界规模最大的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体系

这些成果与我有什么关系,我能获得什么?

坚持民生导向,增进人民福祉,是编制实施五年规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了7项民生指标,在20项主要指标中占比超1/3,是历次五年规划中最高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周海兵说,我国接续推出一批民生政策,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这是城乡差距逐步缩小的5年。“十四五”以来,每年城镇新增就业稳定在1200万人以上,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乡收入相对差距进一步缩小。

这是民生保障更加完善的5年。我国建成并持续巩固世界规模最大的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体系,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保持在95%以上;过去4年,累计开工建设筹集各类保障性住房约780万套,有效解决2000多万人的住房问题。

这是急难愁盼得以加力解决的5年。聚焦“一老”,全国护理型养老床位占比提高到64.6%;聚焦“一小”,在300多个地级市和人口大县建设了托育综合服务中心;聚焦看病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加快扩容下沉,新增布局114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聚焦看病贵,402种药品新增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更加便捷、惠及4亿多人次。

“民生无小事,我们紧盯百姓身边事,一件一件办实办细办好。”郑栅洁说。

新

  机制更新

  民企数量比“十三五”末增长超40%

如何破除障碍,放开手脚谋发展?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畅通经济循环。发布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迭代发布5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清单事项从151项减到106项;集中清理4218件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我国已基本建立起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四梁八柱”。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企业活力。组建民营经济发展局,推动出台实施民营经济促进法,完善与民营企业的常态化沟通交流和问题解决机制,民营企业增加到5800多万户,比“十三五”末增长超过40%。

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提升发展效率。构建数据基础制度,组建国家数据局,让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初步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2024年全国市场化交易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达63%。

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释放磁吸效应。2021年、2024年两次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全面“清零”,在医疗、增值电信等领域开展试点开放工作;多次修订《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现行版本总条目已达1474条……以改革促开放,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2021年至今年5月,外商累计对华直接投资4.7万亿元,超过“十三五”时期总额。外资企业贡献了中国1/3的进出口、1/4的工业增加值、1/7的税收,创造了3000多万个就业岗位。

“‘十四五’时期我国综合国力全面提升,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的制度优势更加巩固、创新活力更加强劲、物质基础更加雄厚、发展基础更加坚实。”郑栅洁说,展望未来,充满信心,“十五五”发展前景将更加光明。

记者手记

  每个人都是发展的亲历者、建设者、受益者

这是一份令人振奋的成绩单。

振奋,源于成绩的来之不易。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稳经济、促发展,化危机、应变局……发展充满挑战,困难超乎预计。但我们穿越风雨、砥砺前行,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

振奋,更源于制度自信的进一步坚定。大国发展,规划先行。制定经济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并非中国独有,但像我国这样能够朝着既定目标持续制定实施五年规划并取得巨大成功,则极为罕见。

这其中,贯穿着“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战略定力。从“一五”计划到“十四五”规划,一茬接着一茬干,积小胜为大胜。正是这份定力,确保国家航船在惊涛骇浪中始终沿着正确航向破浪前行,推动国家面貌和人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其中,凝聚着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让我们围绕长期战略目标,谋划五年规划,出台宏观政策,安排重大工程项目,确保如期高质量完成目标任务。

我们每个人都是发展的亲历者、建设者。前进道路上,任何时候都会有困难挑战。即便遇到的困难比预计多,但我们万众一心、攻坚克难,取得了符合甚至超过预期的成果。

我们每个人,也将是发展的受益者。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凝聚奋斗点滴,创造美好生活,一项项改革举措,一个个发展成果,将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返回
主办:四川省经济合作局 地址:中国四川成都市永陵路25号 网站标识码:5100000105 蜀ICP备19014080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5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