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
  • 繁
  • En
  • 个人中心
搜索
  • 首页
  • 要闻动态
    • 党中央国务院信息
    • 省委省政府信息
    • 经合要闻
    • 市州动态
    • 四大关键词看“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 2025-07-09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常态化推进机制的意见》 2025-07-09
    • “高效办成一件事”有新部署,将如何惠及你我? 2025-07-09
    • 新动能不断壮大 工业经济彰显发展活力 2025-07-09
    • 四川馆亮相第三十一届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 2025-07-08
    • 省政府驻上海办事处参加徐州市四川商会第三次会员大会暨换届大会 2025-07-08
    • 省政府驻厦门办事处组织召开2025闽赣湘黔川商投资发展恳谈会 2025-07-08
    • 省政府驻沈阳办事处组织北方区域川籍企业家赴美姑、青川、剑阁等县开展托底性帮扶 2025-07-08
    • 举行签约活动、绘制产业地图……四川相关市(州)招商引资多维发力 2025-07-08
    • 【投资看市州】达州:传统焕新与新质生产力双突破,工业的转型“密码” 2025-07-04
    • 举办投资对接会、签署合作协议……四川相关市(州)持续提升招商引资质效 2025-07-04
    • 完善招商机制、推进标志性项目…四川相关市(州)全力提升招商引资质效 2025-06-16
  • 政府信息公开
    • 职能职责
    • 领导信息
    • 内设机构

    政府信息公开

    政策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依申请公开办理

    • 机关简介
    • 规划信息
    • 统计信息
    • 预算⁄决算
    • 政府采购
    • 招考录用
    • 权责清单
    • 公示公告
    • 人大政协提案答复
    • 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 网站工作年报
  • 投资四川
    • 四川概况
    • 市州概况
    • 园区服务
    • 重点产业

    投资合作项目

    • 项目下载
    • 项目查询
    • 项目统计

    产业资讯 区域合作

    投资服务

    • 投资政策
    • 政策解读
    • 投资指南
    • 办事服务
    • 投诉服务
  • 博览会展
    • 会展动态
    • 西博会
    • 四川馆亮相第三十一届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 2025-07-08
    • 四川150余项科技创新成果亮相第三十四届哈洽会 2025-05-21
    • 第二十届西博会5月25日开幕首次设置双主宾国、双主宾省 2025-05-14
    • 来四川“五区共兴”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馆,一起解锁发展“新密码” 2025-05-08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局长信箱

    • 征集调查

    • 在线访谈

    • 政民互动
      常见问题知识库

  • 专题专栏
您的位置: 四川省经济合作局 > 专题专栏 >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论认真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

发布时间:2021-10-28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需要突出创新引领打造新引擎。按照《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的要求,成渝地区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必须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瞄准突破共性关键技术尤其是“卡脖子”技术,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深化新一轮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增强协调创新发展能力,增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创新合作,合力打造科技创新高地,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供科技支撑。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要求形成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重要增长极离不开空间、人口、产业的规模集聚,新的动力源更多体现为质量、效率、动力的内生变革,二者都需要依靠创新促进内涵式增长,实现可持续发展。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在“一极一源、两中心两地”目标定位中具有引领性支撑性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关键是强化创新资源集聚和转化功能,推动形成多元化创新主体、高强度研发投入、大规模知识转移、多场景创新应用,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产业创新应用场和开放创新示范区。

创新平台是集聚创新资源要素、承担创新功能的重要载体。战略科技平台是“国之重器”,重点承担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任务,最具代表性的是国家实验室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当前,全国正在进行新一轮战略科技力量布局,国家明确提出建设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要聚焦优势领域、选准主攻方向,把国家所需与成渝地区所能结合起来,高起点建设综合性科学中心,加快打造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着力提升基础研究水平和原始创新能力。

提升协同创新能力,既要求强化创新链产业链协同,健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又要求推动区域协同创新,联合开展技术攻关。提升协同创新能力,要加强战略协同、规划联动、政策对接,以“一城多园”模式与重庆共建西部科学城,建设全国重要的科技创新和协同创新示范区;支持四川天府新区、成都高新区与重庆两江新区、重庆高新区协同创新,促进毗邻区域融合创新;支持川渝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或新型研发机构,联合实施川渝科技创新合作计划。

良好政策环境是创新发展的重要保障,既能集聚更多创新资源,也能提升创新活动效率。营造鼓励创新的政策环境,才具有打造开放包容、高效协同、近悦远来的创新环境的基础。要坚持把人才作为战略资源,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上下功夫,让各类人才扎根四川、建功立业。坚持深化科技创新与强化制度创新相协同,注重破除制约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把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从束缚中解放出来。坚持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相结合,用好财税等政策工具,引导各方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力度。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创新是重塑全球和区域竞争格局的关键变量。只有一头抓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一头抓产业技术创新和全社会创新创造,才能加快把创新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

打印 关闭
    相关链接:
  • 省级部门网站
  • 商务部驻成都特派员办事处
  • 市州经合系统
  • 驻外办事处
  • 省发展改革委 经济和信息化厅 教育厅 科技厅 省民族宗教委 公安厅 民政厅 司法厅 财政厅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自然资源厅 生态环境厅 住房城乡建设厅 交通运输厅 水利厅 农业农村厅 商务厅 文化和旅游厅 省卫生健康委 退役军人事务厅 应急管理厅 审计厅 省国资委 省市场监管局 省体育局 省统计局 省机关事务管理局 省信访局 省国动办 省林草局 省广电局 省医保局 省粮食和储备局 省监狱管理局 省戒毒管理局 省文物局 省中医药局 省药监局
  • 成都市 自贡市 攀枝花 泸州市 德阳市 绵阳市 广元市 遂宁市 内江市 乐山市 南充市 宜宾市 广安市 达州市 巴中市 雅安市 眉山市 资阳市 阿坝州 甘孜州 凉山州
  • 上海办事处 广州办事处 重庆办事处 沈阳办事处 厦门办事处
  • 网站地图
  • 使用帮助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主办:四川省经济合作局 地址:中国四川成都市永陵路25号 网站标识码:5100000105 蜀ICP备1901408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507号

中文 | English

  • 要闻动态

    党中央国务院信息 省委省政府信息 经合要闻 市州动态

  • 政府信息公开

    政策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依申请公开办理

  • 投资四川

    选择城市

    成都 自贡 攀枝花 泸州 德阳 绵阳 广元 遂宁 内江 乐山 南充 宜宾 广安 达州 巴中 雅安 眉山 资阳 阿坝 甘孜 凉山
    四川概况 市州概况 推出项目 项目下载 项目统计 区域合作 投资政策 政策解读 投资指南 办事服务 投诉服务
  • 博览会展

    会展动态 西博会

  • 互动交流

    局长信箱 征集调查 在线访谈 政民互动常见问题知识库

  • 专题专栏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 西博会 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 经合党建 党史学习教育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乡村振兴

投资四川共享机遇

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论认真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

来源:四川日报 发布时间:2021-10-28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需要突出创新引领打造新引擎。按照《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的要求,成渝地区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必须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瞄准突破共性关键技术尤其是“卡脖子”技术,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深化新一轮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增强协调创新发展能力,增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创新合作,合力打造科技创新高地,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供科技支撑。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要求形成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重要增长极离不开空间、人口、产业的规模集聚,新的动力源更多体现为质量、效率、动力的内生变革,二者都需要依靠创新促进内涵式增长,实现可持续发展。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在“一极一源、两中心两地”目标定位中具有引领性支撑性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关键是强化创新资源集聚和转化功能,推动形成多元化创新主体、高强度研发投入、大规模知识转移、多场景创新应用,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产业创新应用场和开放创新示范区。

创新平台是集聚创新资源要素、承担创新功能的重要载体。战略科技平台是“国之重器”,重点承担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任务,最具代表性的是国家实验室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当前,全国正在进行新一轮战略科技力量布局,国家明确提出建设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要聚焦优势领域、选准主攻方向,把国家所需与成渝地区所能结合起来,高起点建设综合性科学中心,加快打造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着力提升基础研究水平和原始创新能力。

提升协同创新能力,既要求强化创新链产业链协同,健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又要求推动区域协同创新,联合开展技术攻关。提升协同创新能力,要加强战略协同、规划联动、政策对接,以“一城多园”模式与重庆共建西部科学城,建设全国重要的科技创新和协同创新示范区;支持四川天府新区、成都高新区与重庆两江新区、重庆高新区协同创新,促进毗邻区域融合创新;支持川渝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或新型研发机构,联合实施川渝科技创新合作计划。

良好政策环境是创新发展的重要保障,既能集聚更多创新资源,也能提升创新活动效率。营造鼓励创新的政策环境,才具有打造开放包容、高效协同、近悦远来的创新环境的基础。要坚持把人才作为战略资源,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上下功夫,让各类人才扎根四川、建功立业。坚持深化科技创新与强化制度创新相协同,注重破除制约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把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从束缚中解放出来。坚持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相结合,用好财税等政策工具,引导各方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力度。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创新是重塑全球和区域竞争格局的关键变量。只有一头抓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一头抓产业技术创新和全社会创新创造,才能加快把创新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

返回
主办:四川省经济合作局 地址:中国四川成都市永陵路25号 网站标识码:5100000105 蜀ICP备19014080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5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