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经济合作局
  • 政      策

    行政规范性文件

    其他文件

  • 政府信息
    公开指南
  • 政府信息
    公开制度
  • 法定主动
    公开内容

    机关简介

    规划信息

    统计信息

    预算⁄决算

    政府采购

    重大项目

    招考录用

    其他法定信息

    • 权责清单
    • 公示公告
    • 人大政协提案答复
    • 网站工作年报
  • 政府信息
    公开年报
  • 依申请
    公开办理
2013年四川省投资促进局
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2013年,在省政府信息公开办的指导下,我局高度重视政务公开工作,认真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各项规定,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公开形式,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更加科学规范,取得了良好成效。现将我局2013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根据全省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我局把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了由局长负责,分管副局长牵头,办公室承办,政策法规处、信息中心参与的工作机制,确保信息公开全面、及时、准确、无差错。年初,向局机关各处室(中心)印发专门通知,明确我局政务信息公开工作的责任及信息报送内容、时限等有关要求,并将政务公开工作纳入目标管理,逗硬考核,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积极组织工作人员参加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培训,利用读书会等形式在局机关普及政府信息公开知识,增强信息公开意识。
二、充分利用载体,积极主动公开
(一)通过网络主动公开信息。一是在省政府门户网站及时更新政务信息目录,通过省政府门户网站公开信息近300条。二是安排专人管理维护四川省投资促进政务网、“投资四川网”,每天在网上发布最新的投资动态和项目信息,通过实时交流及时回应投资商的咨询,将获得的投资信息反馈给相关处室(中心)和市州。“投资四川网”更新信息3923条,“投资促进政务网”更新信息1589条。通过网络接受相关咨询294次,局长信箱收到来函近70件,办结率100%。建立局政务网与世界500强企业、央企、国际著名投资促进机构以及相关政务网站的链接,强化与省政府驻外办事处,各市(州)、县(市、区)投资促进部门,国家级开发区、省级开发区的无缝对接。三是推进我局党政网网站建设,根据投资促进宣传推介的新形势,优化栏目设置,更新信息736条,宣传了招商引资工作动态,展示了投资促进成果。四是开通运行“四川投资促进”政务微博,着力完善信息审核发布、舆情监测处置等制度,确保政务微博安全有序运行,自9月1日正式开通到年底,共发布投资促进动态、投资环境宣传等方面的微博信息25条,粉丝达2.6万人,赢得了网友的认可和好评。
(二)借助不同媒介主动公开信息。积极协调省委宣传部和各类媒体,围绕“三大投资促进活动”、世界华商大会、第十四西博会等重大投资促进活动,密集开展会前、会中、会后的全景宣传,《四川日报》对局主要领导进行2次专访,《四川日报》、四川电视台等媒体对局有关领导进行多次采访,并针对民企入川、港澳企业四川行、第十四届西博会等重大活动,在《四川日报》进行3次专题深度宣传。为及时消除4•20芦山强烈地震、9•7暴雨洪灾对四川投资环境的不利影响,举行三次新闻通气会,并在省级主流媒体开展“三大投资促进活动”签约项目落地工作系列宣传。编辑制作了中、英文的《2013四川投资服务指南》及光盘,精心摄制《相约天府收获未来》专题宣传片。
(三)利用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公开信息。多次与省政务服务中心对接,借助政务服务中心平台优势,公开招商政务信息,强化投资促进宣传。着力抓了我局在政务服务中心咨询窗口工作人员素质提升,选送窗口工作人员参加各类学习培训,窗口服务质量明显提升,为投资者来川发展提供了方便。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共接待投资咨询580余次,发放各类招商引资资料近千册。
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2013年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省政府的要求仍存在一些差距:一是政务信息公开的及时性、针对性有待提高;二是政务信息公开的创新意识有待进一步提升。2014年,我局将在省政府办公厅的领导下,围绕工作职能,强化服务意识,进一步加强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在优化工作流程、强化督促检查、开展能力培训等方面下功夫,努力推动我局政务公开工作再上新台阶。
特此报告。
 
 
四川省投资促进局
2014年3月4日

  • 网站地图
  • 使用帮助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主办:四川省经济合作局 地址:中国四川成都市永陵路25号 网站标识码:5100000105 蜀ICP备19014080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507号

中文 | English

  • 要闻动态

    党中央国务院信息 省委省政府信息 经合要闻 市州动态

  • 政府信息公开

    政策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依申请公开办理

  • 投资四川

    选择城市

    成都 自贡 攀枝花 泸州 德阳 绵阳 广元 遂宁 内江 乐山 南充 宜宾 广安 达州 巴中 雅安 眉山 资阳 阿坝 甘孜 凉山
    四川概况 市州概况 推出项目 项目下载 项目统计 区域合作 投资政策 政策解读 投资指南 办事服务 投诉服务
  • 博览会展

    会展动态 西博会

  • 互动交流

    局长信箱 征集调查 在线访谈

  • 专题专栏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 西博会 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 经合党建 党史学习教育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乡村振兴

投资四川共享机遇

2013年四川省投资促进局
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来源: 发布时间:2014-03-04
2013年,在省政府信息公开办的指导下,我局高度重视政务公开工作,认真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各项规定,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公开形式,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更加科学规范,取得了良好成效。现将我局2013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根据全省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我局把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了由局长负责,分管副局长牵头,办公室承办,政策法规处、信息中心参与的工作机制,确保信息公开全面、及时、准确、无差错。年初,向局机关各处室(中心)印发专门通知,明确我局政务信息公开工作的责任及信息报送内容、时限等有关要求,并将政务公开工作纳入目标管理,逗硬考核,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积极组织工作人员参加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培训,利用读书会等形式在局机关普及政府信息公开知识,增强信息公开意识。
二、充分利用载体,积极主动公开
(一)通过网络主动公开信息。一是在省政府门户网站及时更新政务信息目录,通过省政府门户网站公开信息近300条。二是安排专人管理维护四川省投资促进政务网、“投资四川网”,每天在网上发布最新的投资动态和项目信息,通过实时交流及时回应投资商的咨询,将获得的投资信息反馈给相关处室(中心)和市州。“投资四川网”更新信息3923条,“投资促进政务网”更新信息1589条。通过网络接受相关咨询294次,局长信箱收到来函近70件,办结率100%。建立局政务网与世界500强企业、央企、国际著名投资促进机构以及相关政务网站的链接,强化与省政府驻外办事处,各市(州)、县(市、区)投资促进部门,国家级开发区、省级开发区的无缝对接。三是推进我局党政网网站建设,根据投资促进宣传推介的新形势,优化栏目设置,更新信息736条,宣传了招商引资工作动态,展示了投资促进成果。四是开通运行“四川投资促进”政务微博,着力完善信息审核发布、舆情监测处置等制度,确保政务微博安全有序运行,自9月1日正式开通到年底,共发布投资促进动态、投资环境宣传等方面的微博信息25条,粉丝达2.6万人,赢得了网友的认可和好评。
(二)借助不同媒介主动公开信息。积极协调省委宣传部和各类媒体,围绕“三大投资促进活动”、世界华商大会、第十四西博会等重大投资促进活动,密集开展会前、会中、会后的全景宣传,《四川日报》对局主要领导进行2次专访,《四川日报》、四川电视台等媒体对局有关领导进行多次采访,并针对民企入川、港澳企业四川行、第十四届西博会等重大活动,在《四川日报》进行3次专题深度宣传。为及时消除4•20芦山强烈地震、9•7暴雨洪灾对四川投资环境的不利影响,举行三次新闻通气会,并在省级主流媒体开展“三大投资促进活动”签约项目落地工作系列宣传。编辑制作了中、英文的《2013四川投资服务指南》及光盘,精心摄制《相约天府收获未来》专题宣传片。
(三)利用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公开信息。多次与省政务服务中心对接,借助政务服务中心平台优势,公开招商政务信息,强化投资促进宣传。着力抓了我局在政务服务中心咨询窗口工作人员素质提升,选送窗口工作人员参加各类学习培训,窗口服务质量明显提升,为投资者来川发展提供了方便。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共接待投资咨询580余次,发放各类招商引资资料近千册。
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2013年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省政府的要求仍存在一些差距:一是政务信息公开的及时性、针对性有待提高;二是政务信息公开的创新意识有待进一步提升。2014年,我局将在省政府办公厅的领导下,围绕工作职能,强化服务意识,进一步加强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在优化工作流程、强化督促检查、开展能力培训等方面下功夫,努力推动我局政务公开工作再上新台阶。
特此报告。
 
 
四川省投资促进局
2014年3月4日

返回
主办:四川省经济合作局 地址:中国四川成都市永陵路25号 网站标识码:5100000105 蜀ICP备19014080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5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