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
  • 繁
  • En
  • 个人中心
搜索
  • 首页
  • 要闻动态
    • 党中央国务院信息
    • 省委省政府信息
    • 经合要闻
    • 市州动态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工作条例》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2025-06-30
    • 政策多管齐下助力中小企业创新拓市场 2025-06-30
    • 以环境之“优”促发展之“进” 2025-06-30
    • 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为外国投资者提供新机遇——访英国四十八家集团主席杰克·佩里 2025-06-30
    • 四川主题馆亮相第26届中国・青海绿色发展投资贸易洽谈会 2025-06-27
    • 四川人工智能产业投资洽谈会在成都举行 2025-06-20
    • 投资四川·遂宁市建圈强链(华中地区)投资推介会暨合作项目签约仪式在武汉举行 2025-06-16
    • 四川出台意见支持成都加快高质量发展 2025-06-16
    • 完善招商机制、推进标志性项目…四川相关市(州)全力提升招商引资质效 2025-06-16
    • 为企业量身定制措施、举行项目供需对接会…四川相关市(州)招商引资按下“快进键” 2025-06-16
    • 【投资看市州】雅安先进材料产业从“突围”奔向“成链” 2025-06-06
    • 举办投资合作交流会、多措并举推动项目落地……四川相关市(州)激发招商引资新活力 2025-06-06
  • 政府信息公开
    • 职能职责
    • 领导信息
    • 内设机构

    政府信息公开

    政策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依申请公开办理

    • 机关简介
    • 规划信息
    • 统计信息
    • 预算⁄决算
    • 政府采购
    • 招考录用
    • 权责清单
    • 公示公告
    • 人大政协提案答复
    • 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 网站工作年报
  • 投资四川
    • 四川概况
    • 市州概况
    • 园区服务
    • 重点产业

    投资合作项目

    • 项目下载
    • 项目查询
    • 项目统计

    产业资讯 区域合作

    投资服务

    • 投资政策
    • 政策解读
    • 投资指南
    • 办事服务
    • 投诉服务
  • 博览会展
    • 会展动态
    • 西博会
    • 四川150余项科技创新成果亮相第三十四届哈洽会 2025-05-21
    • 第二十届西博会5月25日开幕首次设置双主宾国、双主宾省 2025-05-14
    • 来四川“五区共兴”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馆,一起解锁发展“新密码” 2025-05-08
    • 四川将再次举办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承接产业转移重点项目机会清单将发布 2025-04-30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局长信箱

    • 征集调查

    • 在线访谈

    • 政民互动
      常见问题知识库

  • 专题专栏
您的位置: 四川省经济合作局 > 投资四川 > 产业资讯

把算力送上天 “天数天算”要来了!

发布时间:2025-06-24

感受空天“四维突破”

提到航空航天,你会想到什么?是神舟载人飞船、嫦娥探月工程、天宫空间站、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还是直飞各个大洲,连通五湖四海的飞机航线?当下,科技正在重塑航空航天探索。

抬头望,计算星座把人工智能送入太空,无人机载着“熊猫血”冲上云霄;低头看,农民靠卫星“躺着”种田,太空归来的水稻迎来首次大丰收,全球首个“不起降的机场”也即将启用……从天到地,由南及北,四川航空航天产业犹如藤蔓植物般延展,向四维突破,节节攀升。

本期《科创未来》,我们将聚焦商业航天、智慧航空、深空探索、空天产业四大领域,探寻航空航天产业的前沿科技、现实应用以及未来展望,带您领略航空航天赋能各行业秀出的全新变革与无限可能。

探前沿

刚刚过去的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上,成都国星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星宇航)展出的太空计算卫星模型,吸引了不少参观者。不到一个月前,“真身”太空计算星座021任务12颗卫星,由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搭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后,成为全球首个太空计算星座。

此举把人工智能送上太空,拉开了“太空计算时代”巨幕。何为AI计算星座,我们为什么需要?AI卫星藏着哪些前沿技术,未来还面临哪些挑战?

AI计算星座:形成“太空智能中枢”

过去,太空中只有通信、导航、遥感三种卫星。现在,计算卫星被定义为第四种卫星。以后,计算卫星会成为前三种卫星的基础,再通过卫星间的互联互通,形成一个新的网络体系,也就是计算星座。

就太空计算来说,之江实验室主任、阿里云创始人王坚认为,本质上并非载体(如服务器或卫星)革新,而是计算能力延伸。他强调:“AI不能因为算力的缺失而缺席太空,未来要把人工智能运用在太空中。”

话语如鼓点落下,传达出的急迫感不禁让人好奇:我们为何需要延伸太空的计算能力,为何需要计算卫星?

这不得不提到国星宇航本次一轨12颗卫星的另一角色——承担了自身“星算”计划的首发星座。“该计划的提出正是为了破解在轨卫星数量快速增长带来的算力挑战。”业内人士说。

放眼全球,巨型星座组网正在成为全球航天发展趋势。在传统模式中,采用“地面发指令给卫星—卫星执行—传回地面”的方法,数据需传回地面进行处理。

然而,随着卫星对地观测的分辨率越来越高,数据量不断增大,将数据全部送至地面再进行处理,不仅传输量大,数据应用的及时性也会受到影响。因此太空计算应运而生,在天上用人工智能技术把数据处理完再往下传,让“太空”成为未来算力部署的一个新的重要选择。

简单来说,就是把算力送上天。这相当于用天上的卫星替代地上的电脑,形成“太空智能中枢”。

“就本次任务来说,是要实现特定场景由‘天数地算’向‘天数天算’转变。”国星宇航相关负责人说,这有助于满足日益增长的太空即时计算需求,解决卫星数据传输“最后一公里”问题,助力我国在全球率先建成太空计算基础设施。

此外,所谓AI的尽头是算力,算力的尽头是电力。业内人士说,不同于地面数据中心依赖高能耗资源,太空计算利用太阳能,长期运营还能优化成本。

AI卫星“黑科技”:构建天地一体化算力网

茫茫太空中遨游,卫星如何实现“天数天算”?答案是提高卫星的算力。其中的关键是,提升星上决策和运行系统能力,也可以把这一能力形象地理解为给卫星穿的“外挂”——

首先要实现“算力上天、在轨组网、模型上天”。本次12颗计算卫星通过采用智能网联卫星平台、配套AI载荷、搭载星载智能计算机等太空计算软硬件和天基模型来实现。“我们还通过地面模拟和在轨测试,不断优化AI模型性能,确保其在太空环境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次要增强首发星座在轨计算能力。每颗卫星均搭载星载智算系统、星间通信系统,具备太空计算、太空互联能力。国星宇航相关负责人进一步解释,这些卫星还像互联网将不同电脑连接在一起一样,实现卫星间的互联互通,通过高速激光通信,星间通信速率最高可达100Gbps。

计算、互联之外,卫星同步配置对地遥感载荷——

从时间维度来说,借助星载计算能力,通过有效降低数据传输成本和时间延迟,将卫星数据处理响应时间从传统以周或天为单位提升到秒级,探索验证“天数天算”;

从空间维度来说,采用国星宇航自研的卫星灵境引擎,能对卫星数据进行从二维到三维的在轨实时处理,为应急安全、低空经济、具身智能、游戏文旅等行业提供卫星三维数字孪生数据和应用服务。

面向未来,“星算”计划总体规划是将2800颗算力卫星组网,并与地面算力中心互联互通,构建未来天地一体化算力网络。

然而,目前发展太空算力卫星网络在技术和管理上仍面临不少挑战,比如如何为算力解决能源供应和器件散热问题、发射成本是否能降低、卫星维护等。

业内人士为此建议,太空计算星座建设耗时耗资源,不能单打独斗,需要更多社会力量集体参与、多方投入,共同竞逐太空计算新蓝海。

打印 关闭
    相关链接:
  • 省级部门网站
  • 商务部驻成都特派员办事处
  • 市州经合系统
  • 驻外办事处
  • 省发展改革委 经济和信息化厅 教育厅 科技厅 省民族宗教委 公安厅 民政厅 司法厅 财政厅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自然资源厅 生态环境厅 住房城乡建设厅 交通运输厅 水利厅 农业农村厅 商务厅 文化和旅游厅 省卫生健康委 退役军人事务厅 应急管理厅 审计厅 省国资委 省市场监管局 省体育局 省统计局 省机关事务管理局 省信访局 省国动办 省林草局 省广电局 省医保局 省粮食和储备局 省监狱管理局 省戒毒管理局 省文物局 省中医药局 省药监局
  • 成都市 自贡市 攀枝花 泸州市 德阳市 绵阳市 广元市 遂宁市 内江市 乐山市 南充市 宜宾市 广安市 达州市 巴中市 雅安市 眉山市 资阳市 阿坝州 甘孜州 凉山州
  • 上海办事处 广州办事处 重庆办事处 沈阳办事处 厦门办事处
  • 网站地图
  • 使用帮助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主办:四川省经济合作局 地址:中国四川成都市永陵路25号 网站标识码:5100000105 蜀ICP备1901408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507号

中文 | English

  • 要闻动态

    党中央国务院信息 省委省政府信息 经合要闻 市州动态

  • 政府信息公开

    政策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依申请公开办理

  • 投资四川

    选择城市

    成都 自贡 攀枝花 泸州 德阳 绵阳 广元 遂宁 内江 乐山 南充 宜宾 广安 达州 巴中 雅安 眉山 资阳 阿坝 甘孜 凉山
    四川概况 市州概况 推出项目 项目下载 项目统计 区域合作 投资政策 政策解读 投资指南 办事服务 投诉服务
  • 博览会展

    会展动态 西博会

  • 互动交流

    局长信箱 征集调查 在线访谈 政民互动常见问题知识库

  • 专题专栏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 西博会 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 经合党建 党史学习教育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乡村振兴

投资四川共享机遇

把算力送上天 “天数天算”要来了!

来源:四川日报 发布时间:2025-06-24

感受空天“四维突破”

提到航空航天,你会想到什么?是神舟载人飞船、嫦娥探月工程、天宫空间站、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还是直飞各个大洲,连通五湖四海的飞机航线?当下,科技正在重塑航空航天探索。

抬头望,计算星座把人工智能送入太空,无人机载着“熊猫血”冲上云霄;低头看,农民靠卫星“躺着”种田,太空归来的水稻迎来首次大丰收,全球首个“不起降的机场”也即将启用……从天到地,由南及北,四川航空航天产业犹如藤蔓植物般延展,向四维突破,节节攀升。

本期《科创未来》,我们将聚焦商业航天、智慧航空、深空探索、空天产业四大领域,探寻航空航天产业的前沿科技、现实应用以及未来展望,带您领略航空航天赋能各行业秀出的全新变革与无限可能。

探前沿

刚刚过去的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上,成都国星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星宇航)展出的太空计算卫星模型,吸引了不少参观者。不到一个月前,“真身”太空计算星座021任务12颗卫星,由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搭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后,成为全球首个太空计算星座。

此举把人工智能送上太空,拉开了“太空计算时代”巨幕。何为AI计算星座,我们为什么需要?AI卫星藏着哪些前沿技术,未来还面临哪些挑战?

AI计算星座:形成“太空智能中枢”

过去,太空中只有通信、导航、遥感三种卫星。现在,计算卫星被定义为第四种卫星。以后,计算卫星会成为前三种卫星的基础,再通过卫星间的互联互通,形成一个新的网络体系,也就是计算星座。

就太空计算来说,之江实验室主任、阿里云创始人王坚认为,本质上并非载体(如服务器或卫星)革新,而是计算能力延伸。他强调:“AI不能因为算力的缺失而缺席太空,未来要把人工智能运用在太空中。”

话语如鼓点落下,传达出的急迫感不禁让人好奇:我们为何需要延伸太空的计算能力,为何需要计算卫星?

这不得不提到国星宇航本次一轨12颗卫星的另一角色——承担了自身“星算”计划的首发星座。“该计划的提出正是为了破解在轨卫星数量快速增长带来的算力挑战。”业内人士说。

放眼全球,巨型星座组网正在成为全球航天发展趋势。在传统模式中,采用“地面发指令给卫星—卫星执行—传回地面”的方法,数据需传回地面进行处理。

然而,随着卫星对地观测的分辨率越来越高,数据量不断增大,将数据全部送至地面再进行处理,不仅传输量大,数据应用的及时性也会受到影响。因此太空计算应运而生,在天上用人工智能技术把数据处理完再往下传,让“太空”成为未来算力部署的一个新的重要选择。

简单来说,就是把算力送上天。这相当于用天上的卫星替代地上的电脑,形成“太空智能中枢”。

“就本次任务来说,是要实现特定场景由‘天数地算’向‘天数天算’转变。”国星宇航相关负责人说,这有助于满足日益增长的太空即时计算需求,解决卫星数据传输“最后一公里”问题,助力我国在全球率先建成太空计算基础设施。

此外,所谓AI的尽头是算力,算力的尽头是电力。业内人士说,不同于地面数据中心依赖高能耗资源,太空计算利用太阳能,长期运营还能优化成本。

AI卫星“黑科技”:构建天地一体化算力网

茫茫太空中遨游,卫星如何实现“天数天算”?答案是提高卫星的算力。其中的关键是,提升星上决策和运行系统能力,也可以把这一能力形象地理解为给卫星穿的“外挂”——

首先要实现“算力上天、在轨组网、模型上天”。本次12颗计算卫星通过采用智能网联卫星平台、配套AI载荷、搭载星载智能计算机等太空计算软硬件和天基模型来实现。“我们还通过地面模拟和在轨测试,不断优化AI模型性能,确保其在太空环境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次要增强首发星座在轨计算能力。每颗卫星均搭载星载智算系统、星间通信系统,具备太空计算、太空互联能力。国星宇航相关负责人进一步解释,这些卫星还像互联网将不同电脑连接在一起一样,实现卫星间的互联互通,通过高速激光通信,星间通信速率最高可达100Gbps。

计算、互联之外,卫星同步配置对地遥感载荷——

从时间维度来说,借助星载计算能力,通过有效降低数据传输成本和时间延迟,将卫星数据处理响应时间从传统以周或天为单位提升到秒级,探索验证“天数天算”;

从空间维度来说,采用国星宇航自研的卫星灵境引擎,能对卫星数据进行从二维到三维的在轨实时处理,为应急安全、低空经济、具身智能、游戏文旅等行业提供卫星三维数字孪生数据和应用服务。

面向未来,“星算”计划总体规划是将2800颗算力卫星组网,并与地面算力中心互联互通,构建未来天地一体化算力网络。

然而,目前发展太空算力卫星网络在技术和管理上仍面临不少挑战,比如如何为算力解决能源供应和器件散热问题、发射成本是否能降低、卫星维护等。

业内人士为此建议,太空计算星座建设耗时耗资源,不能单打独斗,需要更多社会力量集体参与、多方投入,共同竞逐太空计算新蓝海。

返回
主办:四川省经济合作局 地址:中国四川成都市永陵路25号 网站标识码:5100000105 蜀ICP备19014080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5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