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个考察点位看川渝合作新变化
8月26日,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第十一次会议召开前,四川省党政代表团前往庆铃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市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以及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3个点位考察。把它们作为观察窗口,可以观察到“双城记”的不少新变化、新信号。
“成渝氢走廊”建设
推动氢能商用车的蝶变
早上10点,在庆铃智能网联新能源商用车研发中心,庆铃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透露,通过不断攻克核心技术,庆铃氢能卡车全生命周期成本已与柴油车基本相当。另外,公司系列电动新品已完成开发、量产准备,将集中在三季度上市,覆盖85%的电动物流车运输场景。
商用车在新赛道上的蝶变之路,离不开川渝两地的共同托举。“我们的氢燃料电池汽车关键零部件,川渝配套率达68%。”庆铃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2021年11月,“成渝氢走廊”建设正式启动,从重庆九龙坡区出发沿成渝高速抵达成都的氢能轻卡,就是“庆铃造”。
“‘成渝氢走廊’建设已初见成效。”现场,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相关负责人给出一组数据:供氢能力上,川渝两地已形成每年6万吨的车用氢气供应能力,可供4000辆重卡使用;市场应用上,累计建成加氢站34座,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超1500辆;产业集聚上,集聚氢燃料电池整车企业、系统企业以及相关产业链企业超200家。
代表团成员纷纷感叹,在全国汽车产业版图上占据重要位置的川渝,又以共建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为契机,跑出了“加速度”。
“两地的产业合作,不只停留在单纯的零部件配套,而是升级为全产业链的协同联动,包括核心技术协同攻关、补短锻长建新并举、应用场景和产业生态基础共建共享等多层次的合作。”参观后,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厅长翟刚感触很深。
超大城市的现代化治理
重庆给四川提供了经验和参考
在重庆市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渝小智”智能体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娃儿出生,怎么办证?”话音刚落,“渝小智”就给出了在线办理“新生儿出生一件事”的入口:新生儿父母可在线办理生育服务登记、出生医学证明等,办理时限5个工作日,实现“零材料”“零跑腿”。
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不仅有“渝小智”。大屏幕上,重庆市三级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汇集了城市日常运行和治理中产生的各类数据资源,形成了庞大而坚实的数据底座。每天通过三级治理中心事件中心高效处置的事件数量多达近3万件。
作为我国辖区面积和人口规模最大的城市,重庆正在积极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这给四川也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和参考。”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厅长钟承林表示,在环评审批服务、“水气土”治理等方面,也可以利用数字化、智慧化手段进行赋能,助力川渝携手织密生态环境保护网。
“不管是城市治理,还是工业制造,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以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的态势很突出。”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厅长路松明关注到了此行中的创新力量。比如,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参与打造了采用国产V2V视联网技术搭建的“全域自主可控视联网安全网络底座”,为全国城市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
“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到来,川渝的数字合作有新空间新机遇。”重庆市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川渝两地将聚焦城市可信数据空间、企业可信数据空间、高质量数据集等领域,构建人工智能开源开放生态,进一步强化战略合作。(记者 文露敏 陈碧红)
从三个考察点位看川渝合作新变化
8月26日,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第十一次会议召开前,四川省党政代表团前往庆铃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市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以及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3个点位考察。把它们作为观察窗口,可以观察到“双城记”的不少新变化、新信号。
“成渝氢走廊”建设
推动氢能商用车的蝶变
早上10点,在庆铃智能网联新能源商用车研发中心,庆铃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透露,通过不断攻克核心技术,庆铃氢能卡车全生命周期成本已与柴油车基本相当。另外,公司系列电动新品已完成开发、量产准备,将集中在三季度上市,覆盖85%的电动物流车运输场景。
商用车在新赛道上的蝶变之路,离不开川渝两地的共同托举。“我们的氢燃料电池汽车关键零部件,川渝配套率达68%。”庆铃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2021年11月,“成渝氢走廊”建设正式启动,从重庆九龙坡区出发沿成渝高速抵达成都的氢能轻卡,就是“庆铃造”。
“‘成渝氢走廊’建设已初见成效。”现场,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相关负责人给出一组数据:供氢能力上,川渝两地已形成每年6万吨的车用氢气供应能力,可供4000辆重卡使用;市场应用上,累计建成加氢站34座,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超1500辆;产业集聚上,集聚氢燃料电池整车企业、系统企业以及相关产业链企业超200家。
代表团成员纷纷感叹,在全国汽车产业版图上占据重要位置的川渝,又以共建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为契机,跑出了“加速度”。
“两地的产业合作,不只停留在单纯的零部件配套,而是升级为全产业链的协同联动,包括核心技术协同攻关、补短锻长建新并举、应用场景和产业生态基础共建共享等多层次的合作。”参观后,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厅长翟刚感触很深。
超大城市的现代化治理
重庆给四川提供了经验和参考
在重庆市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渝小智”智能体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娃儿出生,怎么办证?”话音刚落,“渝小智”就给出了在线办理“新生儿出生一件事”的入口:新生儿父母可在线办理生育服务登记、出生医学证明等,办理时限5个工作日,实现“零材料”“零跑腿”。
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不仅有“渝小智”。大屏幕上,重庆市三级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汇集了城市日常运行和治理中产生的各类数据资源,形成了庞大而坚实的数据底座。每天通过三级治理中心事件中心高效处置的事件数量多达近3万件。
作为我国辖区面积和人口规模最大的城市,重庆正在积极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这给四川也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和参考。”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厅长钟承林表示,在环评审批服务、“水气土”治理等方面,也可以利用数字化、智慧化手段进行赋能,助力川渝携手织密生态环境保护网。
“不管是城市治理,还是工业制造,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以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的态势很突出。”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厅长路松明关注到了此行中的创新力量。比如,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参与打造了采用国产V2V视联网技术搭建的“全域自主可控视联网安全网络底座”,为全国城市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
“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到来,川渝的数字合作有新空间新机遇。”重庆市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川渝两地将聚焦城市可信数据空间、企业可信数据空间、高质量数据集等领域,构建人工智能开源开放生态,进一步强化战略合作。(记者 文露敏 陈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