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经济合作局
  • 政      策

    行政规范性文件

    其他文件

  • 政府信息
    公开指南
  • 政府信息
    公开制度
  • 法定主动
    公开内容

    机关简介

    规划信息

    统计信息

    预算⁄决算

    政府采购

    重大项目

    招考录用

    其他法定信息

    • 权责清单
    • 公示公告
    • 人大政协提案答复
    • 网站工作年报
  • 政府信息
    公开年报
  • 依申请
    公开办理
四川省经济合作局
关于对政协四川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
第0798号提案办理的函
  • 信息来源:省经济合作局办公室
  • 发布时间:2024-06-27

川经合函〔2024〕67号

周宏委员:

您提出的《强化招商引资工作,促进四川经济高质量发展》(第0798号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招商引资是开放型经济的源头活水,在产业支撑带动、发展后劲保障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我们坚持把扩大利用外资作为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的重要抓手,积极发挥招商引资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塑造未来竞争新优势、积蓄经济稳定增长动力的助推作用,有力促进我省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一、搭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招商机制。建立协同招商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和协调联络工作制度,联合重庆方面连续举办两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全球投资推介会,发布双城经济圈“双城双百”产业机会清单和协同招商十条措施。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跨区域协作形成18条经验做法》中,川渝两地“共建联合招商机制”典型做法在全国推广。

二、拓展招商引资模式。一是聚焦产业链招商。围绕做强四川主导产业、提高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优化完善了产业链全景图、产业生态发展路径图以及招商引资重点企业目录;在“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等重大开放平台中融入专题投资推介会,连续举办10届“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系列活动,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入川投资发展。二是加强区域合作促进产业梯度转移。制定《深化四川—浙江产业合作工作方案》,深化川浙“5+11+N”重点领域合作(即5大重点产业、11个产业细分领域、“N”个目标企业和重点商协会);借助省党政代表团赴广东、浙江等地考察契机,举办产业合作投资推介会活动,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经济区外资企业的沟通交流,引导外资企业有序梯度转移四川。三是加强产学研前端协作,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交流合作机制,鼓励互派干部挂职交流、顶岗锻炼,强化高端人才的培养和交流;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教育与产业紧密结合、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目前,我省已与浙江大学、厦门大学等名校签订了省校战略合作协议。

三、构建招商引资工作新机制。一是建立专业化招商队伍。成立省经济合作工作领导小组及外资等各工作专班,统筹重大项目招引、招商引资管理服务等工作;联动相关省级部门和市(州),着力解决项目引进中存在困难和问题。2023年筛选8个重点外资项目纳入国家外贸外资专班保障。二是深化与专业机构合作。架构全覆盖高黏性的“藤蔓式”招商引资网络体系,以经济合作部门为基点,以驻外使领馆、办事机构为前哨,加强与各类驻华机构、金融机构、商协会、校友会等机构和组织合作,联动行业主管部门,构建同心多圆、同频共振的招商引资大格局。三是强化企业服务。建立外资企业圆桌会议制度,举办“天府投资汇”,搭建政企“零距离、面对面”沟通桥梁;连续7年开展“进千企”活动,连续3年开展外商投资服务专项行动。2023年实地走访对接外资企业2260余家,回应企业诉求580余个,为211家重点企业确定“服务专员”。

四、强化要素保障支撑。一是在政策支持方面。联合有关部门,先后出台《关于金融支持外商投资企业的十条措施》《关于核定享受“十四五”期间支持科技创新进口税收政策的外资研发中心名单实施办法的通知》《四川省外资研发中心采购国产设备退税资格审核认定办法》等外资支持政策;2024年,落实省政府《聚焦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的若干政策措施》等外资支持政策,兑现德国梅赛尔、美国雅保、台湾信义节能玻璃等29家外资企业奖励1亿余元。目前,正积极谋划制定我省落实外资24条的具体举措。二是在招商专业人才支撑方面。联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等部门出台《关于全面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与全省重点特色产业深度对接协同的通知》,开展企业新春招聘季、民营企业招聘月等线上线下活动,构建“以产聚人、以人兴产”的良性互动新格局。目前,正探索建立与国内外人才机构、猎头公司的战略合作机制,利用外脑资源,面向全球引进符合四川产业发展需求的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

下一步,我局将认真研究、吸纳您提出的意见建议,会同省直有关部门,针对招商引资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学习发达地区先进经验和做法,围绕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探索招商引资新机制、新模式,以高质量招引服务全省高质量发展。

一是着眼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探索应用场景招商。鼓励以基金投入、财政金融产品投入等方式,撬动民间资本投向本地重点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二是探索投资联动招商。开展招资引商,大力引入头部金融机构、投资平台、专业基金管理团队等,依托“金融圈”链接“企业圈”,形成以资带商、商资协同的招引合力,撬动经济增长新引擎,释放产业发展新动能。

三是继续探索科技研发招商。进一步强化与科研机构、高校及头部企业的协作,加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结果。

感谢您对我省招商引资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四川省经济合作局

2024年6月26日

(联系人:黄林,联系电话:028—66469960)

  • 网站地图
  • 使用帮助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主办:四川省经济合作局 地址:中国四川成都市永陵路25号 网站标识码:5100000105 蜀ICP备19014080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507号

中文 | English

  • 要闻动态

    党中央国务院信息 省委省政府信息 经合要闻 市州动态

  • 政府信息公开

    政策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依申请公开办理

  • 投资四川

    选择城市

    成都 自贡 攀枝花 泸州 德阳 绵阳 广元 遂宁 内江 乐山 南充 宜宾 广安 达州 巴中 雅安 眉山 资阳 阿坝 甘孜 凉山
    四川概况 市州概况 推出项目 项目下载 项目统计 区域合作 投资政策 政策解读 投资指南 办事服务 投诉服务
  • 博览会展

    会展动态 西博会

  • 互动交流

    局长信箱 征集调查 在线访谈

  • 专题专栏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 西博会 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 经合党建 党史学习教育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乡村振兴

投资四川共享机遇

四川省经济合作局
关于对政协四川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
第0798号提案办理的函

来源:省经济合作局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06-27

川经合函〔2024〕67号

周宏委员:

您提出的《强化招商引资工作,促进四川经济高质量发展》(第0798号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招商引资是开放型经济的源头活水,在产业支撑带动、发展后劲保障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我们坚持把扩大利用外资作为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的重要抓手,积极发挥招商引资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塑造未来竞争新优势、积蓄经济稳定增长动力的助推作用,有力促进我省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一、搭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招商机制。建立协同招商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和协调联络工作制度,联合重庆方面连续举办两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全球投资推介会,发布双城经济圈“双城双百”产业机会清单和协同招商十条措施。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跨区域协作形成18条经验做法》中,川渝两地“共建联合招商机制”典型做法在全国推广。

二、拓展招商引资模式。一是聚焦产业链招商。围绕做强四川主导产业、提高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优化完善了产业链全景图、产业生态发展路径图以及招商引资重点企业目录;在“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等重大开放平台中融入专题投资推介会,连续举办10届“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系列活动,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入川投资发展。二是加强区域合作促进产业梯度转移。制定《深化四川—浙江产业合作工作方案》,深化川浙“5+11+N”重点领域合作(即5大重点产业、11个产业细分领域、“N”个目标企业和重点商协会);借助省党政代表团赴广东、浙江等地考察契机,举办产业合作投资推介会活动,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经济区外资企业的沟通交流,引导外资企业有序梯度转移四川。三是加强产学研前端协作,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交流合作机制,鼓励互派干部挂职交流、顶岗锻炼,强化高端人才的培养和交流;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教育与产业紧密结合、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目前,我省已与浙江大学、厦门大学等名校签订了省校战略合作协议。

三、构建招商引资工作新机制。一是建立专业化招商队伍。成立省经济合作工作领导小组及外资等各工作专班,统筹重大项目招引、招商引资管理服务等工作;联动相关省级部门和市(州),着力解决项目引进中存在困难和问题。2023年筛选8个重点外资项目纳入国家外贸外资专班保障。二是深化与专业机构合作。架构全覆盖高黏性的“藤蔓式”招商引资网络体系,以经济合作部门为基点,以驻外使领馆、办事机构为前哨,加强与各类驻华机构、金融机构、商协会、校友会等机构和组织合作,联动行业主管部门,构建同心多圆、同频共振的招商引资大格局。三是强化企业服务。建立外资企业圆桌会议制度,举办“天府投资汇”,搭建政企“零距离、面对面”沟通桥梁;连续7年开展“进千企”活动,连续3年开展外商投资服务专项行动。2023年实地走访对接外资企业2260余家,回应企业诉求580余个,为211家重点企业确定“服务专员”。

四、强化要素保障支撑。一是在政策支持方面。联合有关部门,先后出台《关于金融支持外商投资企业的十条措施》《关于核定享受“十四五”期间支持科技创新进口税收政策的外资研发中心名单实施办法的通知》《四川省外资研发中心采购国产设备退税资格审核认定办法》等外资支持政策;2024年,落实省政府《聚焦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的若干政策措施》等外资支持政策,兑现德国梅赛尔、美国雅保、台湾信义节能玻璃等29家外资企业奖励1亿余元。目前,正积极谋划制定我省落实外资24条的具体举措。二是在招商专业人才支撑方面。联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等部门出台《关于全面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与全省重点特色产业深度对接协同的通知》,开展企业新春招聘季、民营企业招聘月等线上线下活动,构建“以产聚人、以人兴产”的良性互动新格局。目前,正探索建立与国内外人才机构、猎头公司的战略合作机制,利用外脑资源,面向全球引进符合四川产业发展需求的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

下一步,我局将认真研究、吸纳您提出的意见建议,会同省直有关部门,针对招商引资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学习发达地区先进经验和做法,围绕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探索招商引资新机制、新模式,以高质量招引服务全省高质量发展。

一是着眼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探索应用场景招商。鼓励以基金投入、财政金融产品投入等方式,撬动民间资本投向本地重点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二是探索投资联动招商。开展招资引商,大力引入头部金融机构、投资平台、专业基金管理团队等,依托“金融圈”链接“企业圈”,形成以资带商、商资协同的招引合力,撬动经济增长新引擎,释放产业发展新动能。

三是继续探索科技研发招商。进一步强化与科研机构、高校及头部企业的协作,加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结果。

感谢您对我省招商引资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四川省经济合作局

2024年6月26日

(联系人:黄林,联系电话:028—66469960)

返回
主办:四川省经济合作局 地址:中国四川成都市永陵路25号 网站标识码:5100000105 蜀ICP备19014080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5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