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
  • 繁
  • En
  • 个人中心
搜索
  • 首页
  • 要闻动态
    • 党中央国务院信息
    • 省委省政府信息
    • 经合要闻
    • 市州动态
    •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做强国内大循环重点政策举措落实工作听取关于2024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初步整改情况的汇报听取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秩序情况的汇报审议通过《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条例〉的决定(草案)》 2025-07-17
    • “稳”住上半年 中国经济如何再向前 2025-07-16
    • 链博会是个什么会?如何“链”起你我他? 2025-07-16
    • 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3%稳新畅进,经济半年报含金量高 2025-07-16
    • 省政府驻广州办事处率香港中小上市公司协会赴四川天府新区考察 2025-07-17
    • 川鄂携手共筑产业新高地 三地联动共绘发展新蓝图 2025-07-17
    • 省政府驻重庆办事处带队慰问在甘川籍农民工并到甘肃省川渝商会调研 2025-07-17
    • 找朋友、找伙伴、找应用场景、找解决方案——链博会上 四川寻找产业发展“合伙人” 2025-07-17
    • 投资四川·南充(粤港澳大湾区)投资推介暨产业政策发布会在深圳举行 2025-07-17
    • 举行签约仪式、举办投资推介会…四川相关市(州)全力推动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 2025-07-16
    • 【投资看市州】绵阳:机器人产业从“新赛道”奔向“主赛道” 2025-07-15
    • 投资看市州】瞄准低空经济赛道,自贡如何十年成链、奋翼高飞? 2025-07-10
  • 政府信息公开
    • 职能职责
    • 领导信息
    • 内设机构

    政府信息公开

    政策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依申请公开办理

    • 机关简介
    • 规划信息
    • 统计信息
    • 预算⁄决算
    • 政府采购
    • 招考录用
    • 权责清单
    • 公示公告
    • 人大政协提案答复
    • 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 网站工作年报
  • 投资四川
    • 四川概况
    • 市州概况
    • 园区服务
    • 重点产业

    投资合作项目

    • 项目下载
    • 项目查询
    • 项目统计

    产业资讯 区域合作

    投资服务

    • 投资政策
    • 政策解读
    • 投资指南
    • 办事服务
    • 投诉服务
  • 博览会展
    • 会展动态
    • 西博会
    • 找朋友、找伙伴、找应用场景、找解决方案——链博会上 四川寻找产业发展“合伙人” 2025-07-17
    • 四川馆亮相第三十一届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 2025-07-08
    • 四川150余项科技创新成果亮相第三十四届哈洽会 2025-05-21
    • 第二十届西博会5月25日开幕首次设置双主宾国、双主宾省 2025-05-14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局长信箱

    • 征集调查

    • 在线访谈

    • 政民互动
      常见问题知识库

  • 专题专栏
您的位置: 四川省经济合作局 > 要闻动态 > 经合要闻

找朋友、找伙伴、找应用场景、找解决方案——链博会上 四川寻找产业发展“合伙人”

发布时间:2025-07-17

“当前的国际环境处于一个错综复杂的时期,逆全球化影响着世界的经济和贸易,影响着国际供应链的合作,这种情况下,四川如何培育国际合作竞争的新优势?企业怎样找到自己的最优发展路径?”当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张燕生提出这个问题时,台下的嘉宾都竖起了耳朵听。

7月16日,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开幕。距离主场馆6公里外的一处会场内,200余名中外嘉宾在“投资四川”国际供应链合作大会相聚,企业之间相互找朋友、找伙伴、找应用场景、找解决方案。

开场不久,随着张燕生这个问题的抛出,台上台下都在寻找各自的答案,而四川也在这场会场寻找产业发展“合作人”。


由四川省贸促会、省经济合作局共同主办的“投资四川”国际供应链合作大会举行现场

另辟蹊径:抓好三个“循环”挖掘在全球变局中的四川独特路径

长期研究中国宏观经济问题的张燕生,开场就给出一个重要观点:内需为主导、内部大循环,是我国新时期的一个重大战略转变。新形势下四川如何抓住机遇?答案中,他甚至提出了国内三个“循环”的概念。

“第一个循环,是云贵川11.8万亿的经济总量、1.68亿人口的大市场。第二个循环,是云贵川向长江中游城市群、武汉都市圈、南昌都市圈等在内的整个中部地区市场。第三个循环,是川渝地区与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之间相互合作促进的区域性大市场。”张燕生认为,如果以云贵川为第一突破口,延伸扩展到大西南、大中南和整个中国市场,再沿着西部陆海新通道和新亚欧大陆桥,把国际供应链和国内供应链相衔接,就将形成四川在新形势下参与国际合作的新优势。

如何发挥产业链、供应链的链接作用,把三个不同层次的“循环”串联起来,形成更具竞争力的发展优势?在他看来,眼下四川大有文章可做,并给出至少四种解题思路:

第一种,传统产业面临着产能过剩、转型升级的压力,但正是占据着产业结构80%以上的传统产业,在东南亚、中亚和阿拉伯地区等却是适销对路,具有强劲的国际竞争力,瞄准方向链式出海是路径之一。

第二种,西部陆海新通道目前国内段多以铁路为主要运输方式,尽管价格相对适中,但运量显著不及海运,四川在西部陆海新通道、新亚欧大陆桥等国际大通道运输上,应当探索尝试更加多元高效的多式联运方式、沿线相互支持的新物流方式,进一步巩固产业链、供应链。

第三种,四川在消费品的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对周边地区有着很明显的优势,坚持做大做强四川消费品的贸易投资优势,在新形势下将会表现得更加卓越。

第四种,能否把握住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迭代发展,创造新的供应链方式,这充满了无限可能。

与张燕生的宏观视角有所不同,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涂永红通过对长江经济带110个城市进行比较研究后发现,金融对四川产业链建设发挥的作用更加显著直接。

“构建更加稳固的产业链,就要集中并优化国内外的资源要素,而金融是链接国内外资源最有效的手段。”她说。

2017年以来,中国人民大学连续9年编制了《天府金融指数》,对全国的36个中心城市、副省级城市、省会城市金融发展情况进行综合评估显示,2024年成都在全国中心城市金融发展排名第四位,其对整个四川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发挥出加速器的作用。

不过,也有短板。涂永红分析认为,成都过去更多依靠的是比较传统的金融,比如银行、信贷的占比较大,怎样更好利用资本市场力量,特别是在资本市场通过并购方式做大产业链条上的企业,甚至加快国外并购等,通过这种巧劲助力产业链稳固,就显得非常重要。

变中寻机:在看不见的“链条”上相互寻找“合作人”

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开放合作,究竟会带来怎样的变化?现场,四川龙头企业通威股份有限公司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作为光伏行业全球首家世界五百强企业,通威集团自2006年进军光伏新能源产业以来,其多晶硅产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一,国内市占率超过30%,太阳能电池出货量连续8年位居全球第一。在该公司供应链副总裁樊华看来,通威之所以能够达成这样的目标,既是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成果,同时也离不开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的强助攻,后者甚至可以归纳为“七八九”策略。

“2024年,通威光伏产业链的核心原材料供应商超过了500家,实现对各材料、头部供应商的全面覆盖。同时在本地化供应方面,目前通威电池领域本地化采购超过了七成,晶硅采购的本地化供应比例超过了八成,组件采购更是超九成的本地化供应比例。”樊华介绍,本地化供应既保障了供应稳定,使物流距离缩短、运输成本降低、包装费用降低,同时还减少了库存周转周期,提高供应商的整体竞争力,实现双方的合作共赢。


7月16日举行的“投资四川”国际供应链合作大会上,现场签约多个项目,涉及金额超25亿元。

尝到供应链的“甜头”,企业发展因此也走得更稳健。但站在当下,这无数条看不见的“链”,到底成色几何?

就在链博会开幕当天,中国贸促会发布的2025版《全球供应链促进报告》显示,过去一年,全球供应链总体呈现出发展趋势向好、内在韧性仍然相对脆弱、技术创新驱动作用越发显著的特点,需要各方共同发力,才能最终增强全球供应链的韧性水平。

之于四川,在这场大会上,多国政要和海内外嘉宾均释放出积极合作的期待。

“虽然近年来受到全国供应链调整和国际环境变化的影响,部分韩国企业对华投资出现了一定的优化调整,但韩国企业一直高度重视对中国投资和合作。”韩国驻华大使馆经济参赞吕昭咏透露了最新消息,2024年韩国对四川的贸易投资额约为85亿美元,截至目前,韩国在川投资企业累计达到634家。

“我们始终坚定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在川投资更加聚焦高附加价值产业,比如半导体、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等多个领域,同时不少韩国企业也将中国作为全球制造和出口的重要枢纽,相信以中国为窗口,将为韩国企业拓展更多国际合作的机会。”吕昭咏说。

中国美国商会区域办公室总经理何弦则表示,当前该商会在华服务着近千家以美资企业为主的外资企业。“期待着与四川进行产业精准对接,通过联合举办生物科技、医疗医药、清洁能源等产业项目的对接活动或主题路演,以加快推动中美企业规模化合作,夯实在川企业的供应链布局以及本地化。”她同时表示,通过建立更加成熟的机制化沟通,增强政策透明度与宣传度,让企业及时获得政策信息,扩大合作机会。

就在这场会议持续举行的3个小时期间,四川29家企业正沉浸式参与到链博会展场上,在全面覆盖链博会展示的六大链条中,寻求更广阔的产业发展空间。而四川也拿出“大手笔” ,精心编制推出了四川资源优、发展前景好、投资回报高的158个合作项目,金额高达3791.22亿元,以期招引更多四川产业发展和建圈强链的“合伙人”。

打印 关闭
    相关链接:
  • 省级部门网站
  • 商务部驻成都特派员办事处
  • 市州经合系统
  • 驻外办事处
  • 省发展改革委 经济和信息化厅 教育厅 科技厅 省民族宗教委 公安厅 民政厅 司法厅 财政厅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自然资源厅 生态环境厅 住房城乡建设厅 交通运输厅 水利厅 农业农村厅 商务厅 文化和旅游厅 省卫生健康委 退役军人事务厅 应急管理厅 审计厅 省国资委 省市场监管局 省体育局 省统计局 省机关事务管理局 省信访局 省国动办 省林草局 省广电局 省医保局 省粮食和储备局 省监狱管理局 省戒毒管理局 省文物局 省中医药局 省药监局
  • 成都市 自贡市 攀枝花 泸州市 德阳市 绵阳市 广元市 遂宁市 内江市 乐山市 南充市 宜宾市 广安市 达州市 巴中市 雅安市 眉山市 资阳市 阿坝州 甘孜州 凉山州
  • 上海办事处 广州办事处 重庆办事处 沈阳办事处 厦门办事处
  • 网站地图
  • 使用帮助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主办:四川省经济合作局 地址:中国四川成都市永陵路25号 网站标识码:5100000105 蜀ICP备1901408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507号

中文 | English

  • 要闻动态

    党中央国务院信息 省委省政府信息 经合要闻 市州动态

  • 政府信息公开

    政策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依申请公开办理

  • 投资四川

    选择城市

    成都 自贡 攀枝花 泸州 德阳 绵阳 广元 遂宁 内江 乐山 南充 宜宾 广安 达州 巴中 雅安 眉山 资阳 阿坝 甘孜 凉山
    四川概况 市州概况 推出项目 项目下载 项目统计 区域合作 投资政策 政策解读 投资指南 办事服务 投诉服务
  • 博览会展

    会展动态 西博会

  • 互动交流

    局长信箱 征集调查 在线访谈 政民互动常见问题知识库

  • 专题专栏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 西博会 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 经合党建 党史学习教育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乡村振兴

投资四川共享机遇

找朋友、找伙伴、找应用场景、找解决方案——链博会上 四川寻找产业发展“合伙人”

来源:川观新闻、省经济合作局 发布时间:2025-07-17

“当前的国际环境处于一个错综复杂的时期,逆全球化影响着世界的经济和贸易,影响着国际供应链的合作,这种情况下,四川如何培育国际合作竞争的新优势?企业怎样找到自己的最优发展路径?”当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张燕生提出这个问题时,台下的嘉宾都竖起了耳朵听。

7月16日,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开幕。距离主场馆6公里外的一处会场内,200余名中外嘉宾在“投资四川”国际供应链合作大会相聚,企业之间相互找朋友、找伙伴、找应用场景、找解决方案。

开场不久,随着张燕生这个问题的抛出,台上台下都在寻找各自的答案,而四川也在这场会场寻找产业发展“合作人”。


由四川省贸促会、省经济合作局共同主办的“投资四川”国际供应链合作大会举行现场

另辟蹊径:抓好三个“循环”挖掘在全球变局中的四川独特路径

长期研究中国宏观经济问题的张燕生,开场就给出一个重要观点:内需为主导、内部大循环,是我国新时期的一个重大战略转变。新形势下四川如何抓住机遇?答案中,他甚至提出了国内三个“循环”的概念。

“第一个循环,是云贵川11.8万亿的经济总量、1.68亿人口的大市场。第二个循环,是云贵川向长江中游城市群、武汉都市圈、南昌都市圈等在内的整个中部地区市场。第三个循环,是川渝地区与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之间相互合作促进的区域性大市场。”张燕生认为,如果以云贵川为第一突破口,延伸扩展到大西南、大中南和整个中国市场,再沿着西部陆海新通道和新亚欧大陆桥,把国际供应链和国内供应链相衔接,就将形成四川在新形势下参与国际合作的新优势。

如何发挥产业链、供应链的链接作用,把三个不同层次的“循环”串联起来,形成更具竞争力的发展优势?在他看来,眼下四川大有文章可做,并给出至少四种解题思路:

第一种,传统产业面临着产能过剩、转型升级的压力,但正是占据着产业结构80%以上的传统产业,在东南亚、中亚和阿拉伯地区等却是适销对路,具有强劲的国际竞争力,瞄准方向链式出海是路径之一。

第二种,西部陆海新通道目前国内段多以铁路为主要运输方式,尽管价格相对适中,但运量显著不及海运,四川在西部陆海新通道、新亚欧大陆桥等国际大通道运输上,应当探索尝试更加多元高效的多式联运方式、沿线相互支持的新物流方式,进一步巩固产业链、供应链。

第三种,四川在消费品的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对周边地区有着很明显的优势,坚持做大做强四川消费品的贸易投资优势,在新形势下将会表现得更加卓越。

第四种,能否把握住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迭代发展,创造新的供应链方式,这充满了无限可能。

与张燕生的宏观视角有所不同,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涂永红通过对长江经济带110个城市进行比较研究后发现,金融对四川产业链建设发挥的作用更加显著直接。

“构建更加稳固的产业链,就要集中并优化国内外的资源要素,而金融是链接国内外资源最有效的手段。”她说。

2017年以来,中国人民大学连续9年编制了《天府金融指数》,对全国的36个中心城市、副省级城市、省会城市金融发展情况进行综合评估显示,2024年成都在全国中心城市金融发展排名第四位,其对整个四川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发挥出加速器的作用。

不过,也有短板。涂永红分析认为,成都过去更多依靠的是比较传统的金融,比如银行、信贷的占比较大,怎样更好利用资本市场力量,特别是在资本市场通过并购方式做大产业链条上的企业,甚至加快国外并购等,通过这种巧劲助力产业链稳固,就显得非常重要。

变中寻机:在看不见的“链条”上相互寻找“合作人”

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开放合作,究竟会带来怎样的变化?现场,四川龙头企业通威股份有限公司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作为光伏行业全球首家世界五百强企业,通威集团自2006年进军光伏新能源产业以来,其多晶硅产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一,国内市占率超过30%,太阳能电池出货量连续8年位居全球第一。在该公司供应链副总裁樊华看来,通威之所以能够达成这样的目标,既是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成果,同时也离不开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的强助攻,后者甚至可以归纳为“七八九”策略。

“2024年,通威光伏产业链的核心原材料供应商超过了500家,实现对各材料、头部供应商的全面覆盖。同时在本地化供应方面,目前通威电池领域本地化采购超过了七成,晶硅采购的本地化供应比例超过了八成,组件采购更是超九成的本地化供应比例。”樊华介绍,本地化供应既保障了供应稳定,使物流距离缩短、运输成本降低、包装费用降低,同时还减少了库存周转周期,提高供应商的整体竞争力,实现双方的合作共赢。


7月16日举行的“投资四川”国际供应链合作大会上,现场签约多个项目,涉及金额超25亿元。

尝到供应链的“甜头”,企业发展因此也走得更稳健。但站在当下,这无数条看不见的“链”,到底成色几何?

就在链博会开幕当天,中国贸促会发布的2025版《全球供应链促进报告》显示,过去一年,全球供应链总体呈现出发展趋势向好、内在韧性仍然相对脆弱、技术创新驱动作用越发显著的特点,需要各方共同发力,才能最终增强全球供应链的韧性水平。

之于四川,在这场大会上,多国政要和海内外嘉宾均释放出积极合作的期待。

“虽然近年来受到全国供应链调整和国际环境变化的影响,部分韩国企业对华投资出现了一定的优化调整,但韩国企业一直高度重视对中国投资和合作。”韩国驻华大使馆经济参赞吕昭咏透露了最新消息,2024年韩国对四川的贸易投资额约为85亿美元,截至目前,韩国在川投资企业累计达到634家。

“我们始终坚定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在川投资更加聚焦高附加价值产业,比如半导体、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等多个领域,同时不少韩国企业也将中国作为全球制造和出口的重要枢纽,相信以中国为窗口,将为韩国企业拓展更多国际合作的机会。”吕昭咏说。

中国美国商会区域办公室总经理何弦则表示,当前该商会在华服务着近千家以美资企业为主的外资企业。“期待着与四川进行产业精准对接,通过联合举办生物科技、医疗医药、清洁能源等产业项目的对接活动或主题路演,以加快推动中美企业规模化合作,夯实在川企业的供应链布局以及本地化。”她同时表示,通过建立更加成熟的机制化沟通,增强政策透明度与宣传度,让企业及时获得政策信息,扩大合作机会。

就在这场会议持续举行的3个小时期间,四川29家企业正沉浸式参与到链博会展场上,在全面覆盖链博会展示的六大链条中,寻求更广阔的产业发展空间。而四川也拿出“大手笔” ,精心编制推出了四川资源优、发展前景好、投资回报高的158个合作项目,金额高达3791.22亿元,以期招引更多四川产业发展和建圈强链的“合伙人”。

返回
主办:四川省经济合作局 地址:中国四川成都市永陵路25号 网站标识码:5100000105 蜀ICP备19014080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5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