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经济合作局
  • 政      策

    行政规范性文件

    其他文件

  • 政府信息
    公开指南
  • 政府信息
    公开制度
  • 法定主动
    公开内容

    机关简介

    规划信息

    统计信息

    预算⁄决算

    政府采购

    重大项目

    招考录用

    其他法定信息

    • 权责清单
    • 公示公告
    • 人大政协提案答复
    • 网站工作年报
  • 政府信息
    公开年报
  • 依申请
    公开办理
四川省经济合作局
关于对政协四川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
第0877号提案办理的函
  • 信息来源:省经济合作局办公室
  • 发布时间:2024-07-10

川经合函〔2024〕73号

唐浩委员:

您好!您在政协四川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的提案《关于优化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政策 保障投资者权益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全省投资环境建设的关心关注和提出的宝贵意见建议。我局高度重视您的建议,组织专题研讨,梳理工作措施,积极推动投资环境的不断优化完善。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招商引资是促进经济增长、推动转型升级、保障发展后劲的重要抓手。一直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从产业体系建设、重点产业扶持、资源要素保障、财政金融支持、政务专项服务等方面,建立完善支持政策体系,有力促进了一批重大项目入川布局,为构建富有四川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全省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近三年,省级平台共计签约重大产业化项目3753个,平均投资规模10.3亿元,京东方、宁德时代、中创新航、一汽大众等一批知名企业先后落户四川。2023年纳入固投统计的省外引进产业项目新增实际投资8463亿元、同比增长7.4%;外商直接投资(FDI)到资245.2亿元、同比增长6.5%,增速高于全国14.5个百分点,规模跃居全国第九、创历史新高。截至目前,纳入省级督办的招商引资项目,履约率、开工率和投产率分别达到85.6%、63.1%、37%。主要做了以下一些工作。

一、着力厚植产业根基。实施工业兴省制造强省战略,紧紧围绕全省六大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新赛道,坚定“大强新优”主攻方向,重点引进行业引领型、链条填补型、新兴成长型、服务赋能型项目,引优育强重大产业化项目,促进产业夯基固本。高标准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综合保税区、省级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等开放平台,为项目落地提升了坚实的平台支撑。四川成为全国为数不多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31个制造业大类的省份,全省电子信息、能源化工、食品轻纺三个产业规模突破万亿元,晶硅光伏、动力电池、钒钛等产业迈向世界级产业集群。

二、系统集成政策体系。省上制定《四川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从市场环境、政务服务、法治保障等方面,对营商环境建设作出了明确规定。先后出台“开放十条”“科创10条”“外资20条”“民营经济1+2”“推动经济持续向好19条”等一系列针对性、直达性扶持政策,释放出实实在在的政策红利。2023年,全省共拿出真金白银900多亿元助企纾困,主要惠及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今年又出台了《关于以控制成本为核心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提出更大力度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生产经营成本等政策措施,直面经营主体“痛点”“堵点”,帮助纾难解困。

三、加强生产要素保障。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加强与发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经信和商务等部门联动,紧扣重大项目建设和企业生产经营,围绕企业关心的土地、水、电、气等要素环境,高效推动资源要素供给。保障项目用地,支持以长期租赁、先租后让、弹性年期出让等多种方式供应土地,企业用地审批提速30%;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允许土地出让底价按照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的70%执行。深化政银企合作,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融资工具,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降低用电成本,小微企业用电报装容量160千瓦及以下的以低压方式接入电网,实现“零投资”。保障物流需求,完善物流设施、优化运输组织、提升政策效能,今年4月全面实施新能源货车等差异化通行费优惠政策,已优惠近2亿元。

四、全面优化项目服务。全面推动“放管服”改革纵深发展,深入推进“一网通办”前提下“最多跑一次”改革,简化涉企生产经营审批条件,更加便捷高效办理企业日常生产、建设、运营中的各类行政事项,四川已是全国省本级行政许可事项最少的省份之一。目前投资审批事项线上并联办理、项目备案全程网办、企业开办时间压减至1个工作日。创新市场主体专项监管,调整优化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双随机抽查比例,努力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干扰。省经济合作系统机制性开展“进千企”、外商投资服务专项行动、外资企业圆桌会等活动,针对企业在享受政策、项目推进、生产运营、综合配套等方面的诉求,切实帮助化解困难问题、破解瓶颈制约、提振发展信心。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结合您的意见建议,加强涉企政策体系建设,优化项目服务,加强企业权益保护,着力打造一流投资环境。

一是依法签订招商合同。针对招商引资项目,进一步加强企业和项目甄别,从源头上排除不具备投资实力的企业和不符合产业规划的项目。开展科学评估论证,严格决策程序,坚持贡献与扶持相匹配,依法合规提出项目扶持措施。细致审慎拟订招商引资合同,做到条款齐备、权利义务对等、违约责任明确,加强合同文本合法性、合规性全方位审查把关,防范法律风险。

二是严格政策兑现落实。加强招商引资项目动态监管,引导投资方履行法定和合同约定义务,依法开展经营,督促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坚决严格兑现对外来投资企业依法作出的政策承诺,认真履行在招商引资、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活动中与投资主体依法签订的各类合同。加强项目履约过程中的国有资金监管,防范国有资产流失。

三是加大权益保护力度。认真落实《四川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关于以控制成本为核心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等文件精神,积极推动地方政府进一步强化“促进政务服务便利化、推动惠企政策落实、优化法治服务、规范监管执法、加强融资对接服务、缓解用工难稳工难”等工作举措,更加有效地保护市场主体的正当利益和合法权益,切实为各类市场主体在川投资兴业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良好环境。

最后,再次感谢您提出的宝贵意见建议,希望您一如既往关心支持我们的工作,帮助我们进一步规范招商引资,更好服务市场主体发展,为全省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四川省经济合作局

2024年7月8日

  • 网站地图
  • 使用帮助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主办:四川省经济合作局 地址:中国四川成都市永陵路25号 网站标识码:5100000105 蜀ICP备19014080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507号

中文 | English

  • 要闻动态

    党中央国务院信息 省委省政府信息 经合要闻 市州动态

  • 政府信息公开

    政策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依申请公开办理

  • 投资四川

    选择城市

    成都 自贡 攀枝花 泸州 德阳 绵阳 广元 遂宁 内江 乐山 南充 宜宾 广安 达州 巴中 雅安 眉山 资阳 阿坝 甘孜 凉山
    四川概况 市州概况 推出项目 项目下载 项目统计 区域合作 投资政策 政策解读 投资指南 办事服务 投诉服务
  • 博览会展

    会展动态 西博会

  • 互动交流

    局长信箱 征集调查 在线访谈

  • 专题专栏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 西博会 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 经合党建 党史学习教育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乡村振兴

投资四川共享机遇

四川省经济合作局
关于对政协四川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
第0877号提案办理的函

来源:省经济合作局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07-10

川经合函〔2024〕73号

唐浩委员:

您好!您在政协四川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的提案《关于优化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政策 保障投资者权益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全省投资环境建设的关心关注和提出的宝贵意见建议。我局高度重视您的建议,组织专题研讨,梳理工作措施,积极推动投资环境的不断优化完善。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招商引资是促进经济增长、推动转型升级、保障发展后劲的重要抓手。一直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从产业体系建设、重点产业扶持、资源要素保障、财政金融支持、政务专项服务等方面,建立完善支持政策体系,有力促进了一批重大项目入川布局,为构建富有四川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全省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近三年,省级平台共计签约重大产业化项目3753个,平均投资规模10.3亿元,京东方、宁德时代、中创新航、一汽大众等一批知名企业先后落户四川。2023年纳入固投统计的省外引进产业项目新增实际投资8463亿元、同比增长7.4%;外商直接投资(FDI)到资245.2亿元、同比增长6.5%,增速高于全国14.5个百分点,规模跃居全国第九、创历史新高。截至目前,纳入省级督办的招商引资项目,履约率、开工率和投产率分别达到85.6%、63.1%、37%。主要做了以下一些工作。

一、着力厚植产业根基。实施工业兴省制造强省战略,紧紧围绕全省六大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新赛道,坚定“大强新优”主攻方向,重点引进行业引领型、链条填补型、新兴成长型、服务赋能型项目,引优育强重大产业化项目,促进产业夯基固本。高标准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综合保税区、省级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等开放平台,为项目落地提升了坚实的平台支撑。四川成为全国为数不多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31个制造业大类的省份,全省电子信息、能源化工、食品轻纺三个产业规模突破万亿元,晶硅光伏、动力电池、钒钛等产业迈向世界级产业集群。

二、系统集成政策体系。省上制定《四川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从市场环境、政务服务、法治保障等方面,对营商环境建设作出了明确规定。先后出台“开放十条”“科创10条”“外资20条”“民营经济1+2”“推动经济持续向好19条”等一系列针对性、直达性扶持政策,释放出实实在在的政策红利。2023年,全省共拿出真金白银900多亿元助企纾困,主要惠及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今年又出台了《关于以控制成本为核心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提出更大力度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生产经营成本等政策措施,直面经营主体“痛点”“堵点”,帮助纾难解困。

三、加强生产要素保障。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加强与发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经信和商务等部门联动,紧扣重大项目建设和企业生产经营,围绕企业关心的土地、水、电、气等要素环境,高效推动资源要素供给。保障项目用地,支持以长期租赁、先租后让、弹性年期出让等多种方式供应土地,企业用地审批提速30%;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允许土地出让底价按照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的70%执行。深化政银企合作,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融资工具,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降低用电成本,小微企业用电报装容量160千瓦及以下的以低压方式接入电网,实现“零投资”。保障物流需求,完善物流设施、优化运输组织、提升政策效能,今年4月全面实施新能源货车等差异化通行费优惠政策,已优惠近2亿元。

四、全面优化项目服务。全面推动“放管服”改革纵深发展,深入推进“一网通办”前提下“最多跑一次”改革,简化涉企生产经营审批条件,更加便捷高效办理企业日常生产、建设、运营中的各类行政事项,四川已是全国省本级行政许可事项最少的省份之一。目前投资审批事项线上并联办理、项目备案全程网办、企业开办时间压减至1个工作日。创新市场主体专项监管,调整优化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双随机抽查比例,努力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干扰。省经济合作系统机制性开展“进千企”、外商投资服务专项行动、外资企业圆桌会等活动,针对企业在享受政策、项目推进、生产运营、综合配套等方面的诉求,切实帮助化解困难问题、破解瓶颈制约、提振发展信心。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结合您的意见建议,加强涉企政策体系建设,优化项目服务,加强企业权益保护,着力打造一流投资环境。

一是依法签订招商合同。针对招商引资项目,进一步加强企业和项目甄别,从源头上排除不具备投资实力的企业和不符合产业规划的项目。开展科学评估论证,严格决策程序,坚持贡献与扶持相匹配,依法合规提出项目扶持措施。细致审慎拟订招商引资合同,做到条款齐备、权利义务对等、违约责任明确,加强合同文本合法性、合规性全方位审查把关,防范法律风险。

二是严格政策兑现落实。加强招商引资项目动态监管,引导投资方履行法定和合同约定义务,依法开展经营,督促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坚决严格兑现对外来投资企业依法作出的政策承诺,认真履行在招商引资、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活动中与投资主体依法签订的各类合同。加强项目履约过程中的国有资金监管,防范国有资产流失。

三是加大权益保护力度。认真落实《四川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关于以控制成本为核心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等文件精神,积极推动地方政府进一步强化“促进政务服务便利化、推动惠企政策落实、优化法治服务、规范监管执法、加强融资对接服务、缓解用工难稳工难”等工作举措,更加有效地保护市场主体的正当利益和合法权益,切实为各类市场主体在川投资兴业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良好环境。

最后,再次感谢您提出的宝贵意见建议,希望您一如既往关心支持我们的工作,帮助我们进一步规范招商引资,更好服务市场主体发展,为全省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四川省经济合作局

2024年7月8日

返回
主办:四川省经济合作局 地址:中国四川成都市永陵路25号 网站标识码:5100000105 蜀ICP备19014080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5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