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抓实干,四川各市(州)促招引工作再提速
近日,四川各市(州)真抓实干,优化思路方法,发布榜单项目,打造产业集群,全力促进招引工作再提速。
广元首批10个“揭榜攻坚”榜单项目发布
为聚焦重点产业项目招商引资,近期广元市启动重点产业项目“揭榜攻坚”行动,对外发布首批10个“揭榜攻坚”榜单项目。
首批10个“揭榜攻坚”项目,主要覆盖铝基新材料、绿色家居、现代物流产业,主要有含金量高、市场竞争力强和难度大体相当三个方面特点。揭榜对象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为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国有企业在职人员;第二类为社会人士、企业法人以及招商中介机构、经社团登记的商(协)会或其他组织机构负责人。攻坚时限原则上为一年。按照奖励政策规定,对第一类“揭榜人”,将贡献情况和攻坚表现作为评先评优、嘉奖记功、绩效考核、提拔任用等的重要依据,并积极解决异地分居、子女入学等实际困难。对第二类“揭榜人”,按项目实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的1‰给予奖励,最高奖励200万元,重特大项目“一事一议”奖励。对项目主管单位和配合单位,给予年度综合目标绩效考评加分。
据悉,本次“揭榜攻坚”项目是广元市产业发展亟需的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同意,将奖励项目资金的额度调整到项目实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的1‰给予奖励,其奖励金额不超过200万元,重特大项目坚持“一事一议”原则给予奖励。项目奖金分三次核算兑现。一是项目建设主体工程基础出地后,兑现奖励标准总额的30%;二是项目建设工程主体完工,兑现奖励标准总额的40%;三是项目达到约定的经济贡献后,一次性兑现剩余奖励金额。具体由项目主管单位会同所在地审计、财政、监察等部门进行审核,按程序兑现。同时,已与该市签订招商引资中介服务的机构和个人,完成协议约定任务之外的按上述政策进行奖励。其他有关招商引资优惠条款与本政策重复的,按照就高原则执行。
内江实施三大行动,全力打造“甜味+”500亿元产业集群
内江将“甜味+”产业列为主导产业之一,实施园区提升、集群打造、企业培育、品牌创建、精准招商、产业联动和研发升级七大行动,全力构建以“甜果”“甜品”“甜饮”“甜菜”为主体的食品产业体系,打造“甜味+”500亿元产业集群。
实施企业培育行动。内江市积极支持黄老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四川金四方果业有限责任公司等本土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推进原料生产、加工物流、市场营销等一体化发展。优化保障强服务,相继出台《内江市降低食品饮料生产企业用水价格工作方案》《内江市工业企业用气激励机制》等政策文件。全力推进项目建设,2023年安排“甜味+”产业项目40个。截至目前,红牛饮料(四川)生产基地、天府烤卤(内江)食品加工基地和电商物流中心、旺旺年产6500吨小馒头生产线迁扩建等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年内均能投产。
实施集群打造行动。编制产业中长期规划及产业链全景图、空间布局图、延链补链目标企业清单、重点项目清单,理清产业发展思路。重点培育打造以资中血橙、威远无花果等特色水果精深加工为主的50亿级“甜果”产业集群;以花生酥、饼干、糕点等休闲食品为主的100亿级“甜品”产业集群;以功能饮料、配方果蔬、果酒等高端饮品为主的100亿级“甜饮”产业集群;以即食食品、速冻食品、预制菜等方便食品为主的50亿级“甜菜”产业集群。
实施精准招商行动。实施制造业招商引资“百日攻坚”等行动,成立“甜味+”产业招商攻坚队,20支食品产业招商小分队紧盯漳州、泉州、潮州、汕头等休闲食品产业发达地区,密切关注连锁餐饮供应链、水产品深加工、冷冻和烘焙领域头部企业。引进新奇味食品加工厂、福建环绿食品包装生产厂等休闲食品、包装生产企业,引进单体规模大、成长速度快的福建久久王、汇源集团等预制菜头部企业,引进重庆钰鑫啤酒等国内外饮料、精酿啤酒和调制酒外龙头企业,丰富产品矩阵,建强食品相关产品供应链。组织3场“甜味+”产业项目签约仪式,签约项目35个。
凉山条条硬核举措,支持招商引资提质增效
近日,凉山州委、州政府印发《关于提升招商引资质效的十六条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提出16条举措,完善招商引资领导机制,聚焦招商引资主导产业,优化招商引资思路方法,加强招商引资队伍建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全州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支持提升招商引资工作质效。
首次提出“管产业(行业)必管招商”。《措施》明确,坚持“管产(行)业就要管招商”责任制,由州级领导带头发文调整分工并挂网公开,在各县(市)党委政府领导分工中明确分管领域的招商引资工作职责,进一步明确州、县(市)政府常务副职统筹抓招商引资工作,对招商引资项目包装、评审、签约、落地进行常态化调度,落实分管招商领导每半月召开重大产业项目会商制度。根据《措施》,各级政府要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思路方法,充分运用市场化手段,探索创新与产业类招商平台、社会化招商机构合作,探索实施招商雇员制、专员制等用人机制和薪酬制度,选聘招商领军人才等新模式。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优化营商环境。《措施》提出,研究制定具有可操作性、有竞争力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支持重大招商项目融资。优化要素保障,对重大产业项目招引开辟“绿色通道”,统筹高效配置基础生产要素。加大奖励力度,建立州重大产业项目招商引资激励奖补机制。《措施》特别指出,对破坏招商引资环境的行为,按有关规定严肃追责问责。优化审批服务,将州级招商项目审批事项时限再压缩50%以上,促进重大产业项目落地。
力求务实管用 提出提升“亩均效益”。《措施》围绕“三大强州战略”,加强重大产业项目招引谋划,指导完善重大产业链招商指南,包装强链补链延链项目,从中筛选滚动推出50个重大产业项目作为全年精准招商重点。制定精准产业链招商方案,着力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发展效益好、产业带动强的“大优强、绿新高”项目。在项目成效评价方面,设立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标准,探索“共建园区”“飞地园区”招商引资新模式,降低招引成本。
开展考核激励 工作不力将被约谈。《措施》提出,开展督导激励,对全州招商引资情况实行“月曝光、季通报、半年督查、全年考核”的问效机制。把招商引资工作列入重要工作议程,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创新招商举措,提升能力水平,确保招商引资工作落实见效。全州每月开展一次招商引资项目调度工作,对招商情况进行排名通报,总结工作,推广典型经验和案例;对成绩突出的县(市)通报表扬并给予财政奖补、指标支持等激励,对工作不力的进行约谈。
真抓实干,四川各市(州)促招引工作再提速
近日,四川各市(州)真抓实干,优化思路方法,发布榜单项目,打造产业集群,全力促进招引工作再提速。
广元首批10个“揭榜攻坚”榜单项目发布
为聚焦重点产业项目招商引资,近期广元市启动重点产业项目“揭榜攻坚”行动,对外发布首批10个“揭榜攻坚”榜单项目。
首批10个“揭榜攻坚”项目,主要覆盖铝基新材料、绿色家居、现代物流产业,主要有含金量高、市场竞争力强和难度大体相当三个方面特点。揭榜对象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为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国有企业在职人员;第二类为社会人士、企业法人以及招商中介机构、经社团登记的商(协)会或其他组织机构负责人。攻坚时限原则上为一年。按照奖励政策规定,对第一类“揭榜人”,将贡献情况和攻坚表现作为评先评优、嘉奖记功、绩效考核、提拔任用等的重要依据,并积极解决异地分居、子女入学等实际困难。对第二类“揭榜人”,按项目实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的1‰给予奖励,最高奖励200万元,重特大项目“一事一议”奖励。对项目主管单位和配合单位,给予年度综合目标绩效考评加分。
据悉,本次“揭榜攻坚”项目是广元市产业发展亟需的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同意,将奖励项目资金的额度调整到项目实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的1‰给予奖励,其奖励金额不超过200万元,重特大项目坚持“一事一议”原则给予奖励。项目奖金分三次核算兑现。一是项目建设主体工程基础出地后,兑现奖励标准总额的30%;二是项目建设工程主体完工,兑现奖励标准总额的40%;三是项目达到约定的经济贡献后,一次性兑现剩余奖励金额。具体由项目主管单位会同所在地审计、财政、监察等部门进行审核,按程序兑现。同时,已与该市签订招商引资中介服务的机构和个人,完成协议约定任务之外的按上述政策进行奖励。其他有关招商引资优惠条款与本政策重复的,按照就高原则执行。
内江实施三大行动,全力打造“甜味+”500亿元产业集群
内江将“甜味+”产业列为主导产业之一,实施园区提升、集群打造、企业培育、品牌创建、精准招商、产业联动和研发升级七大行动,全力构建以“甜果”“甜品”“甜饮”“甜菜”为主体的食品产业体系,打造“甜味+”500亿元产业集群。
实施企业培育行动。内江市积极支持黄老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四川金四方果业有限责任公司等本土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推进原料生产、加工物流、市场营销等一体化发展。优化保障强服务,相继出台《内江市降低食品饮料生产企业用水价格工作方案》《内江市工业企业用气激励机制》等政策文件。全力推进项目建设,2023年安排“甜味+”产业项目40个。截至目前,红牛饮料(四川)生产基地、天府烤卤(内江)食品加工基地和电商物流中心、旺旺年产6500吨小馒头生产线迁扩建等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年内均能投产。
实施集群打造行动。编制产业中长期规划及产业链全景图、空间布局图、延链补链目标企业清单、重点项目清单,理清产业发展思路。重点培育打造以资中血橙、威远无花果等特色水果精深加工为主的50亿级“甜果”产业集群;以花生酥、饼干、糕点等休闲食品为主的100亿级“甜品”产业集群;以功能饮料、配方果蔬、果酒等高端饮品为主的100亿级“甜饮”产业集群;以即食食品、速冻食品、预制菜等方便食品为主的50亿级“甜菜”产业集群。
实施精准招商行动。实施制造业招商引资“百日攻坚”等行动,成立“甜味+”产业招商攻坚队,20支食品产业招商小分队紧盯漳州、泉州、潮州、汕头等休闲食品产业发达地区,密切关注连锁餐饮供应链、水产品深加工、冷冻和烘焙领域头部企业。引进新奇味食品加工厂、福建环绿食品包装生产厂等休闲食品、包装生产企业,引进单体规模大、成长速度快的福建久久王、汇源集团等预制菜头部企业,引进重庆钰鑫啤酒等国内外饮料、精酿啤酒和调制酒外龙头企业,丰富产品矩阵,建强食品相关产品供应链。组织3场“甜味+”产业项目签约仪式,签约项目35个。
凉山条条硬核举措,支持招商引资提质增效
近日,凉山州委、州政府印发《关于提升招商引资质效的十六条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提出16条举措,完善招商引资领导机制,聚焦招商引资主导产业,优化招商引资思路方法,加强招商引资队伍建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全州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支持提升招商引资工作质效。
首次提出“管产业(行业)必管招商”。《措施》明确,坚持“管产(行)业就要管招商”责任制,由州级领导带头发文调整分工并挂网公开,在各县(市)党委政府领导分工中明确分管领域的招商引资工作职责,进一步明确州、县(市)政府常务副职统筹抓招商引资工作,对招商引资项目包装、评审、签约、落地进行常态化调度,落实分管招商领导每半月召开重大产业项目会商制度。根据《措施》,各级政府要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思路方法,充分运用市场化手段,探索创新与产业类招商平台、社会化招商机构合作,探索实施招商雇员制、专员制等用人机制和薪酬制度,选聘招商领军人才等新模式。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优化营商环境。《措施》提出,研究制定具有可操作性、有竞争力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支持重大招商项目融资。优化要素保障,对重大产业项目招引开辟“绿色通道”,统筹高效配置基础生产要素。加大奖励力度,建立州重大产业项目招商引资激励奖补机制。《措施》特别指出,对破坏招商引资环境的行为,按有关规定严肃追责问责。优化审批服务,将州级招商项目审批事项时限再压缩50%以上,促进重大产业项目落地。
力求务实管用 提出提升“亩均效益”。《措施》围绕“三大强州战略”,加强重大产业项目招引谋划,指导完善重大产业链招商指南,包装强链补链延链项目,从中筛选滚动推出50个重大产业项目作为全年精准招商重点。制定精准产业链招商方案,着力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发展效益好、产业带动强的“大优强、绿新高”项目。在项目成效评价方面,设立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标准,探索“共建园区”“飞地园区”招商引资新模式,降低招引成本。
开展考核激励 工作不力将被约谈。《措施》提出,开展督导激励,对全州招商引资情况实行“月曝光、季通报、半年督查、全年考核”的问效机制。把招商引资工作列入重要工作议程,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创新招商举措,提升能力水平,确保招商引资工作落实见效。全州每月开展一次招商引资项目调度工作,对招商情况进行排名通报,总结工作,推广典型经验和案例;对成绩突出的县(市)通报表扬并给予财政奖补、指标支持等激励,对工作不力的进行约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