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经济合作局
  • 政      策

    行政规范性文件

    其他文件

  • 政府信息
    公开指南
  • 政府信息
    公开制度
  • 法定主动
    公开内容

    机关简介

    规划信息

    统计信息

    预算⁄决算

    政府采购

    重大项目

    招考录用

    其他法定信息

    • 权责清单
    • 公示公告
    • 人大政协提案答复
    • 网站工作年报
  • 政府信息
    公开年报
  • 依申请
    公开办理
2025年全省经济合作工作要点
  • 信息来源:省经济合作局合作规划处
  • 发布时间:2025-03-12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二届历次全会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突出“招商引资改革创新年”主题,着力做强大产业、突破大项目、吸引大外资、打造大平台,推动招商引资实现新突破,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一、落实深化改革总部署,推动经济合作机制创新体系优化

(一)推进招商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新型招商引资体制机制推动科学化、法治化、规范化运行。深化外商投资促进体制机制改革,健全外资招引、服务和权益保护机制。制定新时代推动招商引资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

(二)加强统筹协调联动。加强省经济合作工作领导小组对招商引资的统筹、管理和指导,明确地方招商主体责任,强化经济合作部门主责主业,紧密与行业部门互动协作,拓展与知名商(协)会、科研院所、链主企业等各方合作,构建整体协同招商格局。

(三)规范招商引资行为。开展规范招商引资行为专项行动,健全企业甄别、项目论证和招商决策机制。探索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市(州)招商协作,支持招商项目跨区域流转。

二、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现代产业建圈强链立体穿透

(一)促进优势产业高端化。围绕推动“智改数转”,打造世界级、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紧盯六大优势产业,聚力引进落地一批标杆性项目。坚持重点突破、串点成线,带动上下游、左右岸企业跟进配套。

(二)促进新兴产业集群化。坚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化特色化发展,重点锁定人工智能、生物制造、低空经济、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等产业新赛道,靶向招引专精特新、单项冠军企业,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速发展、积厚成势。

(三)促进未来产业体系化。突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紧盯原创性颠覆性产业技术创新,招引有实力的科技型企业在川投资布局第六代移动通信技术、量子科技、具身智能等未来产业,培育发展新动能、竞争新优势。

三、拓展国际投资新合作,推动利用外资结构优化整体提质

(一)加大重点领域引进外资力度。落实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锚定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领域的外资头部企业,着力引进高技术外资项目。推动重点外资企业在川设立总部、布局研发中心等功能性机构。

(二)畅通渠道开展跨境出海招商。梳理境外“世界500强”企业和知名跨国公司,编制外资促进目标清单和招引方案。科学制定“出海招商”计划,针对性赴重点国家和地区专题招商,办好“跨国公司投资四川”等系列活动,促进一批外资入川布局。

(三)提升外商投资的便利化水平。开展外资服务专项行动,建立重大标志性外资项目跨部门联合推进机制。依托自贸区、开发区、高新区等各类开放平台,积极招引和承接外资项目。

四、抢抓战略腹地机遇期,推动投资促进模式创新灵活高效

(一)用好资源和市场。充分挖掘建设国家战略腹地和关键产业备份重大机遇,整合资源要素引进优质项目。创新开展“市场+应用”招商,编制发布重点产业链场景,吸引企业示范应用、“接单”落地。围绕发展首发经济,大力引进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新服务。

(二)用实协作和帮扶。高质量对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新布局,加强资源、市场、要素、平台等高效对接,促进重点产业建链织网、深度融合。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深化川渝产业协同招商,助力区域产业一体化发展。发挥驻外办事机构“桥头堡”作用,精准开展上门招商。

(三)用活资本和金融。搭建产投合作互动机制,用好省政府产业投资引导基金,以投带招、以投促孵。推动金融赋能招商,引导建立耐心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积极引进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参与初创型、成长型项目。

五、搭建开放合作大平台,推动客商资源一路向川双向奔赴

(一)强化重大展会升级。精心办好第二十届西博会,创新设计开幕式、中国西部投资说明会等主题活动,办好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发展大会等专题活动。专业组展办展,促进更多贸易成交。积极组团参加进博会、投洽会等展会活动,针对性开展投资促进。

(二)强化重大活动提质。办好“2025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打造“投资四川”靓丽名片。办好全球川商发展大会,为海内外川商、川籍专家学者搭建返乡发展平台。策划“投资四川”产业专题,筹办“投资四川”市(州)专场,开展投资推介,释放合作机遇。

(三)强化重大园区赋能。推动产业园区精准招商,形成招引、落地、服务一体推进机制。完善经济合作部门与产业园区联动机制,共同推动重大项目招引和落地。

六、增强营商环境确定性,推动投资四川唱响全国走向全球

(一)优化助企服务。开展“投资四川”助企服务升级行动,完善招商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协同行业主管和要素保障部门,提供企业开办、项目审批、开工建设全链条服务,完善金融信贷、检验检测、信息咨询等针对性服务。常态化开展“进企业”活动,帮助纾困解难,护航企业发展。

(二)完善政策配套。联动行业部门,积极向上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和重大生产力布局,争取国家专项政策支持;探索分类制定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扶持措施。加强诚信建设,推动“惠企”政策直达快享。

(三)深化投资推广。建好“投资四川”新媒体矩阵,全方位宣传推广四川发展优势、投资潜力。完善重点产业投资热力图,精心策划编制发布投资指南和对外合作招商项目;建立网络智能互动平台,为企业入川提供“投资指引”。

七、坚持善作善为强落实,推动招商引资内聚力量外塑形象

(一)以党的建设统领新时代招商引资。深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推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在经济合作系统落地落实。

(二)以能力建设支撑新时代招商引资。强化招商队伍专业化建设,加强业务能力培训,打造具备优质素养、熟悉市场经济、精通谈判技巧的招商团队。推动招引工作专业化运行,对招商项目实行台账式管理。

(三)以作风建设保障新时代招商引资。保持严谨的作风,对签约项目审慎研判、多方会审。保持高效的作风,践行“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理念,提升执行效能。保持廉洁的作风,纵深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氛围。

  • 网站地图
  • 使用帮助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主办:四川省经济合作局 地址:中国四川成都市永陵路25号 网站标识码:5100000105 蜀ICP备19014080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507号

中文 | English

  • 要闻动态

    党中央国务院信息 省委省政府信息 经合要闻 市州动态

  • 政府信息公开

    政策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依申请公开办理

  • 投资四川

    选择城市

    成都 自贡 攀枝花 泸州 德阳 绵阳 广元 遂宁 内江 乐山 南充 宜宾 广安 达州 巴中 雅安 眉山 资阳 阿坝 甘孜 凉山
    四川概况 市州概况 推出项目 项目下载 项目统计 区域合作 投资政策 政策解读 投资指南 办事服务 投诉服务
  • 博览会展

    会展动态 西博会

  • 互动交流

    局长信箱 征集调查 在线访谈

  • 专题专栏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 西博会 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 经合党建 党史学习教育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乡村振兴

投资四川共享机遇

2025年全省经济合作工作要点

来源:省经济合作局合作规划处 发布时间:2025-03-12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二届历次全会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突出“招商引资改革创新年”主题,着力做强大产业、突破大项目、吸引大外资、打造大平台,推动招商引资实现新突破,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一、落实深化改革总部署,推动经济合作机制创新体系优化

(一)推进招商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新型招商引资体制机制推动科学化、法治化、规范化运行。深化外商投资促进体制机制改革,健全外资招引、服务和权益保护机制。制定新时代推动招商引资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

(二)加强统筹协调联动。加强省经济合作工作领导小组对招商引资的统筹、管理和指导,明确地方招商主体责任,强化经济合作部门主责主业,紧密与行业部门互动协作,拓展与知名商(协)会、科研院所、链主企业等各方合作,构建整体协同招商格局。

(三)规范招商引资行为。开展规范招商引资行为专项行动,健全企业甄别、项目论证和招商决策机制。探索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市(州)招商协作,支持招商项目跨区域流转。

二、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现代产业建圈强链立体穿透

(一)促进优势产业高端化。围绕推动“智改数转”,打造世界级、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紧盯六大优势产业,聚力引进落地一批标杆性项目。坚持重点突破、串点成线,带动上下游、左右岸企业跟进配套。

(二)促进新兴产业集群化。坚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化特色化发展,重点锁定人工智能、生物制造、低空经济、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等产业新赛道,靶向招引专精特新、单项冠军企业,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速发展、积厚成势。

(三)促进未来产业体系化。突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紧盯原创性颠覆性产业技术创新,招引有实力的科技型企业在川投资布局第六代移动通信技术、量子科技、具身智能等未来产业,培育发展新动能、竞争新优势。

三、拓展国际投资新合作,推动利用外资结构优化整体提质

(一)加大重点领域引进外资力度。落实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锚定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领域的外资头部企业,着力引进高技术外资项目。推动重点外资企业在川设立总部、布局研发中心等功能性机构。

(二)畅通渠道开展跨境出海招商。梳理境外“世界500强”企业和知名跨国公司,编制外资促进目标清单和招引方案。科学制定“出海招商”计划,针对性赴重点国家和地区专题招商,办好“跨国公司投资四川”等系列活动,促进一批外资入川布局。

(三)提升外商投资的便利化水平。开展外资服务专项行动,建立重大标志性外资项目跨部门联合推进机制。依托自贸区、开发区、高新区等各类开放平台,积极招引和承接外资项目。

四、抢抓战略腹地机遇期,推动投资促进模式创新灵活高效

(一)用好资源和市场。充分挖掘建设国家战略腹地和关键产业备份重大机遇,整合资源要素引进优质项目。创新开展“市场+应用”招商,编制发布重点产业链场景,吸引企业示范应用、“接单”落地。围绕发展首发经济,大力引进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新服务。

(二)用实协作和帮扶。高质量对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新布局,加强资源、市场、要素、平台等高效对接,促进重点产业建链织网、深度融合。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深化川渝产业协同招商,助力区域产业一体化发展。发挥驻外办事机构“桥头堡”作用,精准开展上门招商。

(三)用活资本和金融。搭建产投合作互动机制,用好省政府产业投资引导基金,以投带招、以投促孵。推动金融赋能招商,引导建立耐心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积极引进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参与初创型、成长型项目。

五、搭建开放合作大平台,推动客商资源一路向川双向奔赴

(一)强化重大展会升级。精心办好第二十届西博会,创新设计开幕式、中国西部投资说明会等主题活动,办好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发展大会等专题活动。专业组展办展,促进更多贸易成交。积极组团参加进博会、投洽会等展会活动,针对性开展投资促进。

(二)强化重大活动提质。办好“2025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打造“投资四川”靓丽名片。办好全球川商发展大会,为海内外川商、川籍专家学者搭建返乡发展平台。策划“投资四川”产业专题,筹办“投资四川”市(州)专场,开展投资推介,释放合作机遇。

(三)强化重大园区赋能。推动产业园区精准招商,形成招引、落地、服务一体推进机制。完善经济合作部门与产业园区联动机制,共同推动重大项目招引和落地。

六、增强营商环境确定性,推动投资四川唱响全国走向全球

(一)优化助企服务。开展“投资四川”助企服务升级行动,完善招商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协同行业主管和要素保障部门,提供企业开办、项目审批、开工建设全链条服务,完善金融信贷、检验检测、信息咨询等针对性服务。常态化开展“进企业”活动,帮助纾困解难,护航企业发展。

(二)完善政策配套。联动行业部门,积极向上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和重大生产力布局,争取国家专项政策支持;探索分类制定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扶持措施。加强诚信建设,推动“惠企”政策直达快享。

(三)深化投资推广。建好“投资四川”新媒体矩阵,全方位宣传推广四川发展优势、投资潜力。完善重点产业投资热力图,精心策划编制发布投资指南和对外合作招商项目;建立网络智能互动平台,为企业入川提供“投资指引”。

七、坚持善作善为强落实,推动招商引资内聚力量外塑形象

(一)以党的建设统领新时代招商引资。深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推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在经济合作系统落地落实。

(二)以能力建设支撑新时代招商引资。强化招商队伍专业化建设,加强业务能力培训,打造具备优质素养、熟悉市场经济、精通谈判技巧的招商团队。推动招引工作专业化运行,对招商项目实行台账式管理。

(三)以作风建设保障新时代招商引资。保持严谨的作风,对签约项目审慎研判、多方会审。保持高效的作风,践行“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理念,提升执行效能。保持廉洁的作风,纵深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氛围。

返回
主办:四川省经济合作局 地址:中国四川成都市永陵路25号 网站标识码:5100000105 蜀ICP备19014080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5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