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经济合作局
  • 政      策

    行政规范性文件

    其他文件

  • 政府信息
    公开指南
  • 政府信息
    公开制度
  • 法定主动
    公开内容

    机关简介

    规划信息

    统计信息

    预算⁄决算

    政府采购

    重大项目

    招考录用

    其他法定信息

    • 权责清单
    • 公示公告
    • 人大政协提案答复
    • 网站工作年报
  • 政府信息
    公开年报
  • 依申请
    公开办理
四川省经济合作局
关于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的通知
  • 信息来源:省经济合作局办公室
  • 发布时间:2022-05-11

省政府各驻外办事处,各市(州)经济合作部门,局机关、中心各处室: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全省经合系统要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充分发挥招商引资对稳增长的重要作用,全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促进经济循环畅通,以疫情防控安全为前提,以强化项目招引为根本,以做大增量提升质量为目标,以服务企业解难纾困为重点,逆势破局创新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千方百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主动出击精准发力,确保工作标准不降力度不减

(一)精准锁定招引目的地。紧盯产业发展最新态势和新冠肺炎疫情发展形势,密切关注产业契合度高、合作紧密、交流密切的重点区域及部分地区企业转移意愿、动向,精细梳理各市州产业基础、区位优势,合理调配时间和工作力量,小切口、精细化、点对点精准发力,切实提高招商精准度。

(二)创新开展“短频快”招商。紧盯制造业“三类500强”、跨国公司和“行业100强”“专精特新”等目标企业,制定“一对一”精准投资促进专项方案,根据全国疫情防控形势“见缝插针”,因时因地“短频快”开展小规模专题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做到准备充分、反应迅速、高效对接、安全返回、务求实效。

(三)适时开展驻点招商。积极推动“省市县”三级联动招商,抽调精干力量组建招商专班,抢抓目标区域疫情好转窗口期,适时开展驻点招商活动。各级驻外办事处要充分发挥“产业招引探路器、开放合作前哨站、决策参考信息员”的关键作用,积极抓好驻点招商服务保障。

(四)聚力优化平台招商。优化调整重大平台活动举办方式,重大或专题投资促进活动严格落实“非必要不举办”“小型、分散、线上”的指示要求,严控规模、化整为零。创新举办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视频对接活动,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生态伙伴企业进行“云洽谈”“云对接”“云签约”。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在确保安全前提下,探索开展小型、线下投资推介活动。

(五)强化推动“藤蔓式”招商。强化“链主”招商,依托龙头企业配套链供应链,以商招商;强化“外脑”招商,依托专业中介、大数据分析机构,开展借智借力招商;强化“资本”招商,密切关注资本市场动态,分析研判资金流向,顺势而为,联合基金、创投等资本机构,开展合作招商。

(六)全力攻坚外资招引。各地要千方百计稳住外资基本盘,进一步发挥开放十条、外资研发中心财税支持等政策效能,结合自身实际推动出台稳外资政策措施,重点聚焦外资制造业、总部型企业招引,推动利用外资保稳促优。要进一步强化外资专班机制作用,创新开展各种形式的专项攻坚行动,适时举办外资重大项目签约活动,加大对外资招引成果通报、“晾晒”力度。

二、靠前服务解难纾困,优化营商环境助推增资扩能

(一)着力推动解决企业急难问题。高度关注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问题,认真梳理在川企业供应链上下游堵点卡点痛点,建立重点企业重要供应链协调机制,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帮助企业解决制约供应链的物流、要素、人才等瓶颈。适时举办供应链走进四川、供应链伙伴对接会、物流专题会等活动,引导供应链龙头企业积极发挥主引擎作用,统筹整合各方面资源力量延链补链强链。

(二)着力推动签约项目落地投产。持续开展“进千企、解难题、办实事、促发展”“外商投资服务专项行动”等活动,坚持“带题走访”,开展“五问五帮”,以“管家式”服务帮助企业克服困难,助推企业在确保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前提下履约见效、增资扩能,做好项目落地、企业服务“后半篇”文章。

(三)着力推动政策措施进企入户。联动相关部门常态化开展“送策入企”行动,深入企业针对性开展政策宣讲和指导,帮助企业用好政策。研究并推动重大产业化项目招引支持政策,围绕产业扶持、要素保障、招商模式和营商环境等方面制定具体措施,以精准有力的政策全力支持重大项目加速落地投产。

三、多方联动强化推广,聚力传播投资四川机遇环境

(一)强化投资推介。制定下发绿色低碳优势产业投资促进方案,重点推介四川清洁能源大省品牌形象,吸引企业来川布局。紧贴企业投资需求,突出企业最关心的市场空间、配套半径、物流运输、营商服务、用工需求等进行精准推介,找准“契合点”,避免“大而全”,提升针对性、实效性。强化“品牌化”推广意识,固化形成投资推介模板,提升推介专业化水平。

(二)强化项目包装。重视做好项目包装基础工作,重点围绕当地发展需求、产业生态、消费潜力等策划包装项目,增强项目“磁场”,提升招引成功率。多渠道推送发布项目,在门户网站、新媒体等平台载体上密集发布,提升项目线上“曝光度”。定期向相关行业协会、校友会、商会、科研院(所)等推送,增加项目“覆盖面”,全方位挖掘投资潜能。

(三)强化宣传推广。发挥各级驻外机构作用,加强同领事机构、商协会、银行业金融机构等合作,抢抓重大活动举办契机,多渠道展示开放发展成果,发布投资机遇。密切与企业沟通联络,经常性开展“线上”交流,持续涵养客商资源。建好用好“两微一网”等媒体宣传矩阵,发展一批招商“推广达人”,定期推送四川行业资讯、投资机遇清单等信息,以及服务企业、服务投资的鲜活案例,讲好“四川故事”,使政务网站和新媒体成为企业了解四川的重要渠道,树牢外来企业来川投资“第一站”和外来企业“娘家人”地位形象。

四、多措并举苦练内功,着力提升招商引资硬核实力

(一)做深做细“两图一目录”。立足时代背景、产业趋势和市场空间,围绕重点产业和细分领域,做好竞争性分析研究,不断优化完善“两图一目录”,巩固强化产业链核心关键环节,补齐提升薄弱缺失环节。系统梳理目标企业名单,制定近、远期项目促进方案,分阶段、分步骤实施。

(二)常态开展“经合大讲堂”。加强学习型经合机关建设,实施干部学习培训提升计划,常态化开设“经合大讲堂”,开办全省经合干部业务素质提升专题班,邀请熟悉招商引资、博览会展工作的领导干部、专家教授、企业高管等授课,根据实际需求,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面向全省经合系统举办系列网上培训会,补齐短板、提升技能。

(三)抓实抓牢产业分析研判。加快推进“揭榜挂帅、赋能经合”产业研究行动,对各重点细分产业进行系统深入研究,形成高质量产业分析报告。加强对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研判,紧盯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催生的一些风口、热点行业和新技术、新产品,进一步完善客商资源库、招商引资项目库、产业规划政库等资料库。系统梳理“三类500强”名单,重点掌握未入川“三类500强”的投资计划和方向,为抢抓窗口期做好准备。

(四)深度优化项目管理体系。梳理、收集投资额5亿元以上项目作为省级重大产业化项目,分级入库、动态管理项目的签约、落地、开工和投产等关键环节。通过与相关职能部门建立数据交换机制、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实地核查、利用信息化手段定位项目等方式,动态掌握项目进展,持续加大项目推进力度。实行“月统计、季通报”,加强对重大产业化项目的监管。

各单位(部门)要充分认清当前稳增长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主要负责同志要带头扛起责任,把抓项目促投资稳增长作为当前第一要务,聚焦主责主业靶向发力,锚定项目招引不松劲,抓实抓细各项工作任务;全省经济合作系统干部职工要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主动作为、勇于创新、真抓实干,在促进全省经济稳增长中彰显经济合作担当。

要做好招商统筹,加大协同招商力度,强化信息共享、项目共促,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和力量赋能项目招引,努力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要善于发掘、及时总结提炼各单位(部门)好的经验做法,主动推广、相互借鉴,营造“比学赶超”浓厚氛围。各地招商引资经验做法和成效及时报省经济合作局。


四川省经济合作局
2022年5月9日

  • 网站地图
  • 使用帮助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主办:四川省经济合作局 地址:中国四川成都市永陵路25号 网站标识码:5100000105 蜀ICP备19014080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507号

中文 | English

  • 要闻动态

    党中央国务院信息 省委省政府信息 经合要闻 市州动态

  • 政府信息公开

    政策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依申请公开办理

  • 投资四川

    选择城市

    成都 自贡 攀枝花 泸州 德阳 绵阳 广元 遂宁 内江 乐山 南充 宜宾 广安 达州 巴中 雅安 眉山 资阳 阿坝 甘孜 凉山
    四川概况 市州概况 推出项目 项目下载 项目统计 区域合作 投资政策 政策解读 投资指南 办事服务 投诉服务
  • 博览会展

    会展动态 西博会

  • 互动交流

    局长信箱 征集调查 在线访谈

  • 专题专栏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 西博会 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 经合党建 党史学习教育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乡村振兴

投资四川共享机遇

四川省经济合作局
关于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的通知

来源:省经济合作局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05-11

省政府各驻外办事处,各市(州)经济合作部门,局机关、中心各处室: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全省经合系统要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充分发挥招商引资对稳增长的重要作用,全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促进经济循环畅通,以疫情防控安全为前提,以强化项目招引为根本,以做大增量提升质量为目标,以服务企业解难纾困为重点,逆势破局创新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千方百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主动出击精准发力,确保工作标准不降力度不减

(一)精准锁定招引目的地。紧盯产业发展最新态势和新冠肺炎疫情发展形势,密切关注产业契合度高、合作紧密、交流密切的重点区域及部分地区企业转移意愿、动向,精细梳理各市州产业基础、区位优势,合理调配时间和工作力量,小切口、精细化、点对点精准发力,切实提高招商精准度。

(二)创新开展“短频快”招商。紧盯制造业“三类500强”、跨国公司和“行业100强”“专精特新”等目标企业,制定“一对一”精准投资促进专项方案,根据全国疫情防控形势“见缝插针”,因时因地“短频快”开展小规模专题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做到准备充分、反应迅速、高效对接、安全返回、务求实效。

(三)适时开展驻点招商。积极推动“省市县”三级联动招商,抽调精干力量组建招商专班,抢抓目标区域疫情好转窗口期,适时开展驻点招商活动。各级驻外办事处要充分发挥“产业招引探路器、开放合作前哨站、决策参考信息员”的关键作用,积极抓好驻点招商服务保障。

(四)聚力优化平台招商。优化调整重大平台活动举办方式,重大或专题投资促进活动严格落实“非必要不举办”“小型、分散、线上”的指示要求,严控规模、化整为零。创新举办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视频对接活动,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生态伙伴企业进行“云洽谈”“云对接”“云签约”。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在确保安全前提下,探索开展小型、线下投资推介活动。

(五)强化推动“藤蔓式”招商。强化“链主”招商,依托龙头企业配套链供应链,以商招商;强化“外脑”招商,依托专业中介、大数据分析机构,开展借智借力招商;强化“资本”招商,密切关注资本市场动态,分析研判资金流向,顺势而为,联合基金、创投等资本机构,开展合作招商。

(六)全力攻坚外资招引。各地要千方百计稳住外资基本盘,进一步发挥开放十条、外资研发中心财税支持等政策效能,结合自身实际推动出台稳外资政策措施,重点聚焦外资制造业、总部型企业招引,推动利用外资保稳促优。要进一步强化外资专班机制作用,创新开展各种形式的专项攻坚行动,适时举办外资重大项目签约活动,加大对外资招引成果通报、“晾晒”力度。

二、靠前服务解难纾困,优化营商环境助推增资扩能

(一)着力推动解决企业急难问题。高度关注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问题,认真梳理在川企业供应链上下游堵点卡点痛点,建立重点企业重要供应链协调机制,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帮助企业解决制约供应链的物流、要素、人才等瓶颈。适时举办供应链走进四川、供应链伙伴对接会、物流专题会等活动,引导供应链龙头企业积极发挥主引擎作用,统筹整合各方面资源力量延链补链强链。

(二)着力推动签约项目落地投产。持续开展“进千企、解难题、办实事、促发展”“外商投资服务专项行动”等活动,坚持“带题走访”,开展“五问五帮”,以“管家式”服务帮助企业克服困难,助推企业在确保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前提下履约见效、增资扩能,做好项目落地、企业服务“后半篇”文章。

(三)着力推动政策措施进企入户。联动相关部门常态化开展“送策入企”行动,深入企业针对性开展政策宣讲和指导,帮助企业用好政策。研究并推动重大产业化项目招引支持政策,围绕产业扶持、要素保障、招商模式和营商环境等方面制定具体措施,以精准有力的政策全力支持重大项目加速落地投产。

三、多方联动强化推广,聚力传播投资四川机遇环境

(一)强化投资推介。制定下发绿色低碳优势产业投资促进方案,重点推介四川清洁能源大省品牌形象,吸引企业来川布局。紧贴企业投资需求,突出企业最关心的市场空间、配套半径、物流运输、营商服务、用工需求等进行精准推介,找准“契合点”,避免“大而全”,提升针对性、实效性。强化“品牌化”推广意识,固化形成投资推介模板,提升推介专业化水平。

(二)强化项目包装。重视做好项目包装基础工作,重点围绕当地发展需求、产业生态、消费潜力等策划包装项目,增强项目“磁场”,提升招引成功率。多渠道推送发布项目,在门户网站、新媒体等平台载体上密集发布,提升项目线上“曝光度”。定期向相关行业协会、校友会、商会、科研院(所)等推送,增加项目“覆盖面”,全方位挖掘投资潜能。

(三)强化宣传推广。发挥各级驻外机构作用,加强同领事机构、商协会、银行业金融机构等合作,抢抓重大活动举办契机,多渠道展示开放发展成果,发布投资机遇。密切与企业沟通联络,经常性开展“线上”交流,持续涵养客商资源。建好用好“两微一网”等媒体宣传矩阵,发展一批招商“推广达人”,定期推送四川行业资讯、投资机遇清单等信息,以及服务企业、服务投资的鲜活案例,讲好“四川故事”,使政务网站和新媒体成为企业了解四川的重要渠道,树牢外来企业来川投资“第一站”和外来企业“娘家人”地位形象。

四、多措并举苦练内功,着力提升招商引资硬核实力

(一)做深做细“两图一目录”。立足时代背景、产业趋势和市场空间,围绕重点产业和细分领域,做好竞争性分析研究,不断优化完善“两图一目录”,巩固强化产业链核心关键环节,补齐提升薄弱缺失环节。系统梳理目标企业名单,制定近、远期项目促进方案,分阶段、分步骤实施。

(二)常态开展“经合大讲堂”。加强学习型经合机关建设,实施干部学习培训提升计划,常态化开设“经合大讲堂”,开办全省经合干部业务素质提升专题班,邀请熟悉招商引资、博览会展工作的领导干部、专家教授、企业高管等授课,根据实际需求,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面向全省经合系统举办系列网上培训会,补齐短板、提升技能。

(三)抓实抓牢产业分析研判。加快推进“揭榜挂帅、赋能经合”产业研究行动,对各重点细分产业进行系统深入研究,形成高质量产业分析报告。加强对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研判,紧盯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催生的一些风口、热点行业和新技术、新产品,进一步完善客商资源库、招商引资项目库、产业规划政库等资料库。系统梳理“三类500强”名单,重点掌握未入川“三类500强”的投资计划和方向,为抢抓窗口期做好准备。

(四)深度优化项目管理体系。梳理、收集投资额5亿元以上项目作为省级重大产业化项目,分级入库、动态管理项目的签约、落地、开工和投产等关键环节。通过与相关职能部门建立数据交换机制、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实地核查、利用信息化手段定位项目等方式,动态掌握项目进展,持续加大项目推进力度。实行“月统计、季通报”,加强对重大产业化项目的监管。

各单位(部门)要充分认清当前稳增长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主要负责同志要带头扛起责任,把抓项目促投资稳增长作为当前第一要务,聚焦主责主业靶向发力,锚定项目招引不松劲,抓实抓细各项工作任务;全省经济合作系统干部职工要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主动作为、勇于创新、真抓实干,在促进全省经济稳增长中彰显经济合作担当。

要做好招商统筹,加大协同招商力度,强化信息共享、项目共促,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和力量赋能项目招引,努力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要善于发掘、及时总结提炼各单位(部门)好的经验做法,主动推广、相互借鉴,营造“比学赶超”浓厚氛围。各地招商引资经验做法和成效及时报省经济合作局。


四川省经济合作局
2022年5月9日

返回
主办:四川省经济合作局 地址:中国四川成都市永陵路25号 网站标识码:5100000105 蜀ICP备19014080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5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