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概况

行政区划


一、概况

●地理位置。乐山处在南丝绸之路、长江经济带交汇点,是成渝城市群规划建设的成都平原中心城市之一。北与眉山接壤,东与自贡、宜宾毗邻,南与凉山相接,西与雅安连界,中心城区距成都双流国际机场100公里。境内海拔高度3204077米,平均海拔500米。

●气候条件。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64℃―175℃,年平均降水量1100毫米,日照约10001200小时。

●幅员面积。全市土地总面积1272003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264%。山地、丘陵、平原分别占665%、21%、125%,呈“七山二丘一平”地貌特征。

●人口区划。全市辖4个区(市中区、五通桥、沙湾、金口河)、1个县级市(峨眉山市)、4个县(犍为、井研、夹江、沐川)和2个彝族自治县(峨边、马边)。共有211个乡镇、7个街道办事处,1984个村、264个社区。全市户籍人口3518万,占全省总人口的386%;年末常住人口3272万人。

●历史沿革。乐山有人类活动的历史可追溯至石器时代,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春秋时期蜀王开明故治。秦统一中国后,于市境内置南安县,隶属蜀郡,后曾改属犍为郡。北周大成元年(公元579年),取“郡土嘉美”之意,置嘉州。宋改嘉州为嘉定府,元改为嘉定府路,明降为嘉定州。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复升为嘉定府,并在府治置乐山县,取城西南五里“至乐山”为名,“乐山”之名沿用至今。1950年,设乐山专区。1985年,撤销乐山地区建地级市。1997年行政区划调整,眉山等6县划出。乐山被誉为“士大夫之郡”,是郭沫若的故乡。

●自然资源。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矿产资源34种,尤其是非金属矿产种类多,开发潜力大。其中,探明岩盐资源总量105亿吨,年开采量253万吨,是全国岩盐的主产地之一;马边磷矿远景储量居全国八大磷矿第4位,探明资源量803亿吨;保有煤炭资源量约285亿吨。境内江河纵横,拥有岷江、大渡河、青衣江和众多中小河流,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约800万千瓦,经济可开发量约750万千瓦。截至目前,全市发电装机容量达6957万千瓦,其中水电装机容量5272万千瓦。

二、主要经济指标


●地区生产总值。2017年(下同),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50779亿元,比上年增长8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88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6914亿元,增长85%;第三产业增加值6576亿元,增长91%。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105%,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59%,下降11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36%,上升12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分别拉动GDP增长044434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9%、54%和41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6130元,比上年增加3020元,增长70%。

●财政收支。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922亿元,增长89%。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8202亿元,增长97%。税占比545%。

●固定资产投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7379亿元,比上年增长148%。第一产业投资4984亿元,增长97%;第二产业投资31904亿元,增长25%;第三产业投资90490亿元,增长202%。民间投资累计72230亿元,增长55%。

●民营经济。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81519亿元,增长84%,民营经济拉动GDP增长46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56%,占GDP541%。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92万户,总量达1397万户,同比增长169%。

●城乡居民收入。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927元,增长9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070元,增长87%。年末全市住户存款余额141142亿元,比年初增加13405亿元,增长105%。

●对外开放。乐山是国家首批对外开放城市,已与109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友好交往及贸易往来关系,截止2016年,有对外贸易经营权企业469家,其中全市进出口实绩企业84家。产品出口国家和地区达104个。新增境外投资项目7个,实现境外投资额19185万美元。港中旅、中科实业、中国建材、中国华录、中信国安、万达集团等一批知名央企民企纷纷来乐投资兴业。新增境外投资项目7个,实现境外投资额19185万美元。全年新签约正式合同项目57个,总金额65907亿元,实际到位市外内资560亿元。全年进出口总额103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61%。

三、工业经济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工业化率4194%;工业拉动经济增长42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12%。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973%,利润总额899亿元。轻重工业比为323677

●产业发展。乐山是四川重要的工业城市,工业门类齐全、发展基础较好,形成了包括以电子信息、清洁能源、新材料、现代装备制造、生物制药为主的新兴产业,以盐磷化工、冶金建材、农产品加工为主的传统产业。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比重提高到39%、较去年提高1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5503亿元。

●园区建设。深入推进“一总部三基地”建设,促进工业集中集约发展。全市现有12个产业园区(工业集中区),其中乐山高新区是全省7个国家级高新区之一,乐山(沙湾)不锈钢产业园是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市园区工业集中度达74%。

●企业发展。全市现有工业企业3851家,拥有规模以上企业625家,其中主营业务收入超20亿的企业7家。

四、服务业发展


●旅游发展。乐山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首批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城市,是四川省唯一的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旅游经济总量居全省第二位。全市境内旅游资源丰富、品位一流,拥有三处世界级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是全国四处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之一,东风堰是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全市现有国家A级景区27处,其中峨眉山、乐山大佛2处为国家5A级景区,峨眉山大佛禅院、夹江天福观光茶园、东方佛都、乌木文化博览苑、峨边黑竹沟、郭沫若故居、仙芝竹尖生态园、嘉阳?桫椤湖、桃源山居、旅博天地等10处为国家4A级景区。围绕建设四川旅游首选地发展定位,认真做好扩容提质、景城一体、全域旅游“三篇文章”,成功举办了四川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峨眉山国际茶文化博览会、环中国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佛光花海音乐节等重大活动和赛事。2017年累计接待国内外旅游者51242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6910亿元,分别增长170%、229%。其中,入境旅游2344万人次,增长129%。国内旅游收入76572亿元,增长230%。旅游外汇收入510298万美元,增长52%。

●金融发展。确立建设四川金融次中心目标,全市金融机构总数115家。其中银行业金融机构32家、保险43家、证券期货10家、融资担保19家、小贷11家,5A股上市公司、6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家产权交易中心,金融从业人员约28万人。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208633亿元,比年初增加22151亿元,增长119%;各项贷款余额为143440亿元,比年初增加12322亿元,增长94%。

●商贸流通。乐山是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市、全省放心舒心消费城市创建试点市。2017年,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净增16家、达180家,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企业减少2家、达619家。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525亿元,比上年增长130%。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零售额30075亿元,比上年增长163%。

五、农村经济

全市耕地面积约为27277073公顷,人均耕地面积约为125亩。全年粮食产量1107万吨,比上年增产13%。

●主导产业。乐山是四川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全市围绕现代农旅融合发展特色区和高标准茶产业带、现代林竹产业带、优质蔬菜产业带、中药材产业带、标准化规模养殖产业带、特色农业休闲体验产业带等“一区六带”建设,已建成现代农业万亩示范区89个,初步形成林竹、茶叶、畜牧、蔬菜、中药材五大主导产业。全市茶业综合发展水平居全省前列,荣膺中国绿茶之都称号。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334个,累计达2786个;新发展家庭农场328家,累计达710个。有29个全国农民专合社示范社。全市有永丰纸业、凤生纸业、井研食品、哈哥兔业、竹叶青、仙芝竹尖等6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亿元以上龙头企业42家;10亿元以上龙头企业5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达210亿元。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户面达69%。

●标准化生产。全市发展无公害基地县9个、有机产品示范县1个,基地认证面积占全市耕地面积的86%以上。新建成现代特色效益农业标准化基地13万亩,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89个,累计达739个。

●品牌化建设。拥有永丰、哈哥、巨星、竹叶青等7件中国驰名商标、27件四川省著名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11个。

六、交通邮电

乐山是成都经济区核心圈层的重要枢纽城市、成渝经济区重要交通节点和港口城市。全年完成货物运输总量14045万吨,其中公路13765万吨、水路280万吨。

●公路。全市公路总里程1187126公里,等级公路11147公里,其中新增公路里程145公里。已建成成乐、乐宜、乐雅、乐自、仁沐新仁井试验段等5条高速公路,境内通车里程235公里。有国道213线、245线、348线和省道103线、213线、215线、307线、308线、309线、310线、311线、401线、428线、429线、430线等15条普通国、省公路,境内里程1298公里。有农村公路里程9844公里,实现乡乡通油路(水泥路)、村村通公路。

●铁路项目。成昆铁路贯穿全境,其中市内里程161公里,设有站点16个。成绵乐铁路客运专线乐山段长426公里,已开通运营。成贵铁路、成昆铁路复线、连乐铁路正加快建设。

●水运。全市通航总里程976公里,其中等级航道293公里,货运船舶总运力达1012万吨客(渡)船共有9187客座。岷江港航电枢纽开发进入实施阶段,犍为枢纽、龙溪口枢纽分别于201512月、20173月正式开工建设。

●邮政电信。全市共有251个邮政局(所),平均每507平方公里、每13万人拥有一个邮政服务网点。有邮路80条,邮路总长度达3613公里。有城市投递段道98个,农村投递路线234条,农村投递路线总长度达4771公里。邮政业务总量734亿元,下降53%。

七、城市建设

乐山是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市、国家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市、省环境优美示范城市、省环保模范城市,是成渝城市群规划的成都平原区域中心城市之一。中心城区坐落在三江(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交汇处,与乐山大佛隔江相望,融佛、山、水、城于一体。94平方公里绿心居于城市之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森林在城市里,城市在山水中”。全城镇化率4873%,比上年提高142个百分点。全市城镇建成区面积221平方公里,其中市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7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0余万人。

●区域中心城市建设。中心城区跨市中区、五通桥、沙湾区,包含乐山高新技术开发区,规划面积约288平方公里。主城区范围(即市直管区域)包括青江、柏杨坝、蟠龙、老城、绿心、棉竹、通江、肖坝、岷江东岸、牟子、高新区、水口、苏稽、杨湾14个片区及大佛景区等区域,面积约236平方公里。

●小城镇建设。以全省“百镇建设试点行动”为契机,分类分层分步推进小城镇特色化发展,拥有国家级重点镇17个、省级试点镇15个。沐川箭板镇顺河古街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峨边底底古村等9个村被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城市管理。乐山是全省首批数字化城市管理试点城市,峨眉山市创建为全省环境优美示范县,30个乡镇、250个村分别创建为全省环境优美示范乡镇和示范村。城市交通、供排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298万立方米,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86%。建成区绿地率284%。中心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通过国家检查验收,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744平方米。

八、生态文明

●生态创建。建成省级环境保护模范城市2个、省级生态县(市、区)6个;沐川、峨边、马边等3个县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拥有国家级生态乡镇12个、省级生态乡镇75个;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处、国家湿地公园各2处,森林公园3处,国家级地质公园、矿山公园各1处。全市森林覆盖率5639%。

●节能减排。全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7%,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四项指标较去年同期分别削减21%、25%、1335%和1355%。“十二五”以来,全市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2754%,高于“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17个百分点;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3957%,高于“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25个百分点。

九、民生改善

●脱贫攻坚。全市有省定贫困村218个、市列贫困村112个,贫困人口82806人、贫困发生率356%。其中国家及省定4个贫困县有贫困村210个,贫困人口52090人、占全市629%,贫困发生率985%、高于全市629个百分点。2016年,建设彝家新寨28个,累计建成289个;新改建住房1750户,累计建成23940户。

●就业工作。年末全市城镇就业人员601万人,比上年增加17万人。城镇新增就业496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6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3%。全市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1041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571亿元。

●社会保障。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覆盖率、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95%和98%,养老保险关系实现无障碍转移接续。农村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标准每人每月不低于340元,分散供养标准每人每月不低于310元。城市低保标准为每人每月400元,农村低保标准为每人每年2500元。最低工资标准为每人每月1380元。

●安居工程。“百万安居工程建设行动”持续开展,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新开工14531套(户),竣工13758套。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3558户,向农民工分配公共租赁住房836套。完成农村住房新、改、扩建14511户,其中农村危房改造3199户。

●安全生产。全年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09起,死亡87人,全年未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交通事故530起,死亡146人;火灾1614起,死亡2人。

十、社会事业

●科学技术。全市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4家,市级科技型企业311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已创立国家级技术研究应用中心1个、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1家,建成省级工程实验室3个、检验检测中心6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个。国家硅材料循环经济综合试点项目通过国家发改委、国家标委立项。长征药业生物工程发酵基地成为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实现县县覆盖。全市专利申请1869件,其中发明526件。专利授权1052件,其中发明150件,同比分别增长185%、316%。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7件,同比增长423%。科技进步综合水平指数达52%。

●教育事业。全市有幼儿园698所、在园幼儿93万人。小学229所、在校学生179万人。初中178所、在校学生80万人。普通高中25所、在校学生41万人。中等职业学校23所、在校学生34万人。特殊教育学校3所、在校学生413人。市中区、五通桥区、夹江县等3个区县通过国家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达标验收认定。乐山师范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和职业技术学院全年共招生16万人,在校生51万人。

●文体事业。乐山是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城市,全市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项、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个。全市共有文化馆12个、图书馆11个、乡镇(街道)文化站218个,均面向群众免费开放。有博物馆9个、演出场所4家、国家一流文艺表演院团1个、城市电影院21家、乡镇电影放映厅73个、乡村室外固定电影放映点142个。有国家级全民健身中心1个,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13个,省、市级体育传统项目示范学校60所。

●卫生计生。全市拥有各级各类卫生机构3206个(含村卫生室),实有床位22390张。拥有卫生机构人员25762人,有执业(助理)医师7537人,注册护士(师)8716人。全面二孩政策落地实施。全年人口自然增长率-51‰。

详情点击 >>
主办:四川省经济合作局 地址:中国四川成都市永陵路25号 网站标识码:5100000105 蜀ICP备1901408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5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