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
  • 繁
  • En
  • 个人中心
搜索
  • 首页
  • 要闻动态
    • 党中央国务院信息
    • 省委省政府信息
    • 经合要闻
    • 市州动态
    •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在广东广州隆重开幕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宣布运动会开幕 2025-11-10
    • 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强调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 蔡奇陪同考察 2025-11-10
    • 李强出席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2025-11-06
    • 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第二阶段会议上的讲话(全文) 2025-11-03
    • “才聚长三角·茶韵链未崃”邛崃市“长三角”投资盖碗茶活动在上海举行 2025-11-13
    • 川商渝商“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新疆举办 2025-11-13
    • 面向“十五五”,全国“智囊团”来建言献策川渝携手提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能级 2025-11-13
    • 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在宜宾开幕 万钢出席并致辞 王晓晖辛国斌致辞 施小琳主持 2025-11-13
    • 举办投资促进系列活动、签约重大项目……四川相关市(州)招商引资多向发力 2025-11-14
    • 【投资看市州】快、稳、暖,从三个关键字看资阳如何打好收官战 2025-11-14
    • 巴中发布油气化工产业发展机会清单总投资规模约131.5亿元 2025-11-13
    • 创新招商模式、精准绘制产业地图…四川相关市(州)招商引资劲头足 2025-11-10
  • 政府信息公开
    • 职能职责
    • 领导信息
    • 内设机构

    政府信息公开

    政策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依申请公开办理

    • 机关简介
    • 规划信息
    • 统计信息
    • 预算⁄决算
    • 政府采购
    • 招考录用
    • 权责清单
    • 公示公告
    • 人大政协提案答复
    • 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 网站工作年报
  • 投资四川
    • 四川概况
    • 市州概况
    • 园区服务
    • 重点产业

    投资合作项目

    • 项目下载
    • 项目查询
    • 项目统计

    产业资讯 区域合作

    投资服务

    • 投资政策
    • 政策解读
    • 投资指南
    • 办事服务
    • 投诉服务
  • 博览会展
    • 会展动态
    • 西博会
    • 第四届链博会四川推介会举行一批川企现场集中签约 2025-11-13
    • 2025世界显示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将于11月3日在成都开幕 2025-10-30
    • 第二十届群星奖终评在四川启动 2025-09-24
    • 世界清洁能源装备大会将在德阳举办,探索全产业链创新方向 2025-09-11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局长信箱

    • 征集调查

    • 在线访谈

    • 政民互动
      常见问题知识库

  • 专题专栏
您的位置: 四川省经济合作局 > 投资四川 > 产业资讯

有色金属业保资源优供给促转型

发布时间:2025-10-22

有色金属行业资源种类多、产业关联度高,是重要的基础性产业。当前,外部冲击影响加大,资源保障能力、高端供给水平和有效需求挖掘不足,成为制约有色金属行业质量发展和效益提升的主要矛盾。

为推动有色金属行业平稳运行和转型升级,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近日联合印发《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2025年至2026年,有色金属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左右,10种有色金属产量年均增长1.5%左右,铜、铝、锂等国内资源开发取得积极进展,再生金属产量突破2000万吨,高端产品供给能力不断增强,绿色低碳、数字化发展水平持续提升。

“出台《方案》,旨在统筹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推动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进一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为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工信部原材料司负责人表示。

促进资源高效利用

总体上看,我国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禀赋以及开采力度在全球优势并不突出,除钨、钼、稀土、锑等少数品种资源储量丰富外,铜、铝等大宗金属产品,以及钴、镍、锂等新能源矿种国内资源供应不足。对此,《方案》提出,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加强铜、铝、锂、镍、钴、锡等资源调查与勘探,形成一批找矿新成果。建成战略性矿产资源产业基础数据公共服务平台,为矿产资源利用等提供精准高效服务。

《方案》同时提出,提高资源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建立再生资源回收基地。

“今年,我国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安排3000亿元支持以旧换新。随着我国可再生利用废旧有色金属社会积蓄量不断积累,再生利用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将不断提升行业综合利用、循环利用水平和效率,成为资源供给的重要渠道、节能降碳的重要支撑。”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书记、会长葛红林表示,变废为宝、循环利用是朝阳产业,扩大“再生替代原生”已是大势所趋。

为推动有色金属资源高效利用,企业积极行动。中铝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段向东介绍,中铝集团将深度融入国家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加强国内重点成矿带内矿产资源调查与勘察,积极开展现有矿山深边部找矿,加快新矿山建设,推动增储上产。进一步完善矿产资源获取机制,提升战略性矿产资源全球配置能力。继续加强复杂资源利用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应用,唤醒“沉睡”资源。健全再生有色金属产业体系,持续提升再生有色金属综合利用能力。

“江铜集团正在加快推进千万吨级废石光电分选示范工程建设,实现低品位矿石的资源化利用,努力实现各类有价元素‘颗粒归仓’,全力推动资源高质化利用。”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战略与投资部总经理查克兵表示,未来将跟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强化与各级地质局联合勘探,积极围绕所属矿山进一步开展就矿找矿、探边摸底、深勘精查等工作,努力扩大自有矿山保有资源储量,夯实稳产、续产资源基础。

强化产业科技创新

当前,我国有色金属行业高端产品的稳定供给和创新应用存在短板。在若干有色金属高端材料方面,仍难满足新兴产业和高端产业的快速发展之需。因此,必须锚定高端化目标不放松,加快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

为提升有色金属有效供给能力,《方案》提出,要促进高端产品创新发展,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业链需求,推动超高纯金属、高性能结构材料等攻关突破,提升产品品质;支持有色金属新材料、低碳冶炼工艺等中试平台建设;发挥重点新材料平台作用,支持企业开展工艺“一条龙”应用计划,加快材料应用验证及迭代升级。

“为进一步增强高端先进材料供给能力,《方案》围绕打造高品质结构材料、功能材料提出具体实施意见,要求推动超高纯金属、铜合金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贵金属功能材料等攻关突破;提升铝合金结构材料、硬质合金等产品综合性能。”段向东表示,中铝集团将持续开展高强、高韧、耐腐蚀等铝铜合金材料制备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加快高精度轧制装备及控制系统等关键装备更新迭代,强化高端产品有效供给能力。

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部总经理李国平介绍,江铜集团将积极探索行业前沿新技术、新工艺,力争在新型高效选矿药剂研发、工业水深度处理、智能采矿选矿、高性能铜合金开发和冶炼智能装备等领域攻克一批新难题,实现超微细铜丝用SCR(选择性催化还原法)低氧杆制备技术、铜钼铼高纯金属等一批成果产业化。

推动行业转型升级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数字化是新型工业化的鲜明特征,绿色化和数字化是有色金属行业升级焕新的必然趋势。

葛红林建议,要锚定绿色化目标不放松,加快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低碳转型,让有色行业更“绿色”、更“出色”;锚定智能化目标不放松,围绕企业核心功能,加快有色金属产业数字化体系建设,为企业增效赋能。

如何推动绿色化升级?《方案》明确提出,围绕能效标杆和环保绩效A级水平,推进氧化铝、电解铝、铜冶炼、铅冶炼、锌冶炼等行业节能减污降碳改造,加快新型稳流保温铝电解槽、铜锍连续吹炼设备等绿色高效节能设备更新,逐步淘汰低效落后的工艺、技术。

“中国铜业通过绿色低碳关键技术攻关,实现了复杂铜冶炼烟尘高效综合利用,铜、锌以及伴生小金属回收率等指标达到历史最优。”中国铜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铜业)党委书记、总经理高贵超表示,中国铜业将加快冶炼、再生铜及小金属、高端材料和智能化等标杆项目建设。同时,推进云南、内蒙古等区域光伏项目建设,优化能源结构,提升可再生能源占比。还将依托绿色低碳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产品碳足迹和低碳认证全覆盖,系统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对于推动有色金属行业数字化发展,《方案》提出,培育数字化转型典型场景、标杆工厂和标杆企业,推广数字化转型关键技术和重点产品。开展“人工智能+有色金属”行动,支持企业开展重点设备智能化适配改造,部署一批勘探与资源评估、选矿精准分选、电解工艺优化、产品检测与质量控制等场景模型,建设有色金属行业大模型。

当前,江铜集团持续推动“灯塔工厂”建设,从露天矿山、井下矿山、铜冶炼、铅锌冶炼、铜加工、工业园区、江铜云、数据治理八大方面推进数字赋能发展。“下一步,江铜集团将从加强智能装备、工业互联、信息融合三方面建设,力争实现现场作业无人化、过程控制智能化、管理业务信息化、设备运维远程化操作,促进公司提质增效、创新发展。”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数智化部总经理徐勇辉表示。

中国铜业把数字化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引擎。高贵超表示,将打通内部管理链条,通过数字经营平台建设,实现生产、采购、销售与资金计划等关键环节高效协同,以数据驱动决策,贯通运营堵点,提升整体运营效率。同时,提速智能工厂建设,打造一批具有行业示范效应的智能工厂标杆,推动采矿、冶炼、加工产业的智能化跃升。中国铜业还将深入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推动AI技术在各业务领域和全级次企业深度应用,加强成熟场景推广复制,构建面向未来的数字化竞争新优势。(本报记者 崔国强)

打印 关闭
    相关链接:
  • 省级部门网站
  • 市州经合系统
  • 驻外办事处
  • 省发展改革委 经济和信息化厅 教育厅 科技厅 省民族宗教委 公安厅 民政厅 司法厅 财政厅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自然资源厅 生态环境厅 住房城乡建设厅 交通运输厅 水利厅 农业农村厅 商务厅 文化和旅游厅 省卫生健康委 退役军人事务厅 应急管理厅 审计厅 省国资委 省市场监管局 省体育局 省统计局 省机关事务管理局 省信访局 省国动办 省林草局 省广电局 省医保局 省粮食和储备局 省监狱管理局 省戒毒管理局 省文物局 省中医药局 省药监局
  • 成都市 自贡市 攀枝花 泸州市 德阳市 绵阳市 广元市 遂宁市 内江市 乐山市 南充市 宜宾市 广安市 达州市 巴中市 雅安市 眉山市 资阳市 阿坝州 甘孜州 凉山州
  • 上海办事处 广州办事处 重庆办事处 沈阳办事处 厦门办事处
  • 网站地图
  • 使用帮助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主办:四川省经济合作局 地址:中国四川成都市永陵路25号 网站标识码:5100000105 蜀ICP备1901408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507号

中文 | English

  • 要闻动态

    党中央国务院信息 省委省政府信息 经合要闻 市州动态

  • 政府信息公开

    政策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依申请公开办理

  • 投资四川

    选择城市

    成都 自贡 攀枝花 泸州 德阳 绵阳 广元 遂宁 内江 乐山 南充 宜宾 广安 达州 巴中 雅安 眉山 资阳 阿坝 甘孜 凉山
    四川概况 市州概况 推出项目 项目下载 项目统计 区域合作 投资政策 政策解读 投资指南 办事服务 投诉服务
  • 博览会展

    会展动态 西博会

  • 互动交流

    局长信箱 征集调查 在线访谈 政民互动常见问题知识库

  • 专题专栏

    西博会 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 经合党建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乡村振兴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党史学习教育

投资四川共享机遇

有色金属业保资源优供给促转型

来源:经济日报 发布时间:2025-10-22

有色金属行业资源种类多、产业关联度高,是重要的基础性产业。当前,外部冲击影响加大,资源保障能力、高端供给水平和有效需求挖掘不足,成为制约有色金属行业质量发展和效益提升的主要矛盾。

为推动有色金属行业平稳运行和转型升级,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近日联合印发《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2025年至2026年,有色金属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左右,10种有色金属产量年均增长1.5%左右,铜、铝、锂等国内资源开发取得积极进展,再生金属产量突破2000万吨,高端产品供给能力不断增强,绿色低碳、数字化发展水平持续提升。

“出台《方案》,旨在统筹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推动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进一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为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工信部原材料司负责人表示。

促进资源高效利用

总体上看,我国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禀赋以及开采力度在全球优势并不突出,除钨、钼、稀土、锑等少数品种资源储量丰富外,铜、铝等大宗金属产品,以及钴、镍、锂等新能源矿种国内资源供应不足。对此,《方案》提出,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加强铜、铝、锂、镍、钴、锡等资源调查与勘探,形成一批找矿新成果。建成战略性矿产资源产业基础数据公共服务平台,为矿产资源利用等提供精准高效服务。

《方案》同时提出,提高资源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建立再生资源回收基地。

“今年,我国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安排3000亿元支持以旧换新。随着我国可再生利用废旧有色金属社会积蓄量不断积累,再生利用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将不断提升行业综合利用、循环利用水平和效率,成为资源供给的重要渠道、节能降碳的重要支撑。”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书记、会长葛红林表示,变废为宝、循环利用是朝阳产业,扩大“再生替代原生”已是大势所趋。

为推动有色金属资源高效利用,企业积极行动。中铝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段向东介绍,中铝集团将深度融入国家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加强国内重点成矿带内矿产资源调查与勘察,积极开展现有矿山深边部找矿,加快新矿山建设,推动增储上产。进一步完善矿产资源获取机制,提升战略性矿产资源全球配置能力。继续加强复杂资源利用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应用,唤醒“沉睡”资源。健全再生有色金属产业体系,持续提升再生有色金属综合利用能力。

“江铜集团正在加快推进千万吨级废石光电分选示范工程建设,实现低品位矿石的资源化利用,努力实现各类有价元素‘颗粒归仓’,全力推动资源高质化利用。”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战略与投资部总经理查克兵表示,未来将跟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强化与各级地质局联合勘探,积极围绕所属矿山进一步开展就矿找矿、探边摸底、深勘精查等工作,努力扩大自有矿山保有资源储量,夯实稳产、续产资源基础。

强化产业科技创新

当前,我国有色金属行业高端产品的稳定供给和创新应用存在短板。在若干有色金属高端材料方面,仍难满足新兴产业和高端产业的快速发展之需。因此,必须锚定高端化目标不放松,加快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

为提升有色金属有效供给能力,《方案》提出,要促进高端产品创新发展,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业链需求,推动超高纯金属、高性能结构材料等攻关突破,提升产品品质;支持有色金属新材料、低碳冶炼工艺等中试平台建设;发挥重点新材料平台作用,支持企业开展工艺“一条龙”应用计划,加快材料应用验证及迭代升级。

“为进一步增强高端先进材料供给能力,《方案》围绕打造高品质结构材料、功能材料提出具体实施意见,要求推动超高纯金属、铜合金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贵金属功能材料等攻关突破;提升铝合金结构材料、硬质合金等产品综合性能。”段向东表示,中铝集团将持续开展高强、高韧、耐腐蚀等铝铜合金材料制备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加快高精度轧制装备及控制系统等关键装备更新迭代,强化高端产品有效供给能力。

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部总经理李国平介绍,江铜集团将积极探索行业前沿新技术、新工艺,力争在新型高效选矿药剂研发、工业水深度处理、智能采矿选矿、高性能铜合金开发和冶炼智能装备等领域攻克一批新难题,实现超微细铜丝用SCR(选择性催化还原法)低氧杆制备技术、铜钼铼高纯金属等一批成果产业化。

推动行业转型升级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数字化是新型工业化的鲜明特征,绿色化和数字化是有色金属行业升级焕新的必然趋势。

葛红林建议,要锚定绿色化目标不放松,加快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低碳转型,让有色行业更“绿色”、更“出色”;锚定智能化目标不放松,围绕企业核心功能,加快有色金属产业数字化体系建设,为企业增效赋能。

如何推动绿色化升级?《方案》明确提出,围绕能效标杆和环保绩效A级水平,推进氧化铝、电解铝、铜冶炼、铅冶炼、锌冶炼等行业节能减污降碳改造,加快新型稳流保温铝电解槽、铜锍连续吹炼设备等绿色高效节能设备更新,逐步淘汰低效落后的工艺、技术。

“中国铜业通过绿色低碳关键技术攻关,实现了复杂铜冶炼烟尘高效综合利用,铜、锌以及伴生小金属回收率等指标达到历史最优。”中国铜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铜业)党委书记、总经理高贵超表示,中国铜业将加快冶炼、再生铜及小金属、高端材料和智能化等标杆项目建设。同时,推进云南、内蒙古等区域光伏项目建设,优化能源结构,提升可再生能源占比。还将依托绿色低碳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产品碳足迹和低碳认证全覆盖,系统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对于推动有色金属行业数字化发展,《方案》提出,培育数字化转型典型场景、标杆工厂和标杆企业,推广数字化转型关键技术和重点产品。开展“人工智能+有色金属”行动,支持企业开展重点设备智能化适配改造,部署一批勘探与资源评估、选矿精准分选、电解工艺优化、产品检测与质量控制等场景模型,建设有色金属行业大模型。

当前,江铜集团持续推动“灯塔工厂”建设,从露天矿山、井下矿山、铜冶炼、铅锌冶炼、铜加工、工业园区、江铜云、数据治理八大方面推进数字赋能发展。“下一步,江铜集团将从加强智能装备、工业互联、信息融合三方面建设,力争实现现场作业无人化、过程控制智能化、管理业务信息化、设备运维远程化操作,促进公司提质增效、创新发展。”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数智化部总经理徐勇辉表示。

中国铜业把数字化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引擎。高贵超表示,将打通内部管理链条,通过数字经营平台建设,实现生产、采购、销售与资金计划等关键环节高效协同,以数据驱动决策,贯通运营堵点,提升整体运营效率。同时,提速智能工厂建设,打造一批具有行业示范效应的智能工厂标杆,推动采矿、冶炼、加工产业的智能化跃升。中国铜业还将深入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推动AI技术在各业务领域和全级次企业深度应用,加强成熟场景推广复制,构建面向未来的数字化竞争新优势。(本报记者 崔国强)

返回
主办:四川省经济合作局 地址:中国四川成都市永陵路25号 网站标识码:5100000105 蜀ICP备19014080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507号