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
  • 繁
  • En
  • 个人中心
搜索
  • 首页
  • 要闻动态
    • 党中央国务院信息
    • 省委省政府信息
    • 经合要闻
    • 市州动态
    • 习近平在中拉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的主旨讲话(全文) 2025-05-13
    • 经济日报金观平:厚植营商环境沃土激发企业发展活力 2025-05-13
    • 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启动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2025-05-13
    • 中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步伐坚定不移 2025-05-13
    • 西博会那些事 | 广元西博之旅“火力全开” 2025-05-13
    • 第二十届西博会报名通道开启! 2025-05-10
    • 西博会那些事|内江半导体“硬核”出圈 2025-05-09
    • 巡视公告 2025-05-06
    • 成都东部新区集中签约18个产业项目 2025-05-09
    • 【投资看市州】内江钒钛产业“变形记” 2025-05-07
    • 展示川渝魅力,推动经贸合作“东京川渝会客厅”亮相大阪世博会 2025-04-30
    • 开展专题调研、召开招商引资推介会……四川省驻外办事处、相关市(州)招商引资干劲满满 2025-04-30
  • 政府信息公开
    • 职能职责
    • 领导信息
    • 内设机构

    政府信息公开

    政策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依申请公开办理

    • 机关简介
    • 规划信息
    • 统计信息
    • 预算⁄决算
    • 政府采购
    • 重大项目
    • 招考录用
    • 权责清单
    • 公示公告
    • 人大政协提案答复
    • 网站工作年报
  • 投资四川
    • 四川概况
    • 市州概况
    • 园区服务
    • 重点产业

    投资合作项目

    • 项目下载
    • 项目查询
    • 项目统计

    产业资讯 区域合作

    投资服务

    • 投资政策
    • 政策解读
    • 投资指南
    • 办事服务
    • 投诉服务
  • 博览会展
    • 会展动态
    • 西博会
    • 来四川“五区共兴”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馆,一起解锁发展“新密码” 2025-05-08
    • 四川将再次举办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承接产业转移重点项目机会清单将发布 2025-04-30
    • 第137届广交会已有22万多名境外采购商到会 创同期历史新高 2025-04-28
    • 2025国际竹业品牌博览会在宜宾开幕项目签约总金额超32亿元 2025-04-27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局长信箱

    • 征集调查

    • 在线访谈

  • 专题专栏
您的位置: 四川省经济合作局 > 投资四川 > 投资服务 > 政策解读

推进融合发展,看这份“施工图”

发布日期:2023-03-29

●川南渝西地区融合发展范围涉及四川省自贡市、泸州市、内江市、宜宾市,重庆市江津区、永川区、綦江区、大足区、铜梁区、荣昌区和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总面积4.66万平方公里。2021年,该区域常住人口2019.11万人,GDP总量达1.42万亿元

●《方案》提出:到2025年,川南渝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万亿元左右。根据《方案》,今后三年,川南渝西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速要保持在10%以上

日前,四川省政府和重庆市政府联合印发《推动川南渝西地区融合发展总体方案》。这也意味着,除万达开外,其余9个川渝毗邻地区融合发展平台“施工图”均已给出。

总面积4.66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超过2000万的川南渝西地区,是10个川渝毗邻地区融合发展平台中块头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

那么,这块区域如何推进融合发展?

抓手 利用政策叠加契机 耕好两块已有的“试验田”

“耕好‘试验田’,打造省际交界地区融合先行示范区。”谈及川南渝西地区融合发展的“起手式”,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这样说道。

川南渝西地区已是川渝毗邻地区融合发展的“先行者”,为何要建“试验田”,又建在哪?

答案是:加快泸永江、内荣这两个总体方案已经先期获批且地处川南渝西地区的毗邻地区融合发展建设进程。

“这就是川南渝西地区最大的特点——大平台里包括了小平台。”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泸永江和内荣迄今已探索融合一年有余。其间,各项倾斜政策、项目和资金已先后落地,已有的基础远远超过该区域的其他地区。

两块“试验田”如何打造?《方案》提出,在泸永江,推动泸州与永川、江津在规划统筹、政策协同、项目共建等方面先行突破。同时,以建设支撑成渝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为目标,加快优势产业集聚集成和统筹配置。最终,尽快在汽车摩托车、新材料等领域实现率先突破。

对于10个平台中唯一一个以农业为主题的内荣,《方案》则明确,以支撑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建设为目标,整合川渝两省市在生猪等领域的技术资源,打造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策源地。在此基础上,做大内江和荣昌两地农业特色产业,同步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进程,提高农业核心竞争力和综合效益。

重点 工业力争跑出“加速度”助力冲刺区域发展新目标

从基础条件来看,川南渝西地区是除重庆成都双核外,川渝两地区位优势最明显、承载能力最强、产业基础最好的区域。

《方案》提出:到2025年,川南渝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万亿元左右。对于2021年GDP总量达1.42万亿元的川南渝西地区而言,这个目标并不容易达到。

根据《方案》,今后三年,川南渝西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速要保持在10%以上。最终,为达成目标起到支撑性作用。

产业合作,需要从理顺机制入手。《方案》提出,川南渝西地区要按照“大产业、细分工”的协作模式,引导资源要素向优势产业集聚,构建错位发展、梯度互补、高效协同、富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体系。

既有产业要聚集成势。立足川南渝西地区实际,发力的重点锁定在打造食品饮料、汽摩、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等优势产业集群上。例如,在白酒方面,重点是发挥全国唯一“浓香、酱香、清香”白酒产区独特优势,建设全国领先的白酒生产基地和智能酿造基地。

新业态要加速培育招引。《方案》提及的思路是,“内外联动”。对外,衔接成渝、东部沿海地区和境外,建立跨区域承接产业转移协调机制。对内,在完善招商引资信息对接、项目异地流转财税分成、统计指标合理分算等政策体系,杜绝项目培育过程中的“内耗”,以确保到2025年初步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红线 坚持生态优先 联动全域推进共享共治

《方案》明确:把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推动生态空间共保、环境协同共治。

省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解释,这是因为,川南渝西地区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态脆弱区。例如,自北向南横穿川南的沱江,一直是四川水环境综合治理的“主战场”。

“压倒性”怎样落到实处?《方案》从空间布局、存量污染物消除和增量管控方面提出方向和思路。

在空间布局上,主要围绕水体治理,筑牢长江绿色廊道,建设沱江、岷江、綦江、涪江生态带,探索建立跨区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在存量污染物消除上,大气和水体是着力的重点。具体而言,聚焦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加强协同控制,建立健全大气污染监测预警系统和重污染天气共同应对机制,推进应急响应一体联动。同时,共建川渝河长制,协同推动濑溪河、大清流河、大陆溪河、清溪河、马鞍河等跨界水体治理,深化沱江流域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试点工作。

增量管控,则重在建章立制。《方案》明确,川南渝西地区要加快协同制定负面清单实施细则,建立联防联控联治机制,完善危险废物跨省市转移“白名单”制度。此外,还要设立区域内统一的规划信息管理平台,建立线性工程穿越生态红线、基本农田保护区等的协调机制。

“当然,这些规划能不能落地,既需要各地通力配合,也需要省级层面督导考核。”省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会对照《方案》细化责任清单和考核办法,以确保“施工图”尽快转变成“实景图”。

相关政策
  • 四川省人民政府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推动川南渝西地区融合发展总体方案的通知
  • 打印 关闭
      相关链接:
    • 省级部门网站
    • 商务部驻成都特派员办事处
    • 市州经合系统
    • 驻外办事处
    • 省发展改革委 经济和信息化厅 教育厅 科技厅 省民族宗教委 公安厅 民政厅 司法厅 财政厅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自然资源厅 生态环境厅 住房城乡建设厅 交通运输厅 水利厅 农业农村厅 商务厅 文化和旅游厅 省卫生健康委 退役军人事务厅 应急管理厅 审计厅 省国资委 省市场监管局 省体育局 省统计局 省机关事务管理局 省信访局 省国动办 省林草局 省广电局 省医保局 省粮食和储备局 省监狱管理局 省戒毒管理局 省文物局 省中医药局 省药监局
    • 成都市 自贡市 攀枝花 泸州市 德阳市 绵阳市 广元市 遂宁市 内江市 乐山市 南充市 宜宾市 广安市 达州市 巴中市 雅安市 眉山市 资阳市 阿坝州 甘孜州 凉山州
    • 上海办事处 广州办事处 重庆办事处 沈阳办事处 厦门办事处
    • 网站地图
    • 使用帮助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主办:四川省经济合作局 地址:中国四川成都市永陵路25号 网站标识码:5100000105 蜀ICP备1901408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507号

    中文 | English

    • 要闻动态

      党中央国务院信息 省委省政府信息 经合要闻 市州动态

    • 政府信息公开

      政策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依申请公开办理

    • 投资四川

      选择城市

      成都 自贡 攀枝花 泸州 德阳 绵阳 广元 遂宁 内江 乐山 南充 宜宾 广安 达州 巴中 雅安 眉山 资阳 阿坝 甘孜 凉山
      四川概况 市州概况 推出项目 项目下载 项目统计 区域合作 投资政策 政策解读 投资指南 办事服务 投诉服务
    • 博览会展

      会展动态 西博会

    • 互动交流

      局长信箱 征集调查 在线访谈

    • 专题专栏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 西博会 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 经合党建 党史学习教育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乡村振兴

    投资四川共享机遇

    推进融合发展,看这份“施工图”

    来源:四川日报 发布日期:2023-03-29

    ●川南渝西地区融合发展范围涉及四川省自贡市、泸州市、内江市、宜宾市,重庆市江津区、永川区、綦江区、大足区、铜梁区、荣昌区和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总面积4.66万平方公里。2021年,该区域常住人口2019.11万人,GDP总量达1.42万亿元

    ●《方案》提出:到2025年,川南渝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万亿元左右。根据《方案》,今后三年,川南渝西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速要保持在10%以上

    日前,四川省政府和重庆市政府联合印发《推动川南渝西地区融合发展总体方案》。这也意味着,除万达开外,其余9个川渝毗邻地区融合发展平台“施工图”均已给出。

    总面积4.66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超过2000万的川南渝西地区,是10个川渝毗邻地区融合发展平台中块头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

    那么,这块区域如何推进融合发展?

    抓手 利用政策叠加契机 耕好两块已有的“试验田”

    “耕好‘试验田’,打造省际交界地区融合先行示范区。”谈及川南渝西地区融合发展的“起手式”,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这样说道。

    川南渝西地区已是川渝毗邻地区融合发展的“先行者”,为何要建“试验田”,又建在哪?

    答案是:加快泸永江、内荣这两个总体方案已经先期获批且地处川南渝西地区的毗邻地区融合发展建设进程。

    “这就是川南渝西地区最大的特点——大平台里包括了小平台。”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泸永江和内荣迄今已探索融合一年有余。其间,各项倾斜政策、项目和资金已先后落地,已有的基础远远超过该区域的其他地区。

    两块“试验田”如何打造?《方案》提出,在泸永江,推动泸州与永川、江津在规划统筹、政策协同、项目共建等方面先行突破。同时,以建设支撑成渝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为目标,加快优势产业集聚集成和统筹配置。最终,尽快在汽车摩托车、新材料等领域实现率先突破。

    对于10个平台中唯一一个以农业为主题的内荣,《方案》则明确,以支撑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建设为目标,整合川渝两省市在生猪等领域的技术资源,打造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策源地。在此基础上,做大内江和荣昌两地农业特色产业,同步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进程,提高农业核心竞争力和综合效益。

    重点 工业力争跑出“加速度”助力冲刺区域发展新目标

    从基础条件来看,川南渝西地区是除重庆成都双核外,川渝两地区位优势最明显、承载能力最强、产业基础最好的区域。

    《方案》提出:到2025年,川南渝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万亿元左右。对于2021年GDP总量达1.42万亿元的川南渝西地区而言,这个目标并不容易达到。

    根据《方案》,今后三年,川南渝西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速要保持在10%以上。最终,为达成目标起到支撑性作用。

    产业合作,需要从理顺机制入手。《方案》提出,川南渝西地区要按照“大产业、细分工”的协作模式,引导资源要素向优势产业集聚,构建错位发展、梯度互补、高效协同、富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体系。

    既有产业要聚集成势。立足川南渝西地区实际,发力的重点锁定在打造食品饮料、汽摩、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等优势产业集群上。例如,在白酒方面,重点是发挥全国唯一“浓香、酱香、清香”白酒产区独特优势,建设全国领先的白酒生产基地和智能酿造基地。

    新业态要加速培育招引。《方案》提及的思路是,“内外联动”。对外,衔接成渝、东部沿海地区和境外,建立跨区域承接产业转移协调机制。对内,在完善招商引资信息对接、项目异地流转财税分成、统计指标合理分算等政策体系,杜绝项目培育过程中的“内耗”,以确保到2025年初步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红线 坚持生态优先 联动全域推进共享共治

    《方案》明确:把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推动生态空间共保、环境协同共治。

    省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解释,这是因为,川南渝西地区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态脆弱区。例如,自北向南横穿川南的沱江,一直是四川水环境综合治理的“主战场”。

    “压倒性”怎样落到实处?《方案》从空间布局、存量污染物消除和增量管控方面提出方向和思路。

    在空间布局上,主要围绕水体治理,筑牢长江绿色廊道,建设沱江、岷江、綦江、涪江生态带,探索建立跨区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在存量污染物消除上,大气和水体是着力的重点。具体而言,聚焦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加强协同控制,建立健全大气污染监测预警系统和重污染天气共同应对机制,推进应急响应一体联动。同时,共建川渝河长制,协同推动濑溪河、大清流河、大陆溪河、清溪河、马鞍河等跨界水体治理,深化沱江流域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试点工作。

    增量管控,则重在建章立制。《方案》明确,川南渝西地区要加快协同制定负面清单实施细则,建立联防联控联治机制,完善危险废物跨省市转移“白名单”制度。此外,还要设立区域内统一的规划信息管理平台,建立线性工程穿越生态红线、基本农田保护区等的协调机制。

    “当然,这些规划能不能落地,既需要各地通力配合,也需要省级层面督导考核。”省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会对照《方案》细化责任清单和考核办法,以确保“施工图”尽快转变成“实景图”。

    相关政策
  • 四川省人民政府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推动川南渝西地区融合发展总体方案的通知
  • 返回
    主办:四川省经济合作局 地址:中国四川成都市永陵路25号 网站标识码:5100000105 蜀ICP备19014080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5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