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经济合作局
  • 政      策

    行政规范性文件

    其他文件

  • 政府信息
    公开指南
  • 政府信息
    公开制度
  • 法定主动
    公开内容

    机关简介

    规划信息

    统计信息

    预算⁄决算

    政府采购

    重大项目

    招考录用

    其他法定信息

    • 权责清单
    • 公示公告
    • 人大政协提案答复
    • 网站工作年报
  • 政府信息
    公开年报
  • 依申请
    公开办理
2022年全省经济合作工作要点
  • 信息来源:
  • 发布时间:2022-02-28

2022年是四川步入全面小康社会、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迈进的重要之年。全省经济合作系统要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更好发挥经济合作对稳增长的支撑作用,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中展现更大作为,为我省更好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全面实现“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总体思路: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安排,按照省委“十六字”招商方针,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引领,以“重大产业化项目招引攻坚年”为主题,以构筑产业生态为目标,以做大产业增量为重点,以拓展资源网络为抓手,以精细管理服务为驱动,着眼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引进一批“大、强、新、优”产业化项目,夯实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基础,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基本原则:锚定“一地一站四中心”职能定位,打造四川成为中西部投资首选地,把经济合作部门建设成为“外来企业来川投资咨询第一站”和“投资信息统筹集散中心、产业发展分析研究中心、重大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中心、吸引投资宣传推广中心”。一是坚持项目为王、招大引强。把握稳增长主基调,发挥项目在稳投资、稳增长中的“压舱石”作用,坚定不移招大引强、招群引链、招新引优,推动“龙头企业+配套企业”成链集群发展,构建产业生态,夯实投资“底盘”,推动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投资持续增长。二是坚持靶向发力、绿色转型。展现绿色发展新担当,乘势而上大力招引“高能级、低能耗”、辐射带动强的建链补链强链优质项目,提升产业发展新位势,推动项目招引工作绿色转型。三是坚持前瞻谋划、换道超车。紧盯产业发展态势和科技创新前沿,前瞻性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科技创新项目,主动布局“未来赛道”,催生产业“裂变”效应,打造未来产业策源地。四是坚持抢抓机遇、借势赋能。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大力争取国家层面支持,用足用好各级各类开放平台、开放政策和产业发展激励措施,增强对重点企业和高端要素吸附集聚能力。五是坚持强基固本、创新突破。主动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着力创新工作举措,完善体制机制,凝聚各方合力,打造高质量、专业化的招商体系,提升项目招引实效,叫响“投资四川”响亮品牌。

目标任务:实施重大产业化项目招引“1531”专项行动,引进投资规模100亿元以上(含)、50(含)—100亿元、30(含)—50亿元、10(含)—30亿元的项目,分别达到5个、20个、40个、160个以上,打造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和国内一流的产业集群。力争引进到位内资、外商直接投资规模继续保持中西部领先,新增落户世界500强企业5家以上。

一、精准靶向摸排梳理,鲜明项目招引主攻方向

(一)围绕“三类500强”招“大”。

(二)围绕构建产业生态引“强”。

(三)围绕跨越发展和未来赛道聚“新”。

(四)围绕高质量利用外资争“优”。

二、提升开放合作水平,做优项目招引平台载体

(一)推动开放活动平台能级跃升。

(二)推动园区功能平台聚势赋能。

(三)推动投资推广平台拓点扩面。

三、高效转化优势资源,拓宽项目招引渠道网络

(一)推动领事机构资源向投资资源转化。

(二)推动金融资源向项目资源转化。

(三)推动商协会资源向信息资源转化。

(四)推动专业领域资源向生产资源转化。

(五)推动区域合作资源向产业资源转化。

四、着眼管理服务创新,激发项目招引内生动力

(一)立足构建“大招商”格局,优化协同联动体系。

(二)立足招引全流程把控,优化项目管理体系。

(三)立足投资便利化建设,优化外资管理体系。

(四)立足彰显“娘家人”担当,优化跟进服务体系。

(五)立足队伍专业化建设,优化人才培养体系。

(六)立足推动科学化考评,优化考核激励体系。

五、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夯实经济合作组织保证

(一)坚持党建引领提升“政治三力”。

(二)坚持强固作风浓厚干事创业氛围。

(三)坚持廉政底线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 网站地图
  • 使用帮助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主办:四川省经济合作局 地址:中国四川成都市永陵路25号 网站标识码:5100000105 蜀ICP备19014080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507号

中文 | English

  • 要闻动态

    党中央国务院信息 省委省政府信息 经合要闻 市州动态

  • 政府信息公开

    政策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依申请公开办理

  • 投资四川

    选择城市

    成都 自贡 攀枝花 泸州 德阳 绵阳 广元 遂宁 内江 乐山 南充 宜宾 广安 达州 巴中 雅安 眉山 资阳 阿坝 甘孜 凉山
    四川概况 市州概况 推出项目 项目下载 项目统计 区域合作 投资政策 政策解读 投资指南 办事服务 投诉服务
  • 博览会展

    会展动态 西博会

  • 互动交流

    局长信箱 征集调查 在线访谈

  • 专题专栏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 西博会 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 经合党建 党史学习教育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乡村振兴

投资四川共享机遇

2022年全省经济合作工作要点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2-28

2022年是四川步入全面小康社会、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迈进的重要之年。全省经济合作系统要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更好发挥经济合作对稳增长的支撑作用,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中展现更大作为,为我省更好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全面实现“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总体思路: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安排,按照省委“十六字”招商方针,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引领,以“重大产业化项目招引攻坚年”为主题,以构筑产业生态为目标,以做大产业增量为重点,以拓展资源网络为抓手,以精细管理服务为驱动,着眼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引进一批“大、强、新、优”产业化项目,夯实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基础,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基本原则:锚定“一地一站四中心”职能定位,打造四川成为中西部投资首选地,把经济合作部门建设成为“外来企业来川投资咨询第一站”和“投资信息统筹集散中心、产业发展分析研究中心、重大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中心、吸引投资宣传推广中心”。一是坚持项目为王、招大引强。把握稳增长主基调,发挥项目在稳投资、稳增长中的“压舱石”作用,坚定不移招大引强、招群引链、招新引优,推动“龙头企业+配套企业”成链集群发展,构建产业生态,夯实投资“底盘”,推动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投资持续增长。二是坚持靶向发力、绿色转型。展现绿色发展新担当,乘势而上大力招引“高能级、低能耗”、辐射带动强的建链补链强链优质项目,提升产业发展新位势,推动项目招引工作绿色转型。三是坚持前瞻谋划、换道超车。紧盯产业发展态势和科技创新前沿,前瞻性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科技创新项目,主动布局“未来赛道”,催生产业“裂变”效应,打造未来产业策源地。四是坚持抢抓机遇、借势赋能。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大力争取国家层面支持,用足用好各级各类开放平台、开放政策和产业发展激励措施,增强对重点企业和高端要素吸附集聚能力。五是坚持强基固本、创新突破。主动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着力创新工作举措,完善体制机制,凝聚各方合力,打造高质量、专业化的招商体系,提升项目招引实效,叫响“投资四川”响亮品牌。

目标任务:实施重大产业化项目招引“1531”专项行动,引进投资规模100亿元以上(含)、50(含)—100亿元、30(含)—50亿元、10(含)—30亿元的项目,分别达到5个、20个、40个、160个以上,打造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和国内一流的产业集群。力争引进到位内资、外商直接投资规模继续保持中西部领先,新增落户世界500强企业5家以上。

一、精准靶向摸排梳理,鲜明项目招引主攻方向

(一)围绕“三类500强”招“大”。

(二)围绕构建产业生态引“强”。

(三)围绕跨越发展和未来赛道聚“新”。

(四)围绕高质量利用外资争“优”。

二、提升开放合作水平,做优项目招引平台载体

(一)推动开放活动平台能级跃升。

(二)推动园区功能平台聚势赋能。

(三)推动投资推广平台拓点扩面。

三、高效转化优势资源,拓宽项目招引渠道网络

(一)推动领事机构资源向投资资源转化。

(二)推动金融资源向项目资源转化。

(三)推动商协会资源向信息资源转化。

(四)推动专业领域资源向生产资源转化。

(五)推动区域合作资源向产业资源转化。

四、着眼管理服务创新,激发项目招引内生动力

(一)立足构建“大招商”格局,优化协同联动体系。

(二)立足招引全流程把控,优化项目管理体系。

(三)立足投资便利化建设,优化外资管理体系。

(四)立足彰显“娘家人”担当,优化跟进服务体系。

(五)立足队伍专业化建设,优化人才培养体系。

(六)立足推动科学化考评,优化考核激励体系。

五、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夯实经济合作组织保证

(一)坚持党建引领提升“政治三力”。

(二)坚持强固作风浓厚干事创业氛围。

(三)坚持廉政底线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返回
主办:四川省经济合作局 地址:中国四川成都市永陵路25号 网站标识码:5100000105 蜀ICP备19014080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5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