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
  • 繁
  • En
  • 个人中心
搜索
  • 首页
  • 要闻动态
    • 党中央国务院信息
    • 省委省政府信息
    • 经合要闻
    • 市州动态
    • 财经聚焦|债券市场“科技板”启航,首批银行间科创债亮相 2025-05-10
    • 前4月我国外贸延续平稳增长态势 2025-05-10
    • 新华社经济随笔:“一张手机膜”畅销海内外的启示 2025-05-10
    •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部分省区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等 2025-05-10
    • 第二十届西博会报名通道开启! 2025-05-10
    • 巡视公告 2025-05-06
    • 省委第二巡视组巡视省经济合作局党组工作动员会议召开 2025-05-06
    • 省政府驻上海办事处到美姑县开展定点(托底性)帮扶工作 2025-05-06
    • 成都东部新区集中签约18个产业项目 2025-05-09
    • 【投资看市州】内江钒钛产业“变形记” 2025-05-07
    • 展示川渝魅力,推动经贸合作“东京川渝会客厅”亮相大阪世博会 2025-04-30
    • 开展专题调研、召开招商引资推介会……四川省驻外办事处、相关市(州)招商引资干劲满满 2025-04-30
  • 政府信息公开
    • 职能职责
    • 领导信息
    • 内设机构

    政府信息公开

    政策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依申请公开办理

    • 机关简介
    • 规划信息
    • 统计信息
    • 预算⁄决算
    • 政府采购
    • 重大项目
    • 招考录用
    • 权责清单
    • 公示公告
    • 人大政协提案答复
    • 网站工作年报
  • 投资四川
    • 四川概况
    • 市州概况
    • 园区服务
    • 重点产业

    投资合作项目

    • 项目下载
    • 项目查询
    • 项目统计

    产业资讯 区域合作

    投资服务

    • 投资政策
    • 政策解读
    • 投资指南
    • 办事服务
    • 投诉服务
  • 博览会展
    • 会展动态
    • 西博会
    • 来四川“五区共兴”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馆,一起解锁发展“新密码” 2025-05-08
    • 四川将再次举办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承接产业转移重点项目机会清单将发布 2025-04-30
    • 第137届广交会已有22万多名境外采购商到会 创同期历史新高 2025-04-28
    • 2025国际竹业品牌博览会在宜宾开幕项目签约总金额超32亿元 2025-04-27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局长信箱

    • 征集调查

    • 在线访谈

  • 专题专栏
您的位置: 四川省经济合作局 > 要闻动态 > 经合要闻

从天府之国到“新一线”龙头,成都都市圈开启产业招商“狂飙”模式!

发布时间:2023-02-14

都市圈,正在成为中国新一轮城镇化的重点发展方向。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中国进入城市化加速阶段,培育都市圈、推动城市群一体化已成为发展趋势。目前,在全国都市圈中,唯有以上海为核心的城市集群,冠以“大”字头衔,上海大都市圈可谓是中国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标杆。

而远在1900公里之外的中国西部——四川,已全面迈开打造都市圈的时代步伐。成都都市圈作为全国第三个、中西部首个国家批复发展规划的都市圈,备受世界瞩目。

当内陆遇见沿海,天府对话上海,两个都市圈携手碰出的火花将在中国经济版图上熠熠生辉,两者聚合叠加效应正在凸显。

在经历了追求城市“大型化”发展阶段后,我国的城市化模式呈现出“都市圈化”特征,从“单打独斗”走向区域协同。

放眼全国,上海大都市圈具有国际化、高水平特质,发挥了探索引领和示范作用。而成都都市圈经历了近3年建设和发展,同城化进程不断提速,现代都市圈建设已成效初显。

据统计,成都都市圈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1.2%、比全国高6.5个百分点,2022年经济总量实现2.62万亿元,分别占我国西部地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四川省的10%、33.8%、46.2%,对西部经济贡献举足轻重。

作为中西部地区首个获国家批复的成都都市圈开局良好,走稳了最重要的第一步。迈入“成长期”的成都都市圈产业构建如何成势见效?则需要“跳出”四川看四川。

上海与成都代表两大经济区域的核心,两座城市有着众多优势互补、区域合作的成功范例。上海大都市圈作为我国区域发展能级之星,成都都市圈则需要更多向综合实力“领跑者”学习借鉴。

2月14日,由四川省经济合作局牵头,联动成都、德阳、眉山、资阳、四川省推进成眉德资同城化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的“投资四川·成都都市圈全球投资推介会”将于上海国际会议中心拉开序幕。作为2023年四川省省级层面首次在省外举办的投资促进活动,盛会选择落地上海,便是以实际行动积极向“前辈”取经,借助上海在全球的影响力,向全球发出成都都市圈的招商引资邀请。

为何成都都市圈能够成为四川2023年面向全球招商的“先手棋”?则是源于成都都市圈能级跃升释放出的区域影响力和带动力。

成都都市圈一经问世便引起世界关注、业界目光,以站高立远姿态成为时代标注,是四川经济核心区和带动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这个区域覆盖了四川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轻纺、能源化工、先进材料、医药健康六大优势产业,世界级产业集群正加速成型,是外商投资的主阵地、内资落户的首选区。作为招商引资、区域产业合作的牵头部门,四川省经济合作局始终聚焦核心区域,始终将“招外资、引内资”作为构建全省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创新链的有力抓手。

在国家一系列重大战略机遇加持下,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四川现代化建设的战略路径,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总牵引,以“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为总抓手,为四川深度融入国际国内双循环、服务国家全局指明了方向,对外传递出四川拼经济、搞建设的坚定信心和坚强决心。

“建强现代化成都都市圈,深化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打造综合能级更高、支撑带动能力更强的全省发展主干和成渝地区发展引擎”,四川对外宣告掷地有声。目前,成都都市圈高端能源装备、软件和信息服务、电子信息产业相继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1490家企业紧密开展产业协作,成德临港经济产业带、成眉高新技术产业带、成资临空经济产业带建设蹄疾步稳。成都已培育形成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万亿级产业集群和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千亿级产业集群,德阳重大装备制造产业在全国乃至世界具有影响力,眉山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食品加工产业初具规模,资阳汽车制造、轨道机车、口腔装备材料产业具有较好基础。

据悉,《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暨成都都市圈建设2023年重大项目清单》共推出重大项目147个、总投资逾1056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逾1200亿元;其中,产业发展项目46个、总投资近200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超过300亿元。这份投资清单含金量十足,且针对性强,蕴藏着大量合作商机。

即将落地上海的“投资四川·成都都市圈全球投资推介会”,将充分地展示成都都市圈的经济实力和蕴藏的无限机遇,世界的目光将再次聚集四川,必将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和更多优质项目涌向生机勃勃的巴蜀大地。

未来几年,四川将着力推动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处理好人、产、城之间的关系,把人本理念作为城市规划的起点,以充满活力的产业集聚人才。成都都市圈的产业集聚功能与城市功能做到了有机融合,充分考虑与城镇发展的无缝对接,注重生活功能配套,是企业参与共建都市圈的重要载体。

一个承载着人口总量近3000万人的成都都市圈,随着产业集群、精英人才源源不断涌入,这个“支撑带动全省发展主干和成渝地区发展引擎”将焕发出更加强大的推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新发展格局以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基础,经济循环畅通需要各产业有序链接、高效畅通。四川紧扣中央精神,聚焦优势突出、成长性好的重点产业领域,全力实施了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轻纺、能源化工、先进材料、医药健康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计划,“四川制造”和“四川服务”相得益彰效应正加快形成。

可以看到,在时代的浪潮席卷而来之时,四川的反应很迅速,并初见成效,而能够取得现在的成绩离不开精准招商引资,为四川注入源头活水。四川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通过一系列精准的招引动作,一个个重大产业化项目相继落地开花。

前不久,四川以“进博会”活动契机,举办跨国公司投资四川恳谈会,60余家跨国公司高层出席,现场签约毕马威西南共享服务中心、汇丰保险四川机构拓展等重大外资项目6个。同时,加强与重点地区知名商协会、研究机构、中介机构合作,针对性地组织行业领域知名企业赴市(州)考察,签约合作项目512个。2022年,四川“走出去”联合市州开展招商活动110余场次,“请进来”考察56批次。据商务部统计,2022年,四川外商直接投资(下称FDI)规模35.3亿美元,折合人民币230.3亿元,同比增长5.2%,规模创历史新高、居中西部第一。

一系列“组合拳”的有效实施,不仅看到的是四川产业项目量的合理增长、质的稳步提升,更让企业感受到的是四川营商环境的提质飞跃。“投资西部·首选四川”越来越成为境内外投资者的广泛共识和投资四川的深刻印记。

在推动民营经济发展上,四川全力以赴,抢先抓早。2023年春节假期刚过,四川吹响了拼经济的“号角”。2月10日,2023川商返乡投资创业恳谈会在蓉召开,聊机遇、谈合作、说打算、强信心,一项项投资计划,一条条发展建议,为这场“天府之约”更加务实、增添了份量,掀起了赴川考察投资兴业热潮。

四川不仅将招引作主攻方向,更在服务保障方面下足了功夫。去年,四川大力实施“外商投资服务专项行动”,调研重点外资企业800余家,协调解决博世、一汽大众等企业问题诉求780余个,促成德国梅塞尔、美国艾默生等150余家外资企业在川增资。

在政策保障方面,四川拿出了十足的诚意。在已经出台兑现的“扶持个体工商户10条、电力10条、税收10条、金融19条”等举措基础之上,今年2月,四川重磅推出36条政策措施推动全省经济运行整体好转,从金融支持、资金奖励、要素保障等企业关心领域,特别对标志性外资项目和重大产业化项目给予重点奖励,拿出真金白银支持企业发展。

行走在巴蜀大地,全球客商云集于此、国际品牌纷至沓来,项目投资逾万亿元,拥有超大规模市场潜能。正在加快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四川,毋庸置疑已成为充满无限商机的投资热土,必将生机盎然、百业俱兴。

打印 关闭
    相关链接:
  • 省级部门网站
  • 商务部驻成都特派员办事处
  • 市州经合系统
  • 驻外办事处
  • 省发展改革委 经济和信息化厅 教育厅 科技厅 省民族宗教委 公安厅 民政厅 司法厅 财政厅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自然资源厅 生态环境厅 住房城乡建设厅 交通运输厅 水利厅 农业农村厅 商务厅 文化和旅游厅 省卫生健康委 退役军人事务厅 应急管理厅 审计厅 省国资委 省市场监管局 省体育局 省统计局 省机关事务管理局 省信访局 省国动办 省林草局 省广电局 省医保局 省粮食和储备局 省监狱管理局 省戒毒管理局 省文物局 省中医药局 省药监局
  • 成都市 自贡市 攀枝花 泸州市 德阳市 绵阳市 广元市 遂宁市 内江市 乐山市 南充市 宜宾市 广安市 达州市 巴中市 雅安市 眉山市 资阳市 阿坝州 甘孜州 凉山州
  • 上海办事处 广州办事处 重庆办事处 沈阳办事处 厦门办事处
  • 网站地图
  • 使用帮助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主办:四川省经济合作局 地址:中国四川成都市永陵路25号 网站标识码:5100000105 蜀ICP备1901408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507号

中文 | English

  • 要闻动态

    党中央国务院信息 省委省政府信息 经合要闻 市州动态

  • 政府信息公开

    政策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依申请公开办理

  • 投资四川

    选择城市

    成都 自贡 攀枝花 泸州 德阳 绵阳 广元 遂宁 内江 乐山 南充 宜宾 广安 达州 巴中 雅安 眉山 资阳 阿坝 甘孜 凉山
    四川概况 市州概况 推出项目 项目下载 项目统计 区域合作 投资政策 政策解读 投资指南 办事服务 投诉服务
  • 博览会展

    会展动态 西博会

  • 互动交流

    局长信箱 征集调查 在线访谈

  • 专题专栏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 西博会 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 经合党建 党史学习教育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乡村振兴

投资四川共享机遇

从天府之国到“新一线”龙头,成都都市圈开启产业招商“狂飙”模式!

来源:省经济合作局 发布时间:2023-02-14

都市圈,正在成为中国新一轮城镇化的重点发展方向。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中国进入城市化加速阶段,培育都市圈、推动城市群一体化已成为发展趋势。目前,在全国都市圈中,唯有以上海为核心的城市集群,冠以“大”字头衔,上海大都市圈可谓是中国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标杆。

而远在1900公里之外的中国西部——四川,已全面迈开打造都市圈的时代步伐。成都都市圈作为全国第三个、中西部首个国家批复发展规划的都市圈,备受世界瞩目。

当内陆遇见沿海,天府对话上海,两个都市圈携手碰出的火花将在中国经济版图上熠熠生辉,两者聚合叠加效应正在凸显。

在经历了追求城市“大型化”发展阶段后,我国的城市化模式呈现出“都市圈化”特征,从“单打独斗”走向区域协同。

放眼全国,上海大都市圈具有国际化、高水平特质,发挥了探索引领和示范作用。而成都都市圈经历了近3年建设和发展,同城化进程不断提速,现代都市圈建设已成效初显。

据统计,成都都市圈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1.2%、比全国高6.5个百分点,2022年经济总量实现2.62万亿元,分别占我国西部地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四川省的10%、33.8%、46.2%,对西部经济贡献举足轻重。

作为中西部地区首个获国家批复的成都都市圈开局良好,走稳了最重要的第一步。迈入“成长期”的成都都市圈产业构建如何成势见效?则需要“跳出”四川看四川。

上海与成都代表两大经济区域的核心,两座城市有着众多优势互补、区域合作的成功范例。上海大都市圈作为我国区域发展能级之星,成都都市圈则需要更多向综合实力“领跑者”学习借鉴。

2月14日,由四川省经济合作局牵头,联动成都、德阳、眉山、资阳、四川省推进成眉德资同城化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的“投资四川·成都都市圈全球投资推介会”将于上海国际会议中心拉开序幕。作为2023年四川省省级层面首次在省外举办的投资促进活动,盛会选择落地上海,便是以实际行动积极向“前辈”取经,借助上海在全球的影响力,向全球发出成都都市圈的招商引资邀请。

为何成都都市圈能够成为四川2023年面向全球招商的“先手棋”?则是源于成都都市圈能级跃升释放出的区域影响力和带动力。

成都都市圈一经问世便引起世界关注、业界目光,以站高立远姿态成为时代标注,是四川经济核心区和带动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这个区域覆盖了四川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轻纺、能源化工、先进材料、医药健康六大优势产业,世界级产业集群正加速成型,是外商投资的主阵地、内资落户的首选区。作为招商引资、区域产业合作的牵头部门,四川省经济合作局始终聚焦核心区域,始终将“招外资、引内资”作为构建全省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创新链的有力抓手。

在国家一系列重大战略机遇加持下,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四川现代化建设的战略路径,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总牵引,以“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为总抓手,为四川深度融入国际国内双循环、服务国家全局指明了方向,对外传递出四川拼经济、搞建设的坚定信心和坚强决心。

“建强现代化成都都市圈,深化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打造综合能级更高、支撑带动能力更强的全省发展主干和成渝地区发展引擎”,四川对外宣告掷地有声。目前,成都都市圈高端能源装备、软件和信息服务、电子信息产业相继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1490家企业紧密开展产业协作,成德临港经济产业带、成眉高新技术产业带、成资临空经济产业带建设蹄疾步稳。成都已培育形成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万亿级产业集群和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千亿级产业集群,德阳重大装备制造产业在全国乃至世界具有影响力,眉山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食品加工产业初具规模,资阳汽车制造、轨道机车、口腔装备材料产业具有较好基础。

据悉,《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暨成都都市圈建设2023年重大项目清单》共推出重大项目147个、总投资逾1056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逾1200亿元;其中,产业发展项目46个、总投资近200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超过300亿元。这份投资清单含金量十足,且针对性强,蕴藏着大量合作商机。

即将落地上海的“投资四川·成都都市圈全球投资推介会”,将充分地展示成都都市圈的经济实力和蕴藏的无限机遇,世界的目光将再次聚集四川,必将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和更多优质项目涌向生机勃勃的巴蜀大地。

未来几年,四川将着力推动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处理好人、产、城之间的关系,把人本理念作为城市规划的起点,以充满活力的产业集聚人才。成都都市圈的产业集聚功能与城市功能做到了有机融合,充分考虑与城镇发展的无缝对接,注重生活功能配套,是企业参与共建都市圈的重要载体。

一个承载着人口总量近3000万人的成都都市圈,随着产业集群、精英人才源源不断涌入,这个“支撑带动全省发展主干和成渝地区发展引擎”将焕发出更加强大的推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新发展格局以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基础,经济循环畅通需要各产业有序链接、高效畅通。四川紧扣中央精神,聚焦优势突出、成长性好的重点产业领域,全力实施了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轻纺、能源化工、先进材料、医药健康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计划,“四川制造”和“四川服务”相得益彰效应正加快形成。

可以看到,在时代的浪潮席卷而来之时,四川的反应很迅速,并初见成效,而能够取得现在的成绩离不开精准招商引资,为四川注入源头活水。四川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通过一系列精准的招引动作,一个个重大产业化项目相继落地开花。

前不久,四川以“进博会”活动契机,举办跨国公司投资四川恳谈会,60余家跨国公司高层出席,现场签约毕马威西南共享服务中心、汇丰保险四川机构拓展等重大外资项目6个。同时,加强与重点地区知名商协会、研究机构、中介机构合作,针对性地组织行业领域知名企业赴市(州)考察,签约合作项目512个。2022年,四川“走出去”联合市州开展招商活动110余场次,“请进来”考察56批次。据商务部统计,2022年,四川外商直接投资(下称FDI)规模35.3亿美元,折合人民币230.3亿元,同比增长5.2%,规模创历史新高、居中西部第一。

一系列“组合拳”的有效实施,不仅看到的是四川产业项目量的合理增长、质的稳步提升,更让企业感受到的是四川营商环境的提质飞跃。“投资西部·首选四川”越来越成为境内外投资者的广泛共识和投资四川的深刻印记。

在推动民营经济发展上,四川全力以赴,抢先抓早。2023年春节假期刚过,四川吹响了拼经济的“号角”。2月10日,2023川商返乡投资创业恳谈会在蓉召开,聊机遇、谈合作、说打算、强信心,一项项投资计划,一条条发展建议,为这场“天府之约”更加务实、增添了份量,掀起了赴川考察投资兴业热潮。

四川不仅将招引作主攻方向,更在服务保障方面下足了功夫。去年,四川大力实施“外商投资服务专项行动”,调研重点外资企业800余家,协调解决博世、一汽大众等企业问题诉求780余个,促成德国梅塞尔、美国艾默生等150余家外资企业在川增资。

在政策保障方面,四川拿出了十足的诚意。在已经出台兑现的“扶持个体工商户10条、电力10条、税收10条、金融19条”等举措基础之上,今年2月,四川重磅推出36条政策措施推动全省经济运行整体好转,从金融支持、资金奖励、要素保障等企业关心领域,特别对标志性外资项目和重大产业化项目给予重点奖励,拿出真金白银支持企业发展。

行走在巴蜀大地,全球客商云集于此、国际品牌纷至沓来,项目投资逾万亿元,拥有超大规模市场潜能。正在加快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四川,毋庸置疑已成为充满无限商机的投资热土,必将生机盎然、百业俱兴。

返回
主办:四川省经济合作局 地址:中国四川成都市永陵路25号 网站标识码:5100000105 蜀ICP备19014080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5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