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经济合作局
  • 政      策

    行政规范性文件

    其他文件

  • 政府信息
    公开指南
  • 政府信息
    公开制度
  • 法定主动
    公开内容

    机关简介

    规划信息

    统计信息

    预算⁄决算

    政府采购

    重大项目

    招考录用

    其他法定信息

    • 权责清单
    • 公示公告
    • 人大政协提案答复
    • 网站工作年报
  • 政府信息
    公开年报
  • 依申请
    公开办理
四川省经济合作局
对省政协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第415号提案回复的函
  • 信息来源:
  • 发布时间:2020-09-25

川经合函〔2020〕97号

陈文绮慧委员:

您提出的《发挥港澳委员双重积极作用,维护港澳繁荣稳定和推动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进一步深化川港澳经贸合作

近年来,川港澳之间在经贸领域开展了一系列互利共赢的合作。截至2019年12月底,香港在川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497家,实际到位资金654.23亿美元,主要投资领域涉及商业地产、商贸零售、仓储物流、制造业等。和记黄埔、怡和等世界500强企业和中华电力、新鸿基、新世界等知名企业纷纷投资四川;澳门在川累计设立外商投资企业94家,实际到位资金11.18亿美元等。港澳是我省“突出南向开放”的重点地区,深化川港澳合作,对于四川拓展南向开放,加快由内陆腹地向开放前沿转变显得尤其重要。我们将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要求,推动“川港合作会议”“川澳合作会议”机制更好发挥作用,认真落实达成合作事项。

二、加快构建“5+1”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

2018年11月,我省出台《关于加快构建“5+1”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重点培育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饮料、先进材料、能源化工5个万亿级支柱产业,构建四川现代产业体系主体架构。根据《意见》要求,将以融合发展为主战场,积极发展数字经济,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加强产业核心关键技术攻关,每年组织实施一批产业技术研发与开发项目,突破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的技术瓶颈。实施引领产业发展的技术攻关计划,在信息技术、重大装备、新材料、大飞机、航空发动机与重型燃机、工业互联网、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生物医药、轨道交通、动力及储能电池等领域,前瞻布局技术研发,创新技术攻关组织机制,着力破解一批瓶颈技术,发展引领产业变革的颠覆性技术,推动未来产业加快布局。加强制造业人才发展统筹规划和分类指导,组织实施制造业人才培养引进计划,加大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技能人才的培养引进力度,完善从研发、转化、生产到管理的人才培养引进体系。

三、加快构建“4+6”现代服务业体系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2020年6月,我省出台《关于加快构建“4+6”现代服务业体系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根据《意见》要求,我省将融合发展文体旅游,实施文体旅游融合发展工程,发展数字文体旅游、康养体育旅游、音乐旅游等新业态。大力发展医疗康养服务,推动医疗康养产业创新发展,打造西部医疗康养高地。培育智慧医疗等新业态。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打造省级公共卫生综合临床中心。建立细胞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推进“中国牙谷”“医美之都”建设及康复辅具产业发展。实施业态模式创新发展工程,发展数字经济,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国家数字经济、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实施“互联网+服务业”工程,发展平台经济,建设一批集服务、产品销售为一体的区域性特色平台;发展共享经济,支持众创、众包、众筹等新模式,搭建物流、医养、教育等共享平台。

四、关于我省偏远贫困山区设立中医医疗流动车队的问题

四川是一个多民族大省,偏远贫困山区多以民族地区为主,土地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60%以上,是我国第一大彝族聚居区、第二大藏族聚居区和唯一的羌族聚居区,全国“三区三州”也包括我省凉山州、甘孜州、阿坝州。长期以来,三州民族地区受气候环境恶劣、高寒缺氧、交通不便等不利因素制约经济发展,群众受传统习俗影响,多以接受藏医、彝医、羌医等民族医药甚至西医为主,对参与中医药治疗的认知程度不高。近年来我省中医药管理局不断从项目、资金、政策等方面,加大对民族地区的中医药扶持力度。先后设立相应规模的县级中(藏、彝)医院、乡镇卫生院中(藏、彝)馆等公立医疗机构,基本实现了对民族地区群众中(民族)医药服务需求保障。但部分较为偏远的地区受地广人稀、服务人群较少、中医药人才留不住、引不进等问题影响,仍制约贫困地区基层中医药服务的全面发展,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难,部分乡镇卫生院中(藏、彝)馆项目建成即成闲置等问题还普遍存在。目前,我省偏远山区(尤其是三州民族地区)民族习俗、地理环境、交通条件等不利于流动中医医疗车队有成效地开展移动诊疗活动。下一步中医药管理局将继续针对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不强的现状,持续推进县级中医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的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重点加强中医馆标准化建设。通过普及中医药健康养生理念、知识、方法,促进偏远山区贫困群众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不断提升,进一步提高他们对中医药的认知度,为后续流动中医医疗车队赴三州顺利开诊提供有力保障。

我省中医药资源丰富,正在开展“三个一批”建设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重点培育一批龙头企业,打造一批拳头产品,建设一批重点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培力(南宁)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培力药业)是国家级中药配方颗粒试点企业之一,我们希望培力药业加强与四川合作,参与中医药产业“三个一批”建设,共同推进中医药产业发展。同时希望培力药业将香港中医流动医疗车队的先进模式带到四川,为贫困山区提供医疗服务。

四川省经济合作局
2020年8月10日

(联系人:张春华,联系电话:17708851825)

  • 网站地图
  • 使用帮助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主办:四川省经济合作局 地址:中国四川成都市永陵路25号 网站标识码:5100000105 蜀ICP备19014080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507号

中文 | English

  • 要闻动态

    党中央国务院信息 省委省政府信息 经合要闻 市州动态

  • 政府信息公开

    政策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依申请公开办理

  • 投资四川

    选择城市

    成都 自贡 攀枝花 泸州 德阳 绵阳 广元 遂宁 内江 乐山 南充 宜宾 广安 达州 巴中 雅安 眉山 资阳 阿坝 甘孜 凉山
    四川概况 市州概况 推出项目 项目下载 项目统计 区域合作 投资政策 政策解读 投资指南 办事服务 投诉服务
  • 博览会展

    会展动态 西博会

  • 互动交流

    局长信箱 征集调查 在线访谈

  • 专题专栏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 西博会 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 经合党建 党史学习教育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乡村振兴

投资四川共享机遇

四川省经济合作局
对省政协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第415号提案回复的函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9-25

川经合函〔2020〕97号

陈文绮慧委员:

您提出的《发挥港澳委员双重积极作用,维护港澳繁荣稳定和推动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进一步深化川港澳经贸合作

近年来,川港澳之间在经贸领域开展了一系列互利共赢的合作。截至2019年12月底,香港在川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497家,实际到位资金654.23亿美元,主要投资领域涉及商业地产、商贸零售、仓储物流、制造业等。和记黄埔、怡和等世界500强企业和中华电力、新鸿基、新世界等知名企业纷纷投资四川;澳门在川累计设立外商投资企业94家,实际到位资金11.18亿美元等。港澳是我省“突出南向开放”的重点地区,深化川港澳合作,对于四川拓展南向开放,加快由内陆腹地向开放前沿转变显得尤其重要。我们将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要求,推动“川港合作会议”“川澳合作会议”机制更好发挥作用,认真落实达成合作事项。

二、加快构建“5+1”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

2018年11月,我省出台《关于加快构建“5+1”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重点培育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饮料、先进材料、能源化工5个万亿级支柱产业,构建四川现代产业体系主体架构。根据《意见》要求,将以融合发展为主战场,积极发展数字经济,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加强产业核心关键技术攻关,每年组织实施一批产业技术研发与开发项目,突破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的技术瓶颈。实施引领产业发展的技术攻关计划,在信息技术、重大装备、新材料、大飞机、航空发动机与重型燃机、工业互联网、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生物医药、轨道交通、动力及储能电池等领域,前瞻布局技术研发,创新技术攻关组织机制,着力破解一批瓶颈技术,发展引领产业变革的颠覆性技术,推动未来产业加快布局。加强制造业人才发展统筹规划和分类指导,组织实施制造业人才培养引进计划,加大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技能人才的培养引进力度,完善从研发、转化、生产到管理的人才培养引进体系。

三、加快构建“4+6”现代服务业体系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2020年6月,我省出台《关于加快构建“4+6”现代服务业体系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根据《意见》要求,我省将融合发展文体旅游,实施文体旅游融合发展工程,发展数字文体旅游、康养体育旅游、音乐旅游等新业态。大力发展医疗康养服务,推动医疗康养产业创新发展,打造西部医疗康养高地。培育智慧医疗等新业态。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打造省级公共卫生综合临床中心。建立细胞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推进“中国牙谷”“医美之都”建设及康复辅具产业发展。实施业态模式创新发展工程,发展数字经济,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国家数字经济、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实施“互联网+服务业”工程,发展平台经济,建设一批集服务、产品销售为一体的区域性特色平台;发展共享经济,支持众创、众包、众筹等新模式,搭建物流、医养、教育等共享平台。

四、关于我省偏远贫困山区设立中医医疗流动车队的问题

四川是一个多民族大省,偏远贫困山区多以民族地区为主,土地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60%以上,是我国第一大彝族聚居区、第二大藏族聚居区和唯一的羌族聚居区,全国“三区三州”也包括我省凉山州、甘孜州、阿坝州。长期以来,三州民族地区受气候环境恶劣、高寒缺氧、交通不便等不利因素制约经济发展,群众受传统习俗影响,多以接受藏医、彝医、羌医等民族医药甚至西医为主,对参与中医药治疗的认知程度不高。近年来我省中医药管理局不断从项目、资金、政策等方面,加大对民族地区的中医药扶持力度。先后设立相应规模的县级中(藏、彝)医院、乡镇卫生院中(藏、彝)馆等公立医疗机构,基本实现了对民族地区群众中(民族)医药服务需求保障。但部分较为偏远的地区受地广人稀、服务人群较少、中医药人才留不住、引不进等问题影响,仍制约贫困地区基层中医药服务的全面发展,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难,部分乡镇卫生院中(藏、彝)馆项目建成即成闲置等问题还普遍存在。目前,我省偏远山区(尤其是三州民族地区)民族习俗、地理环境、交通条件等不利于流动中医医疗车队有成效地开展移动诊疗活动。下一步中医药管理局将继续针对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不强的现状,持续推进县级中医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的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重点加强中医馆标准化建设。通过普及中医药健康养生理念、知识、方法,促进偏远山区贫困群众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不断提升,进一步提高他们对中医药的认知度,为后续流动中医医疗车队赴三州顺利开诊提供有力保障。

我省中医药资源丰富,正在开展“三个一批”建设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重点培育一批龙头企业,打造一批拳头产品,建设一批重点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培力(南宁)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培力药业)是国家级中药配方颗粒试点企业之一,我们希望培力药业加强与四川合作,参与中医药产业“三个一批”建设,共同推进中医药产业发展。同时希望培力药业将香港中医流动医疗车队的先进模式带到四川,为贫困山区提供医疗服务。

四川省经济合作局
2020年8月10日

(联系人:张春华,联系电话:17708851825)

返回
主办:四川省经济合作局 地址:中国四川成都市永陵路25号 网站标识码:5100000105 蜀ICP备19014080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5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